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原始积累
关注
看不懂的sol
2天前
为什么多数人穷尽一生,都无法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 未来年轻人要完成原始积累,最快的途径就是黄金和BTC。 清朝时,有一个官职叫“差二两” 这是清朝的一个衙门部门,他们的工作就是计算出一个普通百姓一年吃喝大概需要二十两白银 而衙门通过设计各种赋税,让百姓一年只能赚十八两白银,永远差二两。百姓不敢罢工,不敢有梦想,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年,也就落个“碎银几两,三餐有汤” 那么,是清政府黑暗吗? 其实也不是,放眼望去,古今中外,其实所有的资本/统治者皆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维护其“上位者”地位。 资本的共识就是:决不能让普通人完成原始积累。 资本之所以是资本,就是因为它可以不断吸收普通人的剩余价值壮大自己,而普通人,因为被资本吸血失去向上跃迁的机会。 普通人靠劳动赚不到大钱,因为财富是被上位者分配的。劳动被上位者分配为一份“够用,饿不死”的定价。 所以钱永远不够花,所以忙忙碌碌手里仍然是碎银几两。因为资本会自发地,天然地,让劳动者永远“差一点”,就像毛驴眼前的胡萝卜,让人永远需要为生活奔波。 因此,财富的积累,永远不是靠劳动按量计费。 如果想要脱离被剥削的生活方式,必须要先见到足够的人生样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提升眼界,扩大认知”。 首先,要先知道世界上有哪几种可以养活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所参照,以终为始,倒排去设计自己的人生阶段。 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个我一直比较认同的观点: 在我很喜欢的书《人生护城河》和《纳瓦尔宝典》中,都有一个相似的观点——这个世界上有四种人: 1️⃣第一种人:打工者:出售自己劳动和时间的人。比如大部分员工、白领。 因为分工的精细化,只需要做一个非常细分的事情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单位时间报酬。但同时,因为每份时间只能被出售一次,只能去卷在时间、体力、脑力,所以天花板低。现如今焦虑的“大厂人”就是如此。 不管是高级白领,还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都是在自己的生态位里运行同样的模式,劳动“按量计费”,多劳多得。 工业革命最伟大的创造不是发现了电,而是发明了完整的“流水线”机制,每个工人从早忙到晚,产量大幅提升,但是永远学不会完整的生产。 离开工厂之后,靠着自己精湛的“单一技能”,比如拧螺丝、刷面粉,倒模具,都不能独立养活一个小生意。 就像上次听得一个笑话: 有个人娶了一个御膳房出来的老婆,后来家里大摆宴席,想请老婆做菜,老婆说不会。 问起老婆不是在御膳房干过吗?老婆说:自己以前是御膳房包子屋的。让老婆包个包子,老婆还是不会,问起为什么,老婆说她是包子屋馅料组的。 于是这个人又说请老婆和陷,老婆依然说不会,问起为什么,老婆略带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是包子屋馅料组里面负责切葱丝的 于是让老婆切个葱丝,这回老婆大展身手了,葱丝切得那叫一个地道,根根粗细均匀,薄厚一致。。。 像不像在大公司上班的白领? 2️⃣这第二种人呢:则是利用“杠杆”销售自己的劳动的人 所谓“杠杆”,即可以让“劳动”留存和复制的工具。 比如,一个网红做直播,播放了500w次,他的单位时间就被售卖了500w次。再比如一个作家的书销售20w本,他的时间就被复制销售了20w本 而他付出的劳动只有创作作品的一次。 这就是所谓的“一本万利”。 “杠杆”未必都有效,比如有些网红流量很大但是不变现,但只有用上杠杆,才可以摆脱用劳动“按量计费”的老鼠赛道,才有机会跃迁。 想想你能想到的,明星也好、主播也罢、艺术家也好,都是如此 3️⃣第三种人:花钱买别人时间的人/人力杠杆 第三种人是用适当的管理手段,通过布置任务/分工,让自己付出极小精力消耗的“脑力劳动”,就可以撬动更多劳动的人。 也有一种说法,第三种人是在用“人力杠杆”,放大自己的劳动效益。 大到企业主资本家,高级职业经理人,小到可以雇两个员工的包子铺老板,都属于这种。 4️⃣第四种人,是永远在选择买最优秀的人的时间 这种人永远在思考和甄别,让最优秀的人为自己劳动,就是我们所说的巴菲特、芒格这样的投资家。 他们更不需要纯“按量计费”只需要做几个判断就可以了,但是,这几个判断需要极度审慎的思考,且如果失误可能要承担巨大的代价。 其实也不能说资本发心不好 世界上一切投资永恒的道理是“高风险,高收益” 打工承担最低的风险,理所当然被剥削收益 当然,创业虽然有大富大贵的,也有倾家荡产的。 上述后三种人,几乎都会去剥夺第一种人劳动中的剩余价值。 也因此,普通人觉得几乎无法完成原始积累,始终忙忙碌碌却也就落个收支相抵,一年到头手里碎银几两,更别谈财富。 更大的机会成本是,多年来所有时间被劳动占据,会失去独立闭环商业的能力,更加脱离不来第一种生活方式,很难有跃迁的机会,加上法币的贬值,未来年轻人要完成原始积累最快的途径就是黄金和btc。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631 条信息
