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议院的《大美丽法案》对庇护申请者重拳出击,除了要收取550美元庇护申请费用外,把庇护工卡的有效期缩短至6个月。无论是第一次申请还是续期都缩短为六个月。在拜登任上的中期通过行政命令把首次工卡的有效期由2年改为5年,并且通过CBP one的程序加快工卡审批速度。因为有联邦法院的判例,首次庇护申请者最快要180天才能申请,还要再等2到3个月才能获得工卡。而续期工卡现在平均处理时间也是11个月。而大美丽法案一通过,只会让USCIS的工卡案件数急剧增加,工卡审批等待时间估计要超过1年半,并且不像拜登任期时等待时间自动续期540天。以后要申请庇护工卡的情况是申请了之后等待1年半,半年有效期,然后花275美元申请续期,然后等待一年半。等待期间打工就是非法,更方便ICE合法抓你。支持川普的庇护身份的华川粉,真是有福了。不过拜登政府真是善待这群人,2023年下半年案结案行政命令把2年工卡改的5年工卡,让2023年下半年后申请工卡续期的庇护者能够基本渡过川普任期。一群华川粉痛骂善待自己的拜登政府,然后狂舔搞种族歧视的川普。这次川普铁拳砸过来了,不知道这群人会怎么舔。如果他们还继续舔的话,已经不能用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来形容了。就跟红州那些享受医保补贴然后投票川普让他砍补贴的川粉一样,大概是觉得自己不配活着。
🧵美国移民制度为何全面失灵?不仅是无证移民,连合法移民也深陷泥沼。这是一场立法灾难的全景图👇 美国移民系统的问题远不止“边境危机”四个字。无证移民得不到身份,合法移民等不到绿卡,工作签证者被困死在雇主手里,庇护制度停留在冷战逻辑。而国会,几十年来什么都没改。 🟥 无证移民:没有出路 超过1100万无证移民长期生活在美国,参与农业、建筑、餐饮等行业,纳税却无法合法化。自1986年移民改革法案后,美国再无新的全面移民立法。DACA仅是行政令,Dreamers仍无身份保障,随时可能被法院推翻。 🟧 合法移民:排期等到崩溃 职业移民和亲属移民的年度配额制定于1990年,至今未变。每国配额上限导致印度、中国申请者排队几十年,连孩子成年前都等不到绿卡。更荒谬的是,每年成千上万绿卡名额因行政延误被“浪费”。 🟨 高技能工签:移民牢笼 持H-1B签证的高技术人才被绑定雇主,换工作风险巨大,绿卡遥遥无期。他们的配偶很多不能合法工作,孩子一旦成年身份就断。H-1B成了“白领变相劳工签”,高度依附雇主。 🟩 庇护制度:冷战法典 庇护法仍停留在1980年框架,原意是保护冷战难民。今日大量逃离暴力、独裁、性别迫害的难民,却难以在“迫害五要素”中对号入座。移民法庭积压超250万案,平均等候时间超4年,很多人没有律师,几乎必败。 🟦 行政打补丁:不合法也无奈 2023年5月11日,美国正式结束新冠紧急状态。拜登政府同时实施新规:未经预约越境者被 presumptively 视为不具庇护资格,这违反了《移民与国籍法》赋予所有人“申请庇护权”的原则。但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国会不立法。 🟪 谁得利? 维持“无证身份”的人更易被压榨:不敢罢工,不敢维权,甚至不敢报警。高技能移民因身份不稳也不敢跳槽、不敢发声。整个制度制造出一批沉默的劳工阶层,正是某些产业最乐见的“稳定供应”。 🟥 科技公司双重立场 不少大型科技公司一方面高举“多元、包容”的旗帜,口头支持移民权利;另一方面却与ICE、CBP等执法机构签订合同,提供云计算、AI分析、数据管理等服务。 员工抗议常被无视,技术反而助推监控体系——移民制度的不公,在后台被加速计算。 📌 归根结底,美国的问题不是移民太多,而是立法太少。 几十年未触碰的《移民与国籍法》,被行政命令和法院补丁撑着运行。每次总统换届,就像换一套临时拼装的规则。 制度崩塌,不是移民的错,是政治怯懦的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