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美联储政策失效
关注
偶像派作手
1周前
比特币自美国政府停摆后到现在为什么一直跌跌不休? 从表面来分析,这个过程是受到中美冲突升级的影响,导致价格的下跌,价格的下跌就唤醒了人们心中对4年周期末端的怀疑,造成了防守多于进攻的结果,市场的情绪自然上不去。 但是深层的原因却关乎到实打实的资金流动性。 美国政府停摆至今已超一个月时间,在这政府停摆区间,美国金融体系的资金是怎么紧张起来的? 尽管我们再次期间经历了美联储降息,以及确定了停止缩表的时间,但是仍未能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甚至是持续恶化的,不夸张的说,美国政府的停摆正抽干市场流动性,这种效果堪比多次加息。这就抵消了美联储上个月的25个基点的降息。 下图,用来观察市场流动性的指标显示 SOFR-IORB 利差突破历史新高,这远高于美联储3.9%的超额准备金利率。 SOFR是什么?:担保隔夜融资利率,反映回购市场的边际资金价格; IORB是什么:美联储付给银行在联储准备金的利息(Interest on Reserve Balances),是“地板制”里的政策地板,也就是利率下限。 我们从图表中看到,2021--2024,利差长期在负10bp左右,即 SOFR 通常低于 IORB--说明准备金充裕、地板系统运行顺畅。 而2025年近几个月:利差持续上破0,30日均线也转正且快速上行,最高日度尖峰逼近 +30bp。 这说明资金面变紧了,也就是市场上的隔夜资金价格开始高过银行把钱“静放在联储赚 IORB”的无风险收益,说明系统中的可用准备金趋近“充足下沿”。 这张图在告诉你,地板正在被“顶起”。SOFR 持续高于 IORB 不是巧合,而是系统流动性缓冲变薄的直接表现;只要这种状态延续,短端资金价格会偏强、金融条件实际收紧。 这就要回到开始的话题了,美联储不仅降息25个基点没有用,目前收紧的流动性还相当于多次加息。 然而政府持续关门正成为货币市场流动性枯竭的主要推手,美国财政部一般账户(TGA)余额急剧膨胀。 “截至上周五,财政部一般账户(TGA)余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创2021年4月以来近五年新高。这意味着在过去三个月内,财政部从市场吸走超过7000亿美元现金——从7月的约3000亿美元飙升至当前水平。 财政部这一大规模“吸储”行为,直接导致了市场流动性的枯竭。根据美联储H.8报表数据,外国商业银行持有的现金资产成为最大受害者,从7月峰值的逾1.5万亿美元暴跌超3000亿美元至1.173万亿美元。实际上,这些资金被财政部征用,以维持政府关门期间的日常开支。” 因此我们可以预期美国政府停摆的结束,解铃还须系铃人,政府停摆导致了流动性被财政部吸走,那么重开的时候就会重新释放流动性,盈亏同源。 那么美国政府何时结束停摆? 此次对峙正逐步演变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事件,将超越 2018-2019 年持续 35 天的停摆纪录。 高盛预计是11月第二周左右结束,随着空中交通管制员和机场安检人员薪资停发带来的压力加剧,可能导致航空旅行延误,特别是在 11 月第二个发薪日之前。日益加大的运营和政治压力可能迫使立法者达成妥协方案。 那么这得得到民主党议员的同意,多次阻止共和党重启政府提案的民主党人已将医疗议题谈判作为投票结束停摆的前提条件。 所以美国政府重开,就得要么是民主党人转向,要么就得共和党人妥协,承诺在政府重开后就延长医保补贴进行投票。 你可以不用在意这些细节,但是美国政府结束停摆对于恢复正常流动性,对于风险市场来说,很重要。
鲍威尔鹰派言论致市场预期骤降,降息前景不明· 28 条信息
#比特币下跌
#美国政府停摆
#流动性危机
#美联储政策失效
#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
分享
评论 0
0
rick awsb ($people, $people)
2个月前
大家都在等7月的fomc,其实我觉得联储的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已经很明显了 联储及各国接下来如何应对ai加速带来的经济指标的失效更值得我们关注。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依赖于一个关键假设: 通过调节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进而调节就业和通胀。 但在AI时代,这一传导链条正在发生断裂。 首先是利率传导机制的钝化,当企业的主要投资转向AI系统和算法优化时,这些"无形资产"的投资决策对利率的敏感性远低于传统的厂房设备投资。 其次是通胀目标制的困境。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设定于上世纪80年代,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成本结构。但在ai革命边际成本趋零的时代,2%可能过高。 第三是就业政策的结构性悖论。AI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与被替代的传统岗位就算不考虑可能的数量上的巨大差异,还存在巨大的技能错配。 这意味着联储无论如何调节货币政策,也无法阻止即将到来的巨大的失业潮,传统的"充分就业"概念需要重新定义。 四、"好通缩"与"坏通缩" 传统经济学将通缩视为洪水猛兽,因为它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和债务通缩螺旋。但AI驱动的通缩可能属于另一种性质——"好通缩"。其特征是:由技术进步驱动的成本下降,伴随着实际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升。历史上,工业革命时期的价格下降就属于这种情况。 但问题在于,现有的政策框架无法区分"好通缩"与"坏通缩"。央行的反应函数依然将所有通缩都视为需要对抗的目标,这可能导致政策过度刺激,在其他领域积累泡沫风险。 五、"局部通胀"与"局部通缩" 最后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看到科技进步和失业带来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下降形成局部通缩的时候,同时又会经历ai基建投资的不断增加形成的局部通胀。 联储及各国监管部门对这种情况将更加束手无策:宽松将进一步鼓励投资形成投机泡沫,紧缩又会进一步打压消费影响就业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我们很可能都会在不久的将来,看到联储这个无冕之王,在左右为难的尴尬中,影响力日渐凋零。
#AI经济
#美联储政策失效
#通缩新挑战
#就业结构性失衡
#货币政策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