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小红书流量分配
关注
Y11
1周前
关于小红书的流量分配机制,我们可以从一个直观的现象入手理解: 有朋友分享过一个非官方数据——小红书每天将超50%的流量给到千粉以下的普通用户,而抖音则有80%以上的流量倾斜给万粉以上的创作者。 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们刷抖音时,常看到高赞爆款内容占据主流,而小红书的发现页中,更多是点赞量不高但内容真实的普通笔记。 这种差异的核心,源于平台内容形态的根本不同。 抖音以短视频为核心,而短视频创作的门槛远高于图文。 一个能被大众接受的视频,需要兼顾脚本设计、镜头表达、剪辑节奏、背景音乐等多个环节,普通人随手拍的视频可能只是记录,而要达到“优质内容”的标准,往往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 相比之下,图文创作的门槛更低,哪怕是简单的文字搭配图片,也能形成完整的内容,几乎不存在“能写”与“写出好内容”之间的巨大鸿沟。 正因为内容形态的差异,两个平台的优质内容供给模式自然不同。 抖音的优质内容供给,更多依赖腰部以上的专业创作者;而小红书的优质内容则更为分散,覆盖了大量普通用户。 这就决定了流量分配机制的不同: 小红书需要通过给普通用户更多流量,来保障内容生态的丰富性,避免因过度依赖头部创作者而导致内容同质化; 抖音则需要将流量向专业创作者倾斜,以维持平台内容的整体质量,否则一旦普通用户内容质量难以达标,可能会拉低整个平台的内容体验。 从用户连接的角度看,这种流量分配也塑造了不同的社区氛围。 小红书因为普通用户获得了更多流量,用户间的连接网络更像一张“多点连接、无明显中心”的网,每个用户都有机会被看到,社区的亲近感和真实感更强。 而抖音的流量集中让头部内容更容易扩散,用户更习惯在热门内容中互动。 说到底,每个平台的机制都是基于自身定位和内容生态的选择。 小红书的“分散流量”策略,本质上是在保护普通创作者的表达欲,让更多人愿意分享真实的生活和感受,这种“让普通人被看见”的努力,或许正是它能在信息爆炸时代保持独特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小红书流量分配
#普通用户
#内容生态
#社区氛围
#真实表达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