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内容

被动思考(强迫大脑思考)的最简单的方法 早上墨友何遇在群里问了个问题,因为 AI 在工作中产生了很多垃圾内容,对工作毫无帮助,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是高质量内容呢?进而,如果你看到一篇文章,你会凭哪些要素来判断它质量高不高呢? 看到这个问题我愣了一会,想象了一下自己的阅读情景,发现自己在阅读的时候基本是靠长期阅读和写作实践形成的直觉:扫一眼大概就知道要不要继续读下去。 但是,如果要用文字去回答这个问题,就和什么产品是好产品,什么小说是好小说,什么人是好人一样,需要设定好边界,做长篇累牍的论述。这种好有意义吗,我看未必。 回想一下,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基本上都是直觉依赖。日常工作里,大脑把重复决策交给直觉,把稀缺资源留给推理。生活也是一样,开车、走路、跑步、吃饭,基本上你不会去思考怎么开车、怎么吃饭,包括你摔倒的时候都是应激反应,自然而然,系统都给你干了。 什么时候需要思考和推理呢? 1、遇到新课题的时候。直觉不起作用了。 2、重大决策的时候。多少会思考一下,比如买房、结婚、投资,人类至少会假装思考一下。 3、创作的时候,尤其是写东西的时候,肯定需要你自己思考,即便是记录日常也有个思考的过程。这一点非常重要。 好的直觉从哪里来呢?对应我之前写的那篇: 直觉来自大量阅读和反复实践,尽量使用原始的第一手数据训练,让大脑建立起最接近世界真实运作机制的思维模型。 所以,写作几乎是被动思考(强迫大脑思考)的最简单的方法。 不想老年痴呆,多写可能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