#财富积累
#原始积累
#劳动剥削
#投资
#BTC黄金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5天前
为什么社会上普通人很难赚到大钱? 答案是:陷阱 兄弟们想想,变富的第一步是什么?是原始积累。但是在现代社会,有太多干扰你完成原始积累的事情了。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对于普通人来讲,有无数的陷阱等着你,让你变得平庸。 1. 首先是出身造成世界观和信息差。出生于小镇的学生,一辈子都在被自己的家庭限制。上大学时候家里让他省钱,他不敢去追求爱好。毕业后家里要他反哺,他很难达成自己的原始积累。他没有房子,每个月房租要扣掉三分之一收入。他累了不敢休息,看见机会也不敢去冒险,连活都很累了,怎么可能暴富?这种无形的成本让他无法完成原始积累。 我曾经玩过一款经营游戏,通关目标是成为首富。简单难度下,你的钱不会减少,你只需要不断投资,就能通关。然后我改到了困难模式,说是困难,其实就是模拟现实状态。首先,你开局每个月要拿出一半收益租房和支付生活成本,还时不时可能出现意外状态扣钱(生病,车祸,公司倒闭),你的投资有30%失败率,一旦失败就会按比例扣钱,同时,物价还在以每年2%左右上涨,生活成本不断提高。每隔十年到二十年一次金融危机,资产全部减半。还有,年龄越大,收入越低。你会在70岁死亡,游戏失败。我重开了30次,都没通关,太难了。最后我找到了通关办法。一开局(20岁)就去借贷,然后把钱全部投资极高风险产品,如果失败了马上重开,只有成功了,再进行稳定投资滚雪球,就这样,我才勉强通关。当然现实比游戏更难,因为现实里还有以下几个陷阱等着你。 2. 其次是各种资本主义的奶头乐。现代社会无时无刻在生产各种多巴胺产品,高糖的饼干饮料,炫酷刺激的游戏,扣人心弦到电影动漫。这些东西不断给你带来快乐,相比之下,读书,学习真是太无趣了。很多人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享乐,一赚到钱马上就提车换包买表。好多人手里刚有个几十万,就想着提车了,没有了资本再投入,你怎么变富?还是那个问题,各种消费主义让你无法完成原始积累。 3. 各种信息差造成骗局。只要是在现代货币体系下的社会,就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骗局,任何国家都是。哪怕你很努力不消费,完成了原始积累的第一步,也会因为信息差不足而被坑。在过去二十年,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其实很多七零八零后是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的,很大大厂程序员手里都有个几十万上百万。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有成为富豪呢?还是信息差的问题。他们拿钱去资本市场投资,但他们没有金融知识,只知道哪个涨好追哪个,结果等他们进去,已经估值过高,被当成了韭菜。他们拿钱去买p2p产品,以为有稳定收益,结果根本没考虑这种收益是否有可持续性,又成了韭菜。他们拿钱出投创业项目,结果碰见了一帮专门包装自己的to vc成员,一个个商业模式吹的天花乱坠,结果钱一进去,抱歉,打水漂了啦~ 4. 最后是黄金时间的短暂。你能成为富翁的时间有多久?我认为只有15年左右,在你刚毕业22岁,到35岁之间,你必须完成原始积累,商业模式探索,人脉积累,一旦过了35岁,任何人的精力,思维能力都会直线下降,你已经失去了逆袭白手起家的机会。有很多富豪谷底翻身的综艺节目,让富豪假设失去所有钱,重新去翻身成为富豪拍成节目,几乎所有这样综艺的富豪主人公都强调过一点,我的体力不够了,太累了,如果我是20岁,或许可以更好……那些富豪尽管已经摸清了社会运转,资本增值的模式,奈何心有余力不足……所以定投btc/黄金是年轻人逆天改命的捷径。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631 条信息
#财富陷阱
#原始积累
#信息差
#消费主义
#阶级固化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当你没有原始积累的时候,你最优质的资产就是你的大脑,你的大脑如果没有东西的话,你最优质的资产就是你的体力。您没有那一两百万去买投资,去买加密货币,说明什么?说明您穷,穷咱就认,穷不可怕,穷咱去学就行了,那您没有这一两百万的时候,那对于您来说最珍贵的是什么呀?就是你那大脑袋里面的知,知识和认知了,还有文化了,你就赶紧搞这个就行了,您这个也不愿意搞,那您就您就踏踏实实锻炼身体,好好卖体力就行了,那不就这三个维度吗?一点儿毛病没有的。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631 条信息
#原始积累
#大脑
#知识认知
#体力
#摆脱贫穷
分享
评论 0
0
猫总
1个月前
2009年我家拆迁了,躺着分到了1000万,老爸老妈没告诉我,怕我知道后不好好读书了,目前所有的原始积累都来自于此。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631 条信息
#拆迁
#1000万
#原始积累
#家庭
#财富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