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头部效应
关注
Coco.AI
1天前
有个关于播客的观察分享一下 播客招商看起来跑通了 实则非常不好 播客行业的招商成功 往往依赖特殊资源 而非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第一,播客头部效应明显,数据真实性存疑,罗永浩等名人播客确实招商成功,但核心驱动力是个人IP,而非播客这个载体。我们在平台上看到的播放数据,与品牌方实际获得的转化效果之间,可能存在巨大落差。 二、腰尾部播客的招商困境,普通播客主的招商途径有限: •平台批量合作:依赖平台B端资源,本质是”打包销售” •自主寻找品牌:成功率低,且面临新的平台限制 •真正靠内容和数据:少数中的少数 据了解,小宇宙等平台开始对自主植入广告的内容进行限流,这迫使播客主要么付费购买流量,要么对数据进行包装,才能向品牌方”交差”——这本身就说明转化效果不理想。 三、评估标准的错位 问题的根源在于: •品牌方的期待:希望看到曝光、互动甚至转化 •播客的现实:作为小众内容形态,受众规模和转化能力都有限 •行业的包装:各种报告强调增长百分比,但绝对值和ROI不透明 四、结论 播客商业化的真正挑战不是”能否招到商”,而是: 1.可持续性:去除个人IP后,播客本身能否持续吸引广告主? 2.可衡量性:除了GMV类效果广告,品牌广告的价值如何证明? 3.可规模化:成功经验能否复制推广? 只有解决这三个”可” 播客的商业模式才算真正跑通
#播客招商困境
#头部效应
#数据真实性存疑
#商业模式
#可持续性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