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打造公司
关注
Y11
5小时前
对创业者而言,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创始人的核心工作就会从直接做产品,逐渐转向打造整个公司。 有段时间,我也曾因无法再亲手打磨产品而感到迷茫——直到后来才明白,对创始人来说,"公司本身"才是最根本的"产品"。 这个转变的关键,在于理解公司的本质。 一个产品可能有明确的功能边界,而公司是由无数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从战略方向的判断,到团队能力的培养,再到组织文化的塑造,甚至包括如何让客户、员工、投资人形成价值闭环。 就像造一艘船,初期需要亲自设计船帆和龙骨,但当船要驶向远洋时,船长的职责就变成了把握航向、调配资源、应对风浪,而不是自己动手打造每一块木板。 这种转变的难点,在于放下对细节的执念。 很多创始人习惯了从0到1的创造,突然要从具体事务中抽离出来,会感到强烈的不适应。 但真正的高手,懂得在放手的过程中建立更强大的系统。就像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早期亲自和团队一起敲代码、跑市场,但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他逐渐把重心放在搭建平台、培养人才上——正是这种从"做产品"到"建公司"的思维升级,让阿里从一个小团队成长为生态型企业。 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公司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远比单一产品长得多。一个App可能会过时,但一个有生命力的公司,能持续创造价值、积累资源、应对变化。张一鸣在字节跳动发展过程中,始终强调"永远创业"的心态,这种心态的本质,就是把公司当作需要持续迭代的产品,不断优化组织架构、业务模式和文化基因,让它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所以,创始人的角色,本质上是公司的"首席架构师"。他不必事必躬亲,但必须对公司的"底层逻辑"负责:如何让组织高效运转?如何让价值观驱动行为?如何让公司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保持对社会的价值?当你意识到公司本身就是最核心的产品时,那些曾经让你焦虑的"不直接做产品"的日子,反而会成为公司真正起飞的开始。这大概就是优秀创业者与普
#创业
#公司发展
#创始人转型
#打造公司
#战略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