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中国胜出
关注
KEVIN
20小时前
这篇文章标题为 《为什么中国正在赢得贸易战》(Why China is winning the trade war),发表于 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2025年10月25日。以下是全文的中文翻译: ⸻ 为什么中国正在赢得贸易战 经过数月的阵痛,中国重新占据上风 唐纳德·特朗普与习近平将于下周在韩国会面。然而,这次会面能否真的实现仍不确定。过去数周来,美中关系——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陷入了激烈的交锋。美国加剧了高科技出口限制并威胁提高关税;中国则以稀土限制进行反击。双方几乎停止了沟通(见中国部分)。在白宫内,人们普遍认为,美国在这场神经和耐力的较量中占上风。财政部长贝森特(Bessent)称,中国“软弱”。但事实恰恰相反。 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正逐步取胜。它不仅学会了像美国一样有效地升级与反制,还开始尝试自己的“域外贸易规则实验”,改变着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 当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时,他对华政策的防务部分模糊不清:他究竟是要防御中国的导弹威胁,还是要防御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答案依然模糊。自那时起,贸易战升级。特朗普试图用关税与压力迫使中国让步。 他的目标是削弱中国制造业巨头、逼迫其作出金融与商业让步、减缓中国的技术发展。最初他甚至谈及“大战略交易”(grand bargain),即以中国同意进行国家资本改革为代价换取美国取消关税。但在多轮交锋后,这一设想彻底破灭。 经过数年的较量,中国在三个方面比美国更具韧性。 首先,它比美国更能承受经济胁迫与反制,这种能力被称为“升级主导权”(escalatory dominance)。特朗普的批评者称这种能力来自于“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意为“特朗普总是退缩”)。这也反映了中国的长期准备与战略耐心。 其次,中国成功应对了美方关税攻势。今年4月,特朗普对中国征收的“解放日”关税在华尔街暴跌后被迫部分取消。最近,美国对高端制造业所需稀土征收100%关税,中国随即实施反制。特朗普威胁要再征收100%关税,最终也不了了之。 第三,中国展现出高超的报复能力。当特朗普对中国港口征税后,中国反击美国集装箱航运企业,并启动针对美国企业的调查。中国还迫使美国高科技企业(如杜邦、谷歌、英伟达、Qualcomm等)接受新的监管审查。尽管部分美国农民和股东受损,美国股票市场今年下跌了34%,但标普500指数反而因部分中国相关企业的回升而上涨。 习近平则利用这场贸易战推动中国构建本土供应链,使其在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表面上看,特朗普可通过切断中国进入美元体系的通道来制裁,但实际上,这种措施对美国自身的金融体系伤害更大。 在这场你来我往的较量中,中国在试验与错误中开辟出新道路——全球贸易体系的新形态正在形成。中国试图建立一个以自身为中心的贸易网络,与美国的体系并行甚至竞争。今年9月,中国货物出口同比增长8%以上,而对美出口则下降27%。在稀土出口方面,中国限制出口以巩固自身在全球制造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这种策略不仅体现经济智慧,也显示出对全球许可制度的掌控力。 在半导体领域,中国同样在抵抗美国的封锁。预计未来五年计划中,将进一步加大技术自立的力度。 ⸻ 中国为何赢 中国赢得贸易战的原因在于,这场较量反而使中国变得更强大、更自立。外界常批评中国存在房地产泡沫、内需疲软与资本错配,但特朗普的强硬反而帮助习近平实现了长期目标:让中国从“被迫开放”