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军工产能
关注
佛瑞德里希4th😷
1个月前
列强到最后只能“瓜分中国”。 从经济角度看,为了世界工厂不完全被中共政权掌控,列强必须把产业链的至少一部分环节迁出中共控制范围,为此,必须瓜分掉中共国境内的制造业资源。 从安全角度看同样如此,欧美列国不能让一个大一统的,受充满敌意专制政权控制的世界工厂继续存在,并不断扩张其军工产能。 当这场贸易战一步步演变成中共政权与全世界的冲突,当中共在贸易战中的“不跪”、“秀肌肉”唤醒各国的安全意识,当全球经贸体系在一系列冲击中匆忙盘整并开始寻找出路,“瓜分中国”这个最符合列国投资者和中华沦陷区在地抗争者利益的终极方案,就会浮出水面。 列强能在这个方案中找到他们需要的大义名分。 支持台湾面对中共政权时的“不服从”立场符合欧美的利益,那么支持有公投结果背书的沿海制造业重镇分别独立成与台湾现状高度相似的独立国家呢?支持早就获得海外民意同情的维、藏民众摆脱中共操控,独立建国呢? 更进一步,支持香港独立,并以是否会武力攻打香港谋夺经济收益为粤国是否能坚持产业链逻辑的试金石,来监测粤国的可信度呢? 同样的,支持上海独立,并以是否会武力攻打上海来监测江、浙的可信度呢? 当列强接受由中华沦陷区本地独派和海外独派主动提出的“瓜分中国”方案,尊重各族各地的民意,尊重民族自决的原则,接受公投结果,接受既成事实,并在这样的政治基础上重启与沦陷区各族各地的经贸合作,全球经贸体系就会在自身的安全性和平衡性方面上到一个新台阶。 这是比“搬厂”更简便易行的方案。 只改变世界工厂现在的政治处境而不改变其地理位置和产业生态,对全球经贸体系来说是最不伤筋动骨的方案。 而改变世界工厂如今的政治处境,正是亿万中共国改开受益者心向往之却无力自行完成的“政治体制改革”。 人们会接受它。 即使这场改革并不会以无数从小受中共党文化教育的人想象中的方式进行,即使这场改革会在前半场更多地遵循历史旧路,“合久必分”,经历中央政权衰弱、地方自救、地方利益集团形成等过程,并稳固在更接近先秦的诸国分治局面。 但人们会接受“秦制”的消亡,就象他们的祖先在历史上接受过每个大一统皇朝的覆灭一样。 人们会接受诸国并立,因此容许百家争鸣的新时代,那只是每个对先秦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能接受的旧梦重温。 这个列强能接受的方案,这个沦陷区在地民意能接受的方案,这个为所有与中共中央有利益立场分歧的地方势力提供出路的方案,这个在事实上等同于完成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案,将在时势发展到那一步时得到一致的支持。 中国必须分裂,这座世界工厂可以保持其各个“车间”的紧密合作,可以保持其产业规模和既有的生态,但保持经济合作上的“大一统”的代价是它必须在政治上分裂,并保持分裂,以博取欧美列强的信任。 它可以是统一的经济体,但同时必须是分别独立互不隶属的政治实体,是控制欲和规模小到能让欧洲小国也放心合作的,会努力完成现代化转型的政治实体。 对欧美列强来说,这是唯一的,能让他们把产业链相关环节放心留在原址的方案。 对各族各地的民众,对关心民生福祉的朋友们来说这则是唯一能让订单、工厂、岗位留在原址的方案。 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中华沦陷区的政治秩序,符合其经济基础的需求。 并为此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因为沦陷区现存经济基础的崩塌将以亿万人丧失生存空间为代价。 好消息是,这符合全球经贸体系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立场,因此随着时间推移,西方列强在这方面的思考,对这一方向的支持观点,会越来越多。 坏消息是在沦陷区还有太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没有意识到,让政治秩序符合经济基础的需求,是挽救正岌岌可危的改开中国经济基础的唯一出路。 而改开中国的经济基础,纯然是通过与全球产业链保持合作关系成立的。 太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要么中共以亿万P民韭菜为代价成功“保政权”,让自己苟延残喘。 要么亿万P民韭菜以中共政权为代价,以大一统红色中国为代价,通过拥抱“列强瓜分中国”方案,通过支持各族各地独立并积极进行政治秩序现代化建设,来保住与欧美甲方的经贸合作关系,成功“保民生”,让自己活下去。 二者只能存一。 在思考中华沦陷区未来的时候,我们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手里有钱、有枪的势力才有真正的发言权,而中共并不是世界上唯一有钱、有枪的势力。 重要的并不是中共需要一个怎样的中国,或是在中共中央政权衰弱后各地方豪强需要一个怎样的中国,而是世界需要一个怎样的中国,列强需要一个怎样的中国。 列强在经济层面需要一个怎样的中国,在政治层面又需要一个怎样的中国。 列强需要的,是在经济上保持和平、统一,保持对外开放,坚持发展民营经济,与欧美保持紧密经贸合作的“中国”,但要在经济层面符合上述所有期望,“中国”就必须在政治层面被瓜分,由各族各地建国者分别治理,各自在小范围内进行政治现代化建设,还上中共的历史欠债,完成早该完成的政治体制改革。 并因此彻底放弃对台湾的领土要求。 这就是甲方想要的。 是乙方该自己悟到并积极实现的。
#贸易战
#制造业
#经济安全
#军工产能
#中共政权
#产业链迁移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3个月前
