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为人师

大宇
3周前
干涉别人命运,就是背负他人因果 为什么生活中再也不和人聊比特币?因为大多数时候,你让他买了,涨了是他认知高,你只是恰好提供了消息;但是要是亏了,是你sb害他亏钱。 生活中的朋友之类大多没有半点投资经验,你要是和他说起任何投资机会,几乎都可能是以被指责或被暗地埋冤为主。 其实不止投资,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我过去有明显的“好为人师”的毛病,喜欢发表一些“高见”,但是随着懂得更多,就话越来越少了。 比如,如果有人问你某个房子要不要买,你自己精通地产,但如果给人一通自己的深入思考,结果是好的,你不过是告诉了他“早就知道的东西”或“谁都知道的东西”;房价跌了,那都是你的问题,要不是你,他根本不会套牢,就是你拼命叫他买那个房子啊——你没有辩解机会,他逢人就和人说,是你拼命叫他买的。 比如,如果有人问你他孩子报大学专业,问工作选择,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数时候是要谨慎一些给出自己的答案的——有意思的是,这些东西有一些人悟性高,20岁就懂了;有一些人悟性差一些,要吃过一些哑巴亏才明白,我属于后者。 工作、投资、生活,最大的原则是让自己舒服,避免卷入到不舒服的事件、关系中。 各人之间天差地别、人性之间幽晦难明,做本份厚道的事,做善良舒适的自己就自己很好了。 当然,不是说人都要做冷漠的人 ,性格是改不了的,比如我的性格就是热情如火,但只是不要好为人师,同情泛滥——就像投资要选标的,做人也要选朋友、选对的事。 同样一件事,同样一种做法,面对不同的人结果完全不同。 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任何对我的真心指点我都铭记在心,至于这个指点是不是科学,我都会自己审慎研究,无论任何原因我都不会怪罪于指点的人——只有感恩。 但有一类人甚至我觉得可能大多数人是相反的,心态不正。比如同样说一个投资标的,有人对我印象很好,因为知道我从来只看好什么就持有什么,持有什么就分享什么,从来不和项目方勾兑,也不搞喊单出货这种事。但是有一类人,就是上面说的类似,他们不关心别人的逻辑与观点,只关心自己的结果,结果好是自己牛b,结果坏是别人sb。 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性格,好运、好人、好事会越来越多,财富根本只是顺带的奖励;而坏的性格,坏运、坏人、坏事会越来越多,财富永远都只能在追求的路上。 *** 本文是最近看到一位宝妈开合约,老公反复帮他还债,最后败光了房子之后离婚的事,其中一些细节让人震惊,也觉得可能人性就是如此吧。 比如她婆婆让她找个工作,我相信是善意的,宅在家不工作心态会变,可能控制不住赌瘾——但她认为是婆婆看不起她,所以她要继续赌。 比如她老公凑钱帮她还了外债,怕他继续赌,管住钱,她觉得是看不起她,所以她要继续赌。 这种思维模式让人觉得可笑可悲可叹,但生活中很多人的脑回路都是这样,总觉得别人都是来害她,并总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也不禁想到以前在我没什么钱的时候,一位朋友2次找我借钱,第二次以母亲重病为由借钱,允诺一周就还,让我刷信用卡给他,后面就再也没还了,甚至还坑了我一把,一直避而不见。 尊重他人命运,切勿干涉因果。不要争论任何事,做好自己,这世界会给每个人他应得的。
Yangyi
2个月前
别轻易把经验免费送人,不论你是好为人师还是出于好意。 现实往往会是: •人家根本不当回事 •甚至出了问题怪你教得不清楚 •更有甚者觉得“这网上都能搜到” 你费尽心血踩的坑,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只因为他们没付出任何沉默成本。 这是人性,不是道德问题。 人们对轻松获得的东西,缺乏敬畏感。 你给他一整套商业模型,对方只会说:“挺好的。” 几个月后失败了,再来一句:“其实当初不该听你的。” 并不是你的经验不值钱,是对方没为它付出代价。 所以,别再无偿输出经验了。经验本质上是一种资产,是你拿时间、试错、痛苦换来的。 轻易给出,不只是别人不懂珍惜,更会消耗你对“给予”这件事的热情。 反而应该: 1.把经验变成结构化内容,公开分享但不过度下沉 2.真正需要的人,会主动来找你 3.对这部分人,设立等价交换——不一定是钱,也可以是承诺、行动力、反馈 记住一句话: 经验,是你用时间和失败换来的武器, 不是随手扔出去的赠品。 设限,不是为了排斥别人,是为了发挥它本该有的价值。 真正认为它有价值的人,是不会吝啬花钱找你请教,甚至在很久之后会告诉你,当初你说的东西,我没有理解,现在想想真是自己认知太低了。 去过滤掉不同频,不诚心的人,没必要耗泄太多能量。 这也就是老话所讲的“法不轻传,道不贱卖” —— 最近很忙,没什么时间写推,连去年持续写了一年的每日分享都断了 我到10万后就没再继续增长了 不是不能 而是觉得没什么太多意义 下一次再开始增长的时候 就是一个月做到20万粉丝的时候 以后可能就写点经验性的东西吧 我会都发订阅里 做个初步过滤 如果你真的需要 可以右上角开个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