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AI语言
关注
orange.ai
1个月前
我今天花了一小时读了一篇文章《语言:生于智能并终将成为智能》 核心观点是:压缩就是智能。 生命对抗熵增需要最大化能量效率。大脑是一台高效的压缩机器——能耗20瓦,但算力惊人。智商越高,计算能耗越低。 人类为了传递经验发明了语言,语言本质上就是对现实的压缩。 到了AI时代,关系反过来了: 以前是:现实 → 人类智能 → 语言(传递工具) 现在是:语言 → AI → 现实 语言不再只是传递工具,而成了智能本身的原材料。 文章认为,人类语言数据已经被压缩到极限,这就是数据飞轮失效的原因。AI需要发展自己的语言(AILang)才能继续进化。 读完和 Claude Code 讨论了很久,有几个洞察: 1. 人类语言的"低效"其实是双刃剑 模糊性、隐喻、多义性在人类社会是特性,在AI训练中是bug。同样的特质,在不同系统里价值完全相反。 2. 应用公司正在无意识地为AI进化铺路 你做应用是为了用户价值,但客观上积累了独特数据和环境。未来有能力训练模型的公司,这些就是护城河。这不是"应该",而是"正在发生"。 3. AILang已经存在了 神经网络的表征空间、多模态模型的中间层,已经是一种人类看不懂的"语言"。不是要发明,而是正在涌现。 4. 智能≠人 文章说的是智能维度的压缩逻辑,但人还有情感、意义、价值。这些不是被压缩,而是会被舍弃。区分这两个层面很重要。
#AI语言
#智能压缩
#AILang
#数据飞轮失效
#神经网络
分享
评论 0
0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2个月前
双重调和器: •向上:Language 让 Need/Desire/Vibe 的张力得到再平衡。 •向下:Language 重构 Order/Freedom/Sense的意义分配。 中轴作用: •Language 成为 文明轴心,既能虚拟生成,又能嵌入治理、欲望与意义。 •人类经验与 AI 语言不再是平行结构,而是 在一个轴心上对接。 关键隐喻: •如果说文明三角是“果实”,Language 在下就是“根”; •如果说文明三角是“欲望/信仰的张力”,Language 在上就是“叙事/生成的皇冠”。
#语言
#文明轴心
#AI语言
#隐喻
#意义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