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作战

反向“反贼”:如何识别跨国压制的网络维稳套路 1.这类账号常自称“反贼/反体制/反女权”,但行事方式与某组织维稳行动高度同构:跟踪恐吓、网络污名化、信息操控、线下胁迫家属、假举报/跨境施压等。 2.核心目标不是辩论,而是让标靶“噤声、崩溃、退出公共空间”。手法包括:人肉与骚扰、团伙式围攻、放大器/水军扩散、虚假举报、恶意投诉平台与执法、假身份“调停”实则维稳。 3.海外媒体披露过多起国家背景主导/协同的威胁与恐吓案,包含对海外异见者的网络与线下打压、假“社区组织/警务站”、以及“猎狐/天网”胁迫家属回国。 4.话术模板(对照👇的截图看): •把受害者翻成“挑事/献祭他人”的“坏人”; •口头“灭火/维稳”,实际制造围观与二次伤害; •反复质疑“警方不会管/国外无路可走”,劝退或分化支持网络——这正是跨国压制常用的心理战。 5.组织迹象(红旗): •多账号联动、时差分工、同一“剧本/梗图/关键词”批量复用; •与“线下胁迫/电话恐吓/家属施压”互相呼应; •频繁“内参式”掌握被害人行踪与亲友信息。 操控:经验指出,跨国压制常借认知作战:伪造截图、断章取义、AI合成、假“民间公知”当节点账号,制造“她活该/他在炒作”的道德劝退效应。 7. 给旁观者的识别术 •看模式而非自我标签; •看协同而非单点口水; •看风险外包:把现实风险强行推回给被害者,自己只做“话术导演/话题生产”。这正是执法机关归纳的典型信号。
【中国发布台湾“心战大队”18人悬赏公告】 在台湾承诺强化防务隔日,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周六悬赏1万元人民币,征求关于18名台湾军方心理作战人员的线索,称他们散播“分裂”信息。 🇨🇳厦门公安局表示,这18人是台湾军方“政治作战局心里作战大队”(简称“心战大队”)的核心成员,并公布了他们的照片、姓名及台湾身份证号码。声明指其“长期策划实施煽动分裂国家活动”,并补充指出,若提供有效线索,将提供最高1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新华社在报道中称其“ 架设反宣网站抹黑攻击,制作反动游戏煽动分裂,伪造影音内容混淆视听,运营反动电台反宣渗透,调度外部力量诱导舆论,迷惑两岸民众,真实目的就是宣扬‘台独’谬论和煽动分裂国家”。 🇹🇼台湾国防部发表声明称,相关指控反映出“以极权政体之霸道顢顸思维”,意图分化人民、矮化台湾政府,“实施认知作战之意图明显,手法粗糙拙劣”。 台湾国防部指出,中共一再透过官媒发布此类报道,利用台湾自由民主社会资讯流通之特性,拼凑、伪造个人资料,“意图分化台湾社会、打击民心士气”。声明还强调,“捍卫国家安全、保护人民安全福祉,是每位国军官兵责无旁贷的职志”。 由于台湾情报人员不会公开赴中国,且中国法律体系对台湾无管辖权,这份通缉公告主要具象征意义。 👉台湾总统赖清德周五在国庆演说中,誓言将更加努力强化台湾防务,并呼吁中国停止扭曲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并放弃以武力及胁迫方式改变台海现状。中国外交部则回应称,赖清德“老调重弹兜售‘台独’分裂谬论”,是“麻烦制造者”“危险制造者”与“战争制造者”。 今年6月,中国曾发布类似悬赏,寻求逮捕20名台湾“资通电军”,称其涉嫌对中国网络进行攻击。台湾国防部回应称,“中共此种老调重弹卑劣行径,不会动摇军心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