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央视网
关注
统计数据
1200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448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做梦也没想到!路上不是堵车 是“堵飞机”了
今年“五一”将正式亮相 其实,这是一架退役的空客A330-200飞机,2月18日运抵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正式入驻日出东疆·露营基地。
#堵车
#堵飞机
#交通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植保无人机、烘干机……这些农机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实施好今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
#植保无人机
#烘干机
#农机
#报废更新补贴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焦点访谈|从质疑到信任,这位藏族女干部如何成为村民心中的“自家人”?
何小青是一位在西南边陲扎根基层的藏族女干部,曾任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咯尔乡德胜村驻村第一书记。
#藏族
#女干部
#村民
#信任
#自家人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晶采观察丨从“春晚机器人”到手机更新 民营经济再迎发展春天
今年春晚,一群机器人以整齐划一的舞姿惊艳全国,这些机器人是出自一家民营科技企业之手。与此同时,随着新一轮手机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出,国内手机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现象背后,民营手机企业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春晚机器人
#手机更新
#民营经济
#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哪吒带你看中国科技如何惊艳破圈
从春晚舞台扭秧歌的“机器人军团”到惊艳全球的DeepSeek再到亿度千秒,“人造太阳”创造世界纪录……中国科技给世界带来了“亿点点”震撼。别眨眼,一起跟着吒儿看中国科技如何惊艳破圈。
#哪吒
#中国科技
#创新
#惊艳
#破圈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难题:“一张清单”如何减负?
位于天津市市中心的和平区小白楼街道办事处,对周围的百姓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不仅是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立的全国第二个设在街道的基层立法联系点。
#基层减负
#小马拉大车
#清单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各行各业涌动“春意暖流” 我国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
2025年2月20日,《新闻联播》报道了我国在深地工程、消费市场、行星探测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好消息。各行各业涌动“春意暖流”,我国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
#高质量发展
#经济复苏
#行业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有效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16.9万辆,超397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487万台,超2671万名消费者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4.7万台。
#消费品
#以旧换新
#消费市场
#市场活力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沈志强:发挥大科学装置优势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两会在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将为更好发挥这些“大国重器”的重要作用建言献策。
#科学装置
#科技自立自强
#代表委员
#履职故事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我国实现全球首次地下万米油气资源探测
2月20日,我国深地工程获得重大突破,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完成钻井任务,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地下万米的油气资源,为深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国首口超万米深井完钻· 8 条信息
#中国
#油气资源
#地下探测
#万米探测
#全球首次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再访脱贫村 振兴气象新】易地扶贫搬迁“搬”出新生活
脱贫攻坚战中,我国有960多万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告别贫困。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各地持续在就业增收、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发力,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易地扶贫搬迁
#新生活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2月20日20时04分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北纬38.44度,东经106.24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宁夏银川市频繁地震· 14 条信息
#宁夏地震
#银川市
#金凤区
#4.2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一图看懂!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提醒“六要”“六不”
中小学幼儿园春季开学,学校有哪些事项要注意?
#中小学
#幼儿园
#开学提醒
#六要六不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听!来自地下9000至14000米的声音
深地塔科1井钻至地下9000米后,钻开距今5亿年前的古老岩层,科技人员将地下9000米~14000米的地震波波形按照人耳能听到的频率做了匹配,让我们听到了地球深处的声音。
#地下探秘
#地球科学
#超深井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天问二号探测器运抵发射场 上半年实施发射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2月20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发射前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
#天问二号
#探测器
#发射场
#上半年
#实施发射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通讯|“鲁班工坊的毕业生供不应求”——鲁班工坊助力马达加斯加工业化发展
在中铁十八局集团位于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南郊的修配服务中心内,21岁的南希站在电脑屏幕前,娴熟地操作着眼前的四轮定位仪,对车辆进行检修。
#鲁班工坊
#马达加斯加
#工业化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通讯:授之以渔 惠及长远——中企助力北非工程技术人员培养
“吊运轨枕时要注意码垛整齐再起吊,切割轨枕端部钢丝时务必佩戴防护面罩。”在阿尔及利亚西部铁路矿业线项目轨枕厂的机器轰鸣声中,中国技术工人正耐心指导当地工人作业。这个撒哈拉沙漠地区的首家标准化铁路混凝土轨枕厂,如今已进入全面投产阶段,日产轨枕突破了原设计产能。
#中国经济
#新机遇
#中企
#北非
#工程技术
#人员培养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我国科学家发现中生代蝎化石——龙城热河蝎
热河生物群因发现多种特异埋藏化石而闻名于世,包括带羽毛的恐龙、早期鸟类、多样化的哺乳动物、翼龙、节肢动物、植物化石等,被誉为“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热河生物群的节肢动物主要以昆虫和甲壳类为主。
#中生代
#蝎化石
#龙城热河蝎
#科学发现
#古生物
#化石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首架包机抵达!首批200名缅甸妙瓦底涉诈犯罪嫌疑人今天陆续押解回国
今天(2月20日)下午,随着一架中国民航包机降落在江苏南京碌口国际机场,缅甸向我遣返的缅甸妙瓦底地区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经泰国被我国警方押解回国,这批共200名犯罪嫌疑人将搭乘4架包机被押回。
妙瓦底电诈:累计近三千人押解回国,柬埔寨诈骗园区黑幕曝光· 35 条信息
#包机
#缅甸
#犯罪
#押解回国
#妙瓦底
#嫌疑人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运动后写作业再也不发脾气了” 学校运用AI激发孩子们的运动兴趣
新学期,多地出台政策措施增加体育课时,保障学生课间正常活动及体育活动时间,加强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记者调研发现,在体育教师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不少学校通过引入AI人工智能,更加精准地帮助教师掌握学生情况,科学设计锻炼方案。
#运动
#AI
#教育
#心理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文化中国行 |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焕新貌
唐三彩是一种风格独特的陶器,盛行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2008年,唐三彩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所谓“三彩”,是指在白色素胎上饰以黄、绿、白为主的釉彩,以表示多彩之意。因为大批唐三彩珍品在洛阳出土,故又称“洛阳唐三彩”。
#文化中国行
#瓷器
#色彩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珍贵程度堪比“月壤” 万米岩芯首次亮相
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万米取得的岩芯,今天也首次亮相。专家说,其珍贵程度堪比“月壤”。
#万米岩芯
#珍贵科研
#月壤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破解世界级难题 我国万米深井钻井技术取得突破
深地塔科1井顺利完钻代表着我国深地“井工程”全链条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跨越式提升,标志着我国在深地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中国首口超万米深井完钻· 8 条信息
#深井钻井
#万米深井
#技术突破
#世界级难题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10910米!我国首口超万米深井完钻
2月20日,记者从中国石油了解到,国内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成功完钻,这是我国继“深空”“深海”之后,在“深地”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中国首口超万米深井完钻· 8 条信息
#中国
#深井
#钻探
#万米
#工程
#突破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4个月前
开年干劲足 长江航运“热”起来
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全国各地的物流企业也迅速恢复运营。记者在长江经济带重点建设的四个航运中心之一的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采访时发现,当地的船民们比往年更早返岗工作。
#长江航运
#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