善于战斗的人有福了。 在新时代,战士的价值会得到重新评估。包括战斗意志、军事技术、军工产能在内的对维护产业链阵营安全有用的元素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因为我们的世界从未如此繁荣,也从未如此脆弱。 当二战至今的和平秩序彻底消失,当苟且绥靖被事实证明无益,人们会在伤痛中意识到这份脆弱。 会有悲剧,会有流血,会有足以令耽于安逸的所有人清醒过来的淋漓鲜血,让你触目惊心。 我很讨厌作出这类令人悲哀的预言,但事实不容否认。在文明迅猛发展时期大量增长的人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泡沫”,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会熬不过收缩期,熬不到下一次扩张的来临。 你以为悲剧会发生在始作俑者家里吗? 不会。 大规模死亡会发生在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国度,在互联网时代,曾在过去世代无数次发生过的大规模死亡事件会再次发生,会一再发生,并对生活在繁荣国度的人类心灵造成前所未有的震撼。 在国际社会,富者会更富,贫者会更贫。 因为造成贫富差别的是行为模式,而这两种行为模式在危机中都会得到强化。 双链争持,阵营分化,两大阵营的对峙和碰撞已不可避免。 但其中一方的人口数量优势会被自身的内耗行为模式抵消,被自己惯用的“人吃人”统治手段抵消。在他们的阵营里,大规模死亡事件会频繁发生。 因为他们对“自己人”一向这么残酷。 而这份残酷会通过互联网展示给所有人,成为促成另一个阵营觉醒的催化剂,成为另一个阵营积极投资于安全领域的理由。 这不仅是涉及贫与富的分化,这是一场关联生与死的分化。它会影响这一代人和以后的许多世代,它是一场充满疼痛的,人类文明在进入青春期后的成长。 伴随着许多国度的消亡。 成长,是新稳态的成长,消亡,是旧稳态的消亡。 已经初步进入新稳态的国家和地区会在既有的经济基础上,强化其文化基础,完善其政治基础。 选择另一条道路的国家和地区则会在决定维护其政治制度后恢复牲人文化,并在手忙脚乱的挽救失败后,在经济层面断开与全球产业链的连结——这就是中共国可能进入的未来,或者说,在帝国瓦解后,中华沦陷区一部分国家和地区会选择进入的未来。 真正能决定命运的,永远是底层逻辑和行为模式。我想,待到尘埃落定之后,人们会承认这句话的正确。 但在一切才刚刚开始的今天,人们仍会惑于浮华表象,把注意力放在人事更迭、哗然舆论和波动的经济数据上。 伴随着中共国经济的“国进民退”,全球安全领域正走向“国退民进”。正在“退”的是美国,为之哗然的,则是早就该“进”的欧洲和其他秩序消费者。 在享受了太多太久的免费供应之后,他们需要站起来,亲自动手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缺,或是坚持停留在“秩序无须付费”的空中楼阁里,最终因失序而坠落。 我相信欧洲不会自我毁灭,一个汇聚了财富的地方总会涌现属于他们的智者,总能养活属于他们的战士。我也相信在之前那轮全球化扩张中选择了归化产业链阵营的国家和地区里,一定会有一些能坚持住这份选择的人,一定会有一些在收缩期里熠熠生光的堡垒。 我相信在打好的经济基础上会有人继续构建新稳态,虽然不堪一击的会是多数,但在萧条的洗礼后,幸存者会变得更顽强。 而这就是我们在接下来的历史阶段里会见证的事。 英雄将辈出,群星将闪耀。 虽然背景会是泪雨纷飞和血色的浪潮。 全球核扩散很可能会很快成为现实,人类第一场全球核战很可能会开打,但在意识到自身的脆弱后,在舍得花钱费力维护安全后,文明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在修复和重建方面,它的强大更会被时间所证明。 在这个时候,你真正该做的就是抉择。 选择你的阵营,选择你的方向,选择你的战友,选择你的底层逻辑和行为模式,在生与死的分岔路口,在贫富之间,作出你的抉择。 而你的理想国——它源自你的信仰、你的文化背景和你对自身利益的觉察,会引导你作出选择。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自己身处怎样的时代,我们已经知道趋势是什么,并且我们能凭着这些信息推知别人的选择,和他们的选择对世界将会产生的影响。 选择为金钱而战的国家和地区,选择坚持产业链逻辑的国家和地区,将和选择另一条道路者分道扬镳。善战者将得到雇佣,在所有的秩序消费者中,只有肯付费的才会存活。无力支付代价者会被所有人尤其是本国统治者带头抛弃,用他们的大规模死亡重塑世界的人口格局。 这就是每个国家、每个族群和每个人都只能面对的战略前景。 是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家族的未来,乃至族群和国家的未来进行规划时,必须面对的现实。
#战斗意志
#军事技术
#军工产能
#产业链安全
#世界脆弱性
#和平秩序
#悲剧预言
#流血警示
分享
评论 0
0
voa-松仁
3个月前
因应美欧关系变局,北约着力扩大军工产能承担自我防御之责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秘书长马克·吕特(Mark Rutte)表示,欧洲若要维护自身安全,关键是增加国防预算,扩大军事装备的生产。而在俄乌战场上,乌克兰军队继续向俄罗斯境内重要能源设施实施攻击,而俄军在乌克兰境内加强进攻夺取了几个村庄并造成数十人伤亡。
#美欧关系
#北约
#军工产能
#自我防御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