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30 02:00:07
★(1989年)中国,北京 ◇小人物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小人物有2个,分别是“吴晓镛 & 陈原能/陈元能”(注:关于陈的姓名有两种说法,俺不晓得哪个是真名,两个都写上)。他俩都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台)英语部上班。吴是英语部副主任,陈是播音员。 八九年的6月3日深夜至次日凌晨,戒严部队强 行清场,北京市民和高校学生伤亡惨重。史称“六四屠城”。很多不了解六四的网民【误以为】伤亡主要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其实不然——主要伤亡出现在西长安街沿线,尤其是木樨地。因为西长安街是戒严部队进入天安门广场的主要路径。 6月4日那天,吴晓镛是【早班】的值班编辑。他家住万寿路一带,大清早骑车上班,途经木樨地和公主坟,亲眼目睹屠杀后的惨状(注:那时候是大清早,很多现场还没来得及清理)。到了电台之后,吴晓镛花了几分钟时间,写了一份新闻稿,然后由当天的新闻播音员陈原能/陈元能播报。 下面是这份新闻稿的【英文原文】: Please remember June the Third, 1989. The most tragic event happened in the Chinese Capital, Beijing. Thousands of people, most of them innocent civilians, were killed by fully-armed soldiers when they forced their way into city. Among the killed are our colleagues at Radio Beijing. The soldiers were riding on armored vehicles and used machine guns against thousands of local residents and students who tried to block their way. When the army conveys made the breakthrough, soldiers continued to spray their bullets indiscriminately at crowds in the street. Eyewitnesses say some armored vehicles even crushed foot soldiers who hesitated in front of the resisting civilians. Radio Beijing English Department deeply mourns those who died in the tragic incident and appeals to all its listeners to join our protest for the gross viola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most barbarous suppression of the people. Because of the abnormal situation here in Beijing there is no other news we could bring you. We sincerely ask for your understanding and thank you for joining us at this most tragic moment. 下面是这份新闻稿的【中文翻译】: 请记住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发生了最悲惨的事件。几千名民众,其中大多数是无辜的市民,被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在向市中心推进的过程中杀害。在被害的民众中也有我们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同事。士兵们驾驶着装甲车,用机关枪来对付千万名试图阻挡他们向前推进的本地市民和学生们。当装甲车强行通过之后,士兵们仍然肆无忌惮地向街上的民众扫射。据一些目击者说,有些战车甚至撞向一些犹豫不前的步兵。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部深切悼念那些在这场悲剧事件中遇难的人们,并呼吁所有的听众与我们同声抗议这一严重违反人权、残暴镇压人民的行径。 由于北京正处在非常时期,我们无其它新闻可向您报导。我们恳请您的谅解,并为您在这最悲惨的时刻与我们在一起而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六四屠杀以及之后的那几天,天朝官方媒体出现过一些【含蓄的】抗议: 比如6月4日那天的《新闻联播》,男女两位主播(薛飞 & 杜宪)都身穿黑衣,女主播杜宪在最后说了一句:请大家记住这黑色的日子 比如6月4日那天的《人民日报》,国际新闻特意选了一条:韩国学生绝食示威,抗议多年前的光州事件。 ...... 上述这些抗议都很含蓄很委婉,没有一个能像吴晓镛的新闻稿那么直白,那么震撼人心。 ◇俺的点评 吴晓镛他爹是吴学谦,在八十年代担任过:副总理、外交部长、国务委员。所以说,吴晓镛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党】。 说到这里,俺想顺便提一下:如今坐在朝廷龙椅上的那个人——习近平(以下称“习呆呆”)。他也是太子党,他爹习仲勋,也曾经当过副总理。 吴晓镛和习呆呆,年龄相仿(仅差1岁),两个都是太子党,两个都是副总理的儿子。差别咋就这么大捏?!! 前者,为了揭露真相,可以牺牲自己的前程; 后者,为了个人独裁,可以不择手段,开历史的倒车。 ◇后续 作为主要当事人,吴晓镛不但被撤职,而且遭到隔离审查,关押了一年(如果他不是太子党,很可能被关押更长时间)。加到他头上的罪名是:“违反组织纪律,进行反动宣传”。隔离审查结束后,吴晓镛在1990年进入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历任翻译、顾问、项目主管。九十年代后期参与筹建凤凰卫视,2001年开始担任凤凰卫视美洲台台长。 六四事件25周年之际(2014),吴晓镛首次接受媒体(香港商业电台)采访并谈及当年的事情。他提到了几点: 在外国讲假话的代价大;在中国则是讲真话代价大。 当时他不赞成学生的活动,但更不接受解放军伤害人民;再加上有同事丧生,因此决定讲真话。 到了互联网时代,官方仍想继续控制言论,非常不明智。 吴学谦因为儿子的事情,仕途也受了影响。当时的总理是李鹏,【六四屠夫】之一,而副总理吴学谦的儿子出了这档子事儿。你用膝盖想一下:李鹏在事后会怎么对待吴学谦? 陈原能/陈元能之前是英语部重点培养的业务骨干,台里面原计划在1989年下半年送他去美国深造。因为此事,“赴美深造”肯定没戏了。事后,据说他还留在中央电台,但被边缘化了(不予重用)。 ---编程随想:处在历史转折点的小人物们——回首80年代的几则往事
2025-05-30 00:25:33
2025-05-29 13:28:11
2025-05-29 12: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