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朱韵和

朱韵和

#六四镇压#天安门广场#民主抗议

储百亮:中共秘密资料揭开“六四”镇压背后的权力游戏 震惊中的中国领导人轮番发表讲话,谴责占领天安门广场、后被军队驱逐的学生抗议者。他们奚落因对示威者态度软弱而受整肃的共产党领导人赵紫阳,并将此次动乱归咎于美国支持的颠覆行动。 根据周五在香港发表的一组中共秘密讲话和声明,军队和坦克在 1989年6月3日至4日镇压民主抗议活动后不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就上演了这样一幕。 根据这部资料文集《最后的秘密——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六四”结论文档》,以暴躁著称的中共元老王震在谈到共产党的反对者时说:“该杀的杀,该判刑的判刑。” 新公布的文件揭露出,大屠杀发生后中共领导人迅速强化一种世界观,声称中共和中国受到秘密邪恶势力的威胁。 “自1989年以来,这种观点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认为,中国——更具体、更准确地说,是中国共产党——被敌人包围着,”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学教授、《明天中国——民主或集权》(China Tomorrow: Democracy or Dictatorship?)一书作者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说。 如今在中国,1989年的剧变几乎无人提及;审查和安全控制使公众纪念活动归于沉寂。但那段时间在政治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989年4月,被边缘化的改革派领导人胡耀邦去世后,学生们占领了天安门广场,他们的抗议演变成一场热情的运动,要求得到清廉的政府和更多的民主权利。 赵紫阳及其支持者赞成通过谈判化解抗议。但强硬派占了上风,将赵紫阳赶下台。1989年6月3日晚至4日凌晨,士兵们在北京射杀了数百乃至数千名抗议者和旁观者,中国其他城市也爆发了流血冲突。 这份209页的文件来自1989年6月为巩固对武装镇压的支持而召开的会议。所有官员都支持下令镇压的老领导人邓小平,谴责赵紫阳,为结束持续数月的抗议活动,后者倾向于妥协,因而被免去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 “专政就有专政的工具,这不是口头上说的,或者摆到那个地方看看的,而是要去用的,”另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元老薄一波在文件中说。中国一直在封禁关于那个时期的书籍,出版这本文件辑录的小型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无视了这种审查。 这些话表明,这些领导人认为共产党已经快要失去控制。 “那个时候,我们党简直成了地下党,我们的政府成了地下政府,”为武装镇压辩护的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对其他官员说。“我们处处都受到限制。” 这种根深蒂固的恐惧可以解释中国共产党何以总是迅速采取行动,粉碎任何表面上的社会动荡,最近的一次行动是镇压了一小群学生,他们诉诸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日益严重的不平等问题。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专家孙万国(Warren Sun)说,就连胡启立和阎明复等支持赵紫阳的温和政策的官员也开始攻击他,经常批评他领导不力。 新世纪出版社的出版人鲍朴说,“这些文件中的终极秘密是,共产党是如何掌握这种机制,让官员无视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听命于一号领导人。”鲍朴的父亲曾是赵紫阳的高级助手。 “邓小平亮牌,所有人都得站队,”他说。 这些新收集的文件与一系列从中国流传出来的书籍一起,揭示了1989年的动荡。共产党对这一话题进行了严酷的审查。 2001年,学者们发表了《天安门文件》,这是一组引发争议的报告和文件,尤其是因为一些研究人员质疑其中收录的高层会议记录的真实性。香港出版商鲍朴还帮助出版了失势的共产党领导人赵紫阳的回忆录,以及曾力主镇压抗议活动的中国总理李鹏的日记体叙事。 新出版的文集展示了中国官员断言中国受到来自国外、特别是美国的颠覆力量威胁。公安部长特别指出,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如今他仍然是阴谋论的对象——是党内自由化官员的支持者。 “获胜的保守派把国内批评妖魔化,并夸大外国势力的作用,这表明他们对影响政权的真正问题视而不见,”研究中国政治的教授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在前言中写道。虽然强硬派官员承认公众对通货膨胀和腐败的愤怒,但他们认为,希望政府更开放的政治要求是西方颠覆的工具。 尽管这些最新言论中充满对西方势力的批评,但是党的元老邓小平希望中国继续向外国投资开放。对此官员们很快表示支持。 “怕外国人不来投资,我说不怕,”中共元老王震说。“外国资本家是要赚钱的,他们绝不会放过中国这个世界上这个大市场。”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预览

相关信息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20 07:26:20

《吼叫一九八九》──謝三泰眼中的六四前夕 台灣記者在天安門廣場的40天 图2: 摄于1989 年 4 月 21 日 图3:摄于 1989 年 4 月 25 日 图4:抗议者手持用简体中文和俄语书写的 "民主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横幅。时间恰逢戈尔巴乔夫 5 月中旬访问北京。照片摄于 1989 年 5 月 16 日。 (1/3)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20 07:15:14

