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实力

洛川會議是1937年8月22日至8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陝西省洛川縣城北10公里馮家村的一個私塾里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洛川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對自身在抗日戰爭中如何定位的問題上進行內部統一意見過程中的重要事件。 洛川會議的主要議題有二。其一是與國民黨的關係問題,其二是對日作戰具體要如何打的軍事問題。會議上主要形成了兩種意見。洛甫、林彪、凱豐和毛澤東的意見包括:對國民黨應當保持「防人之心不可無」的態度,必要時應當減緩紅軍出動的腳步,將立刻全體出動改為先部分出動,壓迫國民黨承認共產黨和邊區的地位。紅軍出動腳步快慢不會影響紅軍的聲望。此外,蔣中正對共產黨以及紅軍的看法不會改變,必然以控制和削弱紅軍為目的。立刻全部出動只會進入蔣的圈套,而分批出動,先出動一個師,對共產黨有利。畢竟戰爭是長期的,先出動和後出動的軍隊都要打仗。主要作戰形式應當是「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爭」,「包括有利條件下消滅敵人兵團與在平原發展游擊戰爭」。彭德懷、朱德、周恩來、劉伯承則認為,紅軍不應當拘泥於宣言和邊區組織的地位,而應當順應局勢和人民的需求,及早出動,避免過遲出動而導致政治上的被動。過分警覺,靠大批紅軍留守邊區來保證國民黨不侵犯邊區是不對的。紅軍的基本任務是赴前線打勝仗,鼓舞士氣,山地運動戰固然重要,但也可以打運動戰。應當將運動戰和游擊戰緊密結合。 毛澤東指出,抗日戰爭將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紅軍的基本任務是:創造根據地,牽制消滅敵人,配合國民黨軍作戰(主要是戰略配合),保存和擴大紅軍,爭取共產黨對「民族革命」戰爭的領導權。 張國燾《我的回憶》 在記載發生在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日洛川會議時指出:毛澤東認為日本軍事勢力遠勝中國,抗戰絕無幸勝之理。前此中共強調武力抵抗日本,並不是認為就此可以打勝,而是為解決國內矛盾所必需。 他(毛澤東)警告會眾不要為愛國主義所迷惑,不要到前線去充當抗日英雄;要知道日本的飛機大炮所能給予我們的危害,將遠過於蔣介石以前所給予我們的危害。它主張八路軍應該堅持游擊戰爭,避開與日軍的正面衝突,避實就虛,繞到日軍的後方去打游擊,主要任務是擴充八路軍的實力,並在敵人後方建立中共所領導的抗日游擊根據地。 毛澤東接著強調中央和八路軍應該絕對的維持獨立自主。他說明八路軍從後仍應完全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會的指示行事,南京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和各戰區司令長官對八路軍有任何命令,都應先報告延安,聽候處斷。凡是不利於八路軍的任何命令概應用各種藉口,予以推脫。 我當場聽了張聞天、毛澤東的言論,覺得他們把底牌揭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遭到蹂躪,民族大義也不受重視,抗日烈火也沒有改變著兩個自私的陰謀家的心腸。我決定不過後果、仗義執言,首先指責張聞天的謬論。中共既然與蔣介石同舟共濟,就不能有別的選擇,只有推動他們抗戰到底,影響他在內政上實施若干改革和求得進步。根據目前情況,蔣介石若失敗,中共也難逃失敗的厄運,因為彼此命運是連在一起的。
朱韵和
1个月前
当二战中的同盟国与轴心国拼杀到人仰马翻的时候(其中也包括苏联与希特勒的战争),从1941年起,毛泽东东靠阎锡山的屏障,西有盛世才的庇佑,高喊着爱国抗日的口号,不时还向中央政府伸手要点钱粮,其实他将延安变成了一处抗战中的桃花源,在这里,他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党政军干部重新评估使用, 对军队和干部进行彻底而残酷的洗脑,从而在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党的最高领袖对党和军队的绝对统一领导,而这种改造和统一是时时处在抗战压力下的蒋介石所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当几年后内战爆发,毛泽东的对军队的控制力是蒋介石所无法企及的。当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开罗聚会的时候,他们显然并不了解这一点。他们在为人类的和平而努力,毛泽东躲在清净的延安为未来的大规模战争做准备。毛泽东之所以可以躲清静,正是因为蒋介石在正面战场上一直与日本人拼杀,正是因为美军在广阔的太平洋上与日军一个岛屿一个岛屿地争夺,正是因为中美英在南亚与日军浴血苦战,这是开罗会议得以召开的前提,也是开罗会议后继续扩大战果的地区,正因为有开罗会议参加者领导的苦战,毛泽东才可以在延安整风、听戏、跳舞、谈恋爱。而在远离延安的中共各“抗日根据地”,中共军队和地方武装尽量避免与日军作战,时时寻找机会与国军摩擦,抢夺武器和地盘,比如,中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回忆,在江苏敌后,曾经在台儿庄战役中立有战功的苏鲁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因在苏北与日军作战伤亡较重,派人联系时任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张爱萍,希望撤到淮安蔡桥附近躲避一时,张爱萍假意称蔡桥地域狭小,建议韩德勤退到洪泽湖畔新四军四师防地,结果,当韩德勤部队到达洪泽湖畔的时候,被早已接到张爱萍电报的新四军四师彭雪枫部突然袭击消灭,多数枪支弹药成为新四军战利品,连韩德勤本人也被新四军俘虏。 ---《开罗宣言》:应该有更多镜头特写毛泽东 作者: 杨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