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

统计数据

1205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11384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avatar
纽约时报-DAVID E. SANGER, JULIAN E. BARNES
10个月前
中国黑客深度入侵美电信系统:窃听电话、读取短信
调查人员发现,中国黑客利用老化设备和系统之间的网络漏洞,对全美电信系统进行了深度入侵,能够窃听电话交谈并读取短信。目标是美国国安官员、政客及部分工作人员。
#中国黑客 #入侵 #美电信系统 #窃听电话 #读取短信
avatar
纽约时报-LIZ ALDERMAN
10个月前
中欧贸易战殃及干邑白兰地,轩尼诗工厂工人罢工
中国上个月对来自欧洲的白兰地实施临时处罚,在中欧贸易争端中加码。为减轻关税影响,轩尼诗开始探索将白兰地装瓶业务转移到中国的可能性,引发罢工。
#中欧贸易战 #法国白兰地 #轩尼诗 #工人罢工
avatar
纽约时报-黄安伟, ANA SWANSON
10个月前
特朗普新内阁集结对华鹰派,他本人会强硬到底吗?
候任总统特朗普正在组建一支致力于与中国对抗的助手团队。但他也有马斯克这样在中国拥有重要商业利益的亲密顾问,他本人在贸易政策上也有摇摆不定的历史。
#特朗普 #新内阁 #对华政策 #鹰派 #强硬
avatar
纽约时报-DAVID E. SANGER
10个月前
对俄罗斯来说,核武器是最终的谈判筹码
普京宣布修改核武使用原则,美国和盟友没有表现出任何恐慌。乌克兰战争加深了美俄之间的敌意,它还让华盛顿和世界习惯了俄罗斯重新使用核武器作为最终的谈判筹码。
#俄罗斯 #核武器 #谈判筹码
avatar
纽约时报-BRAD PLUMER, MIRA ROJANASAKUL
10个月前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飙升颠覆全球气候政治
多年来,欧美富裕国家对全球变暖负有最大责任,但中国目前已成为历史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该国对于阻止气候变暖负有的历史责任已成为全球气候政治争论的焦点。
#中国 #温室气体 #气候变化 #全球政治 #排放量 #环境保护
avatar
纽约时报-王月眉
10个月前
常德小学外男子驾车撞向人群,致多名学生受伤
警方称伤者均无生命危险,肇事者已经被捕。相关信息在网络上遭到审查。近期中国暴力事件接连发生,引发人们对公共安全和中国缺乏社会保障网络的担忧。
#常德 #小学 #驾车撞人 #学生受伤 #校园安全
avatar
纽约时报-DAVID PIERSON, TIFFANY MAY
10个月前
黎智英首次出庭作证,否认鼓吹“港独”
黎智英称《苹果日报》代表着这座城市的人们所珍视的自由,并表示自己不认同香港和台湾的独立运动,称那是“疯狂”之举。检方指控他与外国势力“串谋勾结”,他拒绝认罪。
#黎智英 #出庭作证 #港独
avatar
纽约时报-MICHAEL D. SHEAR, 储百亮
10个月前
G20峰会:各国寻求与中国稳定关系,但暗流涌动
随着美国从拜登时代向特朗普时过渡,全球外交的新篇章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关注中国。但在人权、台湾问题、技术等方面,各国与中国的潜在冲突日益凸显。
#G20 #中国关系 #国际关系
avatar
纽约时报-ZOLAN KANNO-YOUNGS
10个月前
拜登淡出世界舞台前继续推动为乌克兰提供支持
拜登在G20峰会召开前授权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远程导弹对俄罗斯境内进行打击,他还在峰会上鼓励其他国家领导人援助乌克兰。但特朗普的回归为他的努力蒙上阴影。
#拜登 #世界舞台 #乌克兰 #支持
avatar
纽约时报-SHANE GOLDMACHER
10个月前
贺锦丽是如何在15周内花光15亿美元的
贺锦丽在15周的竞选活动中花掉了15亿美元。其竞选团队资金充裕,在争取选民上不惜一切代价,却落得惨败。大选结束后,这种疯狂花钱的做法引发了批评。
#贺锦丽 #15亿美元 #消费 #财政支出
avatar
纽约时报-STEVEN LEE MYERS, JIM RUTENBERG, JULIAN E. BARNES
10个月前
特朗普的情报总监加巴德,俄罗斯人的“同志”?
