#信息网络

(继续随感) 人,是这个现实世界里唯一以信息处理为天赋的物种,是唯一以信息处理,以语言,以学习为本物种在自然界生存竞争中核心优势的物种。 而人是社会性动物,过着群体生活,在竞争时,是以“群”为单位的。 所以人类社群实际上是什么? 是一个个小型局域网。 由单机组合而成的,通过收集、处理大 量与生存相关的信息,通过集中算力来“算”出生存优势的人脑智联网络。 在这种网络中,语言既是信息筛选和压缩工具,也是网线。人类个体用语言,把信息从纷繁的信息之海中撷取出来,分享给其他个体,分享给整个局域网,也跨越时空把信息分享给一代又一代子孙。 但他们分享的是什么信息? 什么信息值得花费所有人类个体的脑子去运算,值得占用语言的带宽,传输到每个人类个体的大脑里? 关于族群生存的信息。 这庞大的运算网络,百万年来昼夜不息的运算,永远在追寻同一个问题的答案。 人类社群永远在问,怎样能让自己生存下去,怎样能让自己发展壮大。 伤害链逻辑曾是前一阶段的答案,基于伤害链逻辑发展出的整套文化、政治体系,都是人类社群在匮乏条件下算出的或者说选择的最佳生存策略。 产业链逻辑是这一阶段的答案。 不同类型社会近几百年的发展差距已经告诉我们,哪种策略能养活更多人口,能避免大规模死亡,能让人类在自己发明创造的新技术加持下,发掘更多资源,创造更多财富,开拓出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人类是信息生物,人类是网络生物,人类个体总是某个信息网络的一部分。 这就是人类自己常常忽略的真相。 所以,人,为什么喜欢听故事?为什么人总是需要伙伴,需要倾诉,需要交谈? 为什么人总会象一台信号不好的手机那样“尝试连接网络”?为什么在连不上网络时,或者“脱离社会支持系统”时,人会象手机即将断网断电一样慌张? 为什么和能完全理解你的人交谈时,你会有“网速正常”或者“网速飞快”的爽快感? 为什么和表达力、理解力不足的人在一起,你会有“网络卡顿”的郁闷? 为什么有些人无法忍受独处? 又是为什么,有的人能享受孤独? 假如你能用你在网络时代已经获得的生活经验,把人想象成一台需要联网才能运转其功能的电脑或手机,你就会更容易理解人的社会性需求。 人喜欢扎堆是因为想要联网。 无法忍受独处的人,是需要保持在线才能正常工作的,内部每个软件都是“网络版”,几乎没有“单机版”的手机。 能享受孤独的人,则是装载了许多单机版软件,虽然同样需要联网,但不联网也不至于“变砖”的手机。 人常常会有“八卦”的渴望,因为一台手机总想通过与其他手机的联网获得更多信息。 作为信息生物的人类个体,永远在试图通过联网、连结其他个体来获得更多信息。 军队的指挥官会试图收集奔向不同方向的斥堠传回的报告,把源自东南西北的敌情整合为一张较大的地图。 在你八卦的时候,大脑也在做同样的事。 每个人都在不断收集信息、分享信息,由这样的个体聚合而成的人脑智联网络,是在不断的整合和修正着一幅关于真实世界的巨大地图。 并试图在这幅地图中,算出人类最佳生存策略,再把关于“最佳生存策略”的信息打包传送,分享给每一个体。 这就是人类真正的,最独特的本能。 许多时候,你无法压制,难以理解,让你或喜或悲的,正是这些你作为信息生物,搜集、整合、分享信息的本能,你作为网络生物,永远渴望“联网”、“保持在线”,渴望“网速飞快”的本能。 所以你为什么关心人类? 你为什么渴望爱情? 你为什么无法挣脱对亲人、朋友,对人情关系网的依赖?你为什么很难适应新环境?你为什么很容易上熟人的当? 你并不是一个人,你是一个巨大信息网络的一部分。 你为什么会陷入信息茧房? 因为那不是某一个人为你织出的迷梦,是在你的社交网络里,由你和你最信任最亲近的一小群人共享的局域网版“信息地图”。 人可以独立思考,但无法与世隔绝地思考。再聪明的个体,也会困于自己只能获得的信息原料。 所以,人只能由不全面的信息,得出有偏差的结论。 但人又只能获得不全面的信息,毕竟这世界的信息总量远超人脑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论使用哪种工具,不论你是多么聪明的个体,你永远不可能收集这世界的全部数据,进行无疏漏的全面运算。 你只能基于不完整的信息,基于在信息压缩过程中流失了许多细节的数据,基于从数据收集者传递到你手中,在传递过程中又掺杂了许多噪音、丢失了许多细节的数据,展开你的估算。 展开以“如何行动最有利于我(个体/家庭/族群)生存与发展”为题的,永恒的估算。 谁也没有正确答案。 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永远是流动的,是需要随着条件的变更而修改的。 对你个人来说,这个问题暂时的答案,就是你的生活,是以你为核心的“人技结合体”的存在和运行方式。 在美国,是一个个读到高中毕业或拥有更高学历的个体,在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房屋里的各种生活用品、办公室或厂房里的各种生产工具围绕下的,典型的能经济自给、生活自理、生趣自寻的人,不断微调的生存策略。 在中国,则是一个个草根牛马在挣扎中反复调整的生存策略。 当万千人的答案汇聚于现实,即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