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构建

文化是构建社区的“源代码”,因此,当多元文化理念不加分辨地纵容伤害链文化统治各个移民社区,例如让中共血旗统治海外华人社区时,它就让这些社区成了伤害链国家在欧美列国进行“长臂管辖”,延伸其影响力的政治堡垒。 “盐水鸭事件”已经证明了,在中共党文化熏陶下成长的移二代会向中共献上忠诚。 这些在法律上属于欧美国家公民的人,内心的国家认同是给了中共的,他们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是中共国人,因此会本能地维护中共政权的利益,更会因此本能地把台湾视为敌对国家,即使从文化渊源上看,不曾大搞“破四旧”的台湾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无疑更深。 搞多元文化的那些人无疑低估了文化对人心的影响力,也低估了文化对社区的影响,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他们没有意识到,不加思索地接纳各种伤害链文化,等于不加思索地纵容各路伤害链政权在自己本国兴建政治堡垒,扩散政治影响,把在本国出生的移二代,本国公民,硬生生培养成为伤害链政权服务的忠仆、顺民、战士。 他们没有意识到文化是一种武器,是观念战争中的杀器。 而放任伤害链国家用其特有文化,尤其是充满政治意味的党文化影响移民社区,等于放任他们在观念战争中屠城。 等于放任中共把在墙内营造的恐怖氛围,不能自由言说,不能表达异议的恐怖氛围,延伸到欧美。 是的,总有人能创造文化,能促进文化本身的更新,但更多的人是文化的产物。 党文化的产物,就是红旗下的蛋。 而如果在海外华人移民社区里成长起来的移二代们都是红旗下的蛋,都从小在孔子学院读书,这些人中至少有一部分,就会成为潜伏在欧美阵营里,随时能为党国所用,随时能对现居国发出致命一击的秘密战队。 文化,是社区的源代码。 党文化,是在海外兴建“苏区”的源代码。 我相信欧美列国这些年对多元文化理念的坚持,尤其是对伤害链文化的维护,对异议者的打压,背后不会少了伤害链国家的推动。 毕竟这里有巨大的政治利益。 毕竟这能让他们在欧美本土培养出大量“听党话跟党走”的人。 而欧美本土的文化在这种形势下日趋弱化,本应从本国精英阶层向本国草根阶层扩散的欧美繁荣文化,在被刻意打压下,节节败退。 这并不是因为欧美本土文化天然居于弱势,这是因为繁荣文化虽然脱胎于欧美传统,但仍是传统文化更新后的结果,是仍稚嫩的、仍在发展中的文化体系。 而任何一种文化的更新,都象审美偏好、饮食口味一样,有从精英富裕阶层向平民草根阶层扩散的过程,有从宫廷向市井扩散的过程。 这过程需要时间,但我们知道,若从美国立国算起,繁荣模式涌现也不过才两百多年,繁荣文化想要完成从政治精英阶层到向广大识字率不高的本土草根阶层的普及,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 可伤害链文化有足够的时间,它们通常在本土就酝酿打磨了上千年之久,到现代,结合马列主义,形成了杀伤力更强的变体也就是党文化之后,伤害链政权对党文化的传播更采取了极为积极主动的态度,不惜工本,不择手段。 在观念战场上,伤害链文化是有备而来。 繁荣文化却只能凭着尚未觉醒的繁荣国度子民的本能,只能靠一些较警惕的散兵游勇,苦苦支撑。 当我们从新旧铁三角彼此争持的角度看清事实,我们就会发现,欧美,这些繁荣国度,虽然是经济上的大国,是政治上的大国,但从繁荣模式开启以来,就一直是在文化领域,在观念战争中被动挨打的“小国”。 伤害链政权很知道要如何培养“我们的人”,但繁荣国度却很不知道该如何把下一代年轻人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培养成能守护繁荣模式,而不仅仅是守护家国概念的人。 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伤害链文化的侵蚀,该怎样防御伤害链政权假借文化名义,以移民社区为基地进行的渗透。 在观念战争的战场上,欧洲人面对哈马斯,面对各种极端教派的宣传,面对孔子学院,只能说不堪一击。 结果是他们的年轻人象投奔天堂一样投进ISIS的怀抱。 从这个角度看多元文化理念,你会发现这等于开门揖盗。 等于把自己年轻的、稚嫩的孩子们,拱手让给伤害链,让他们接受伤害链文化的洗脑,让他们因年少无知被培养成牲人、顺民、奴婢,让他们以为在伤害链主的脚下匍伏就是最值得选择的人生剧本,让他们以为做人肉炸弹是英雄壮举。 并因为失去了孩子们,让自己后继无人,让选举变成超高龄老人的竞争。 从建构并维护好铁三角才能让社会进入稳态这一角度出发,我们能看到,在文化方面的不成熟,和错误地在繁荣文化的建构尚未完成时就主动削弱繁荣文化的主导地位,是欧美如今陷入乱局,社会问题频发,政界后继乏人,面对中俄安全威胁难以进行有力应对的根本原因。 因此重振繁荣文化,重新审视文化的定义和功能,促成本土传统文化的更新,催促移民社区完成文化更新,特别是拒绝洗脑,才是让在政治上、经济上已经有了良好基础的繁荣国家重获稳态的妙药良方。 而重振繁荣文化的关键,就在于找到繁荣文化和匮乏最核心的差异——家庭观念的差异。
无数海外华人身在欧美,心却仍留在墙内,脑子却仍留在中共打造的信息茧房里,他们渴望“融入欧美主流社会”,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们不知道,想成功构建社区,需要凝聚文化核,需要让社群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故事,而中共在“讲故事”这件事上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欧美的“故事系统”则由本民族的历史 密密织成,想跨越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屏障,需要的不仅是语言能力,还有对欧美历史的深入了解——这通常无法在一代移民中实现。 他们不知道,想与中共撇清关系,想在观念战场上成为一支有能力与中共抗衡的军队,他们需要创建出属于海外华人自己的故事系统,说出有别于中共反复宣讲的“中国故事”的,真正属于逃避暴政者的故事,奔向文明者的故事。 只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能回溯出本族群一步一步自丛林出走,最终走向光明的足迹的故事,一个族群才能在文明国度获得其他文明族群的信任,让其他族群基于事实而不是仅出于善意视其为同类。 这,就是海外华人社区需要做的事。 你们需要有这样的书籍,不仅要有英文版,也要有中文版。 你们需要记述自己的经历,分享自己移民途中的艰苦,适应期的艰难,分享自己尝过的酸甜苦辣,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是的,移民中的许多人没有这样的能力,太多人出身于底层,不曾接受过良好的表达训练。 而海外华人社区中的知识分子的注意力,又大多只放在与中共扯皮上。 但其实民运圈、知识界,是需要把“重新凝聚海外华人社区的文化内核”这个任务承担起来的。 在中共正步向自身的衰弱,因此无法象过去那样无孔不入地渗透干扰你们的时候。 海外华人社区,应该是你们的“基地”。 在每个海外华人都因中共对全世界的安全威胁,感受到“主动排华”压力的时候,在海外华人希望说清楚“我们不是他们”的时候,海外的民运人士、异议者、文化人、知识精英们,该夺回自己在社区内部长期被中共窃据的地位了。 藏人不必担忧自己被误当成“中共的人”,维吾尔人也不太需要担忧自己被当成“中共的人”,这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社区,他们的社区围绕着自己的文化核,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而建,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一望而知。 但华人的文化特色在哪里? 如果不是法轮功这些年坚持不懈与中共争夺话语权,以他们的修炼故事为文化核成功构建起了自己的社区,让神韵海报和大纪元售报箱遍布大街小巷,华人社区的文化符号恐怕就只剩下五星血旗和广场舞。 毕竟,舞狮是粤地文化,游神是闽越文化,二者虽然在海外常见,但在华人圈子里没有人会觉得它们=中国。 海外华人其实在这件事上十分尴尬。 以文明古国自居,以所谓“五千年文化传承”为傲的族群,在需要凝聚文化核构建社区时,在需要用文化战胜文化,用海外华人应有的独特文化意识对抗中共党文化时,却什么也拿不出来。 为什么? 因为你们并没有察觉,中共当年的“破四旧”,就是在搞文化灭绝。 因为“用文化战胜文化”这件事,中共已经成功的做过一次,因为党文化已经取代了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在文化领域你们已经是“没有根”的人。 作为已经失去文化根源的族群,如果你们希望摆脱党文化的影响,摆脱中共的裹挟,你们需要做的,是“文化复兴”。 在海外华人群体中,有两个现成的社群,是有条件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文化复兴的。 一是粤语社群,二是闽越社群。 我想,不需要别人指指点点,只要欧美国内政治形势的压力到位,这两个社区中的知识分子,就会被本社群的受众推举出来,用梳理本族群的文化发展脉络,搜集本族群的文化素材,为本族群找到自身的文化特色,并在法律层面推动族裔细分,令说粤语的粤人,说闽语的闽人在欧美国家象维人、藏人一样成为独立于“中国人”概念之外的族群。 在文化建构这件事上,流散港人会是粤语社区的助推者,说台语的台湾人则天然是闽语社区的友军。 但说普通话的族群呢? 你们也不是中国人。 尤其不是中共口中的“中国人”,不是甘愿为中共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党国奴才。 如果是,你们就不会逃往海外。 你们的家族史不是仅有75年的中共国历史能涵盖的,已被你们遗忘的文化传统,曾被你们的祖先世代传承。 从文化源流上看,你们是失落的一代,是被中共从母亲的襁褓里夺走的孩子。 你们是沪人、吴人、满人、晋人、蜀人,你们是有各自的文化根源,有各自的文化特色,为逃避中共的暴政远渡重洋奔向文明的自由之民。 在你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族群演化的故事,一个生于荆棘之中,历经波折,最终走出了丛林,百川汇海,抵达文明国度的故事。 你们都有可以区别于中共党文化的本族群文化特色,只是你们需要发掘之,复兴之,需要从被中共党文化灭绝毁坏过的废墟里把你们祖先留下的故事找回来。 并用你们离开暴政,踏上自由之邦后的故事续写。 文化排华,民族建构,从今天起就要在海外华人社区里进行起来。 以便人归人,蛆归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