特朗普提名加巴德担任国家情报总监。但她缺乏情报工作经验,曾多次发表亲俄言论,公开批评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是俄罗斯官方媒体的宠儿。她将面临一场艰难的确认战。
#特朗普 #加巴德 #俄罗斯 #情报 #国际关系
avatar
纽约时报-TIFFANY MAY
10个月前
香港“47人案”:45人获刑,戴耀廷被判10年监禁
他们的罪行是举行或参加非官方的初选。除戴耀廷外,获刑人士还包括活动人士黄之锋、前议员毛孟静等。此案显示了国家安全法如何重塑香港的政治和法律格局。
#香港47人案 #戴耀廷 #判刑 #10年监禁
avatar
纽约时报-ZOLAN KANNO-YOUNGS, 艾莎
10个月前
习近平与拜登会晤,向特朗普发出信号
拜登一直试图避免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升级为公开冲突。但随着两国关系在美国大选后进入新的不确定时期,习近平在谈及中美之间的竞争时采用了强硬而直率的语气。
#习近平 #拜登 #会晤 #特朗普 #国际关系 #中美关系
avatar
纽约时报-CLAIRE FU, ALAN YUHAS
10个月前
无锡高校发生持刀行凶事件,致八人死亡17人受伤
警方称袭击者曾在该校就读,因未获得毕业证以及对实习薪酬不满而愤怒行凶。这是中国不到一周内发生的第二起致命暴力事件,当局对案件信息进行严格控制。
#无锡 #高校 #持刀行凶 #事件 #八人死亡 #17人受伤
avatar
纽约时报-PETER BAKER
10个月前
扔向华盛顿的“手榴弹”:特朗普颠覆美国政治规范
特朗普在当选总统不到两周时间里就发起了一场新的运动,试图打破华盛顿的体制。他要求参议院休会,以便其任命未经确认的人选,这将改写两百多年以来美国政治的权力平衡。
#特朗普 #美国政治 #华盛顿 #政治规范 #颠覆
avatar
纽约时报-MICHAEL ROTHFELD, NICOLE HONG
10个月前
纽约州劳工部对神韵艺术团展开调查
时报此前调查发现,神韵多年来似乎一直在违反一项旨在保护未成年表演者的法律。该艺术团演出收入丰厚,却只给演员支付很少的报酬。纽约劳工监管部门一直对此袖手旁观。
#纽约州 #劳工 #神韵艺术团 #调查
avatar
纽约时报-艾莎
10个月前
特朗普威胁升级对华贸易战,马来西亚看到机遇
随着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并威胁升级与中国的贸易战,马来西亚希望制定计划,将该国打造成跨国公司寻找避风港的中心,从中美之间扰乱全球供应链的贸易战中受益。
#特朗普 #贸易战 #中国 #马来西亚 #国际关系 #经济
avatar
纽约时报-MICHAEL D. SHEAR
10个月前
拜登与特朗普在白宫会面:假装友好的29秒
拜登决心维护和平移交权力的传统,即使四年前特朗普拒绝给予他这些传统。尽管双方多年来对彼此存有敌意且互相指责,但至少在会面的短暂期间,他们假装喜欢和尊重彼此。
#拜登 #特朗普 #白宫会面 #政治对话 #美国总统 #假装友好
avatar
纽约时报-王月眉
10个月前
珠海撞人事件:审查机器启动,封闭信息扼杀质疑
工作人员将悼念民众留下的鲜花收走,警察驱散旁观者,官员阻止记者与受害者家属交谈,网络信息被删除。当局试图扼杀讨论和质疑,迫使公众尽快把事情忘掉。
#珠海撞人事件 #信息封锁 #审查机制 #社会新闻 #质疑声 #言论自由
avatar
纽约时报-NEIL VIGDOR, SIMON J. LEVIEN
10个月前
“2025计划”是什么?特朗普是其幕后推手吗?
这份近900页的计划内容涉及对美国行政部门的极端改革。其多名作者曾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任职于白宫,但特朗普在选举活动中多次否认对该计划知情。
#2025计划 #特朗普 #幕后推手 #时事
...
© 2025 news.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0.15326 秒. v1.0.46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