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

Morris
1周前
为什么说何塞·穆希卡是世界上最穷的总统?在全球政治舞台上,乌拉圭前总统何塞·阿尔韦托·穆希卡·科尔达诺是一个异数,他被称作人类历史上最穷的总统。上任时没有豪华车队与金碧辉煌的总统府,只有一辆1987年的大众甲壳虫,由朋友凑钱购买,开了30年,曾拒绝100万美元收购。首都蒙得维的亚郊外的农舍,以及一条三条腿的土狗曼努埃拉作伴。他的一生,从贫困少年到游击战士,从囚徒到总统,始终以坚韧与朴素书写着对担当的另类诠释。 1935年5月20日,穆西卡出生在乌拉圭小镇帕索德拉阿雷纳的普通家庭,八岁时父亲离世,母亲靠务农艰难维系生计,童年的赤贫让他早早辍学,也让他看清了社会的不公。年少时的他曾展现出惊人的自行车天赋,成为一名自行车运动员,那辆陪伴他他飞过小小街道的自行车,后来他被挂在家中场地上,成为对坚韧初心的纪念。 20世纪60年代,乌拉圭陷入军事独裁的黑暗时期,年轻的穆西卡选则加入反对独裁的图帕马洛斯游击队,成为组织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因参与抢劫银行、向穷人分发物资等活动,被独裁政权视为眼中钉,先后六次被捕,身中六弹,还在狱中遭受酷刑。从1971年被判谋杀警察队开始,他在极端恶劣的监狱环境中度过了整整14年。这段牢狱生涯像一把刻刀,深刻塑造了他拒绝特权的人生观。乌拉圭恢复民主,穆西卡终于走出铁窗,重返社会。他没有沉溺于过去的苦难,而是立刻投身政治,希望用制度改变国家。 1989年,他参与创建人民参与运动党,并加入左翼联盟广泛阵线,1995年当选众议员,2000年升任参议员,2005年至2008年担任农牧渔业部长,一步步从基层走向权力核心。2009年,74岁的穆西卡以52.6%的得票率击败对手,当选乌拉圭第40任总统,成为该国历史上第二位左翼总统。彼时有人质疑他自身都穷得叮当响,如何带领国家致富,但他用接下来五年的执政成绩给出了有力回应。 穆西卡的总统生涯彻底打破了人们对权力的固有想象,他拒绝搬进国家为其准备的总统府,坚持住在妻子露西娅托波兰斯基名下的农舍里。露西娅托波兰斯基同为前途帕马罗斯成员,2005年与穆西卡结婚,无子女。这里没有保姆,饮水靠院子里的水井,衣物晾在屋外的绳子上,日常食物是自己种的米饭、青菜和玉米,丰收时的喜悦甚至超过接见外国领导人。有关部门担心他的安全,提议派数十人组成的警卫队,却被他坚决拒绝。最终乌拉圭不得不修改法律,强制要求总统配备警卫。双方妥协后,他的安保团队变成了三条腿的土狗曼努埃拉和2名警察,且规定警察不能在他干活时出现,晚饭时,他还会以总统名义命令警卫一起吃家常便饭。 在政策层面,他展现出务实与前瞻的双重底色。经济上,他大幅削减政府开支,推动经济自由化,让乌拉圭人均GDP从贫困县跃升至1.8万美元。民生上,他推动教育改革,扩大社会福利,让普通人的财富显著提升。而他个人对财富的态度令人震撼。乌拉圭总统月薪约1.2万美元,他每月只留下1000美元作为家庭开支,其余90%全部捐给扶贫基金和福利机构。执政期间,敌对政党污蔑他收受贿赂、海外存款,他主动申请财产审查,结果显示,其个人名下仅有那辆折价1800美元的甲壳虫,所有房产均登记在妻子名下,这让他全球最朴素总统的称号彻底坐实。 2015年,莫西卡因年龄和身体疾病已无法履行。议员四处走动、亲近民众的职责为由,在国会上正式卸任总统。卸任当天没有盛大的仪式,陪伴他离开的只有那辆破旧的蓝色甲壳虫,以及国会同事们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卸任后,他继续担任参议员至2020年,随后彻底退出政坛,回归农舍生活。面对记者为何如此贫穷的提问,他笑着回应,我并不贫穷,那些欲望很多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一个国家如果能让喜欢钱的人远离政治,才是对人民最大的福祉。 2025年5月13日,莫西卡走完了他89年的人生。他从未用权力为自己谋取一分私利,却用一辆甲壳虫、一座农舍和14年牢狱淬炼出的初心。总统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符号,更可以是一种扎根大地的朴素担当。
毛究竟有多少条睡衣? 广大读者最熟悉的是那件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因为这个故事流传甚广。"这件睡衣材质一般,,睡衣外观通体破旧,它的领子全换过,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竟达73个之多,以至几乎看不出本布。从50年代初一直到71年,毛泽东春秋两季都穿它,这一穿就是二十年 。尽管越来 越旧,毛泽东却总不舍得扔掉"(阳国利《毛主席的睡衣打满补丁》)。 这个故事是宣传毛生活简朴的。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把睡衣穿那么多年呢?按照《毛泽东家居》的说法,当初王子清为毛缝制的衣服是一大堆,毛只选中两件,其余的让"拿走"。拿到那里去没有下文。 于是便出现了颇为怪异的现象:一方面他确实喜欢王师傅做的那件睡衣,破的地方打上补丁继续穿,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又在不断地做新睡衣。 他去世后,韶山纪念馆工作人员"清理毛泽东遗物时发现长的、短的,厚的、薄的,好的、破的各色各样的睡衣有20多件"(《毛泽东遗物事典o补了73个补丁的木薯棉睡衣》)。就按20件算吧,这意味着从1949年到1976年间平均每年要做0.71件新睡衣。 请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在几十年内无法或不愿买新衣服,只有三四件换着穿,破了补好又穿,确为艰苦朴素。但毛泽东的情况不同,仓库里堆着许多睡衣,却没有一位身边工作人员在回忆中提到,他说过"不要再做新睡衣了,有三四件就足够了"这样的话。所以带补丁的睡衣一直穿,簇簇光新的睡衣一直做。《毛泽东家居》只拿睡衣的"木茄棉质地"和"薄棉绒质地"说事,只说工作人员又"多做了几件",却隐瞒了毛泽东拥有20多件睡衣这一无可否认的事实。 ---卸甲一书生:《毛泽东家居》质疑之一 图:韶山毛泽东遗物馆展出的毛泽东有七十三个补丁的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