储百亮:六四前夕38军军长徐勤先抗命内情 1989年春,学生对天安门广场的占领进入了第二个月,中国领导层紧张不安、意见相左。一天傍晚,军方高级将领被召集到军区总部,表态支持动用武力镇压抗议者。 有一个人拒绝了。 在强大的第38集团军担任军长的徐勤先少将,令人震惊地违抗了上级。根据采访过徐勤 先本人的几名学者新近对其举动做出的描述,他当时表示,抗议活动属政治问题,应该通过谈判解决,不应动用武力。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20 06:59:18

紫阳绝唱 5月19日凌晨,总书记赵紫阳突然来到广场,他登上一辆供绝食学生休息的大客车,神色凄凉的对学生们说: “我们来的太晚了。你们怎么说我们、批评我们,都是应该的…我们都老了,无所谓,你们还年轻啊,要保重。” 此时的赵紫阳已经在中共党内斗争中完全失势。当时任赵紫阳政治秘书的鲍彤回忆 19日赵紫阳从广场回来后的情况: “我记得他从广场回来后说头晕,就请北京医院的大夫来诊断,医生说是心血管系统

Hu Ping胡平

Hu Ping胡平

2025-05-18 23:33:44

程凯在文中写道——5月16日,中共中央统战部长阎明复代表总书记赵紫阳与天安门广场学生对话,要求学生撤离天安门广场,不要给邓小平、李鹏向学生动武提供理由,并且给党内改革派一些时间,与保守派周旋、较量,但遭到学生领袖们的断然拒绝,激进的学生领袖们绝不与中共党内改革派合作。我的心头被80年代的改革与赵紫阳的政治生命将毁于一旦的强烈预感笼罩着。葬送80年代与击败赵紫阳,是邓小平、李鹏与天安门广场激进的学生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18 06:00:37

五月十七日这一天,北京市各界民众一百多万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 没有统一指挥,没有统一号令。虽然浩浩荡荡,却是秩序井然。口号不尽相同,目标却是一致。反对官倒腐败,要求自由民主。 那一天,人民日报的队伍最为感人至深。许多受够了历次运动长期煎熬的老编辑、老记者,身披“高级编辑 ”、“高级记者”的纸带,公然与中共中央划清界线,唱对台戏。队伍中的白发苍苍,有的历尽磨难却依旧雄风不减,精神健旺,如

评论 0

相关信息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20 07:26:20

《吼叫一九八九》──謝三泰眼中的六四前夕 台灣記者在天安門廣場的40天 图2: 摄于1989 年 4 月 21 日 图3:摄于 1989 年 4 月 25 日 图4:抗议者手持用简体中文和俄语书写的 "民主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横幅。时间恰逢戈尔巴乔夫 5 月中旬访问北京。照片摄于 1989 年 5 月 16 日。 (1/3)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20 07:15:14

储百亮:六四前夕38军军长徐勤先抗命内情 1989年春,学生对天安门广场的占领进入了第二个月,中国领导层紧张不安、意见相左。一天傍晚,军方高级将领被召集到军区总部,表态支持动用武力镇压抗议者。 有一个人拒绝了。 在强大的第38集团军担任军长的徐勤先少将,令人震惊地违抗了上级。根据采访过徐勤 先本人的几名学者新近对其举动做出的描述,他当时表示,抗议活动属政治问题,应该通过谈判解决,不应动用武力。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20 06:59:18

紫阳绝唱 5月19日凌晨,总书记赵紫阳突然来到广场,他登上一辆供绝食学生休息的大客车,神色凄凉的对学生们说: “我们来的太晚了。你们怎么说我们、批评我们,都是应该的…我们都老了,无所谓,你们还年轻啊,要保重。” 此时的赵紫阳已经在中共党内斗争中完全失势。当时任赵紫阳政治秘书的鲍彤回忆 19日赵紫阳从广场回来后的情况: “我记得他从广场回来后说头晕,就请北京医院的大夫来诊断,医生说是心血管系统

Hu Ping胡平

Hu Ping胡平

2025-05-18 23:33:44

程凯在文中写道——5月16日,中共中央统战部长阎明复代表总书记赵紫阳与天安门广场学生对话,要求学生撤离天安门广场,不要给邓小平、李鹏向学生动武提供理由,并且给党内改革派一些时间,与保守派周旋、较量,但遭到学生领袖们的断然拒绝,激进的学生领袖们绝不与中共党内改革派合作。我的心头被80年代的改革与赵紫阳的政治生命将毁于一旦的强烈预感笼罩着。葬送80年代与击败赵紫阳,是邓小平、李鹏与天安门广场激进的学生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18 06:00:37

五月十七日这一天,北京市各界民众一百多万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 没有统一指挥,没有统一号令。虽然浩浩荡荡,却是秩序井然。口号不尽相同,目标却是一致。反对官倒腐败,要求自由民主。 那一天,人民日报的队伍最为感人至深。许多受够了历次运动长期煎熬的老编辑、老记者,身披“高级编辑 ”、“高级记者”的纸带,公然与中共中央划清界线,唱对台戏。队伍中的白发苍苍,有的历尽磨难却依旧雄风不减,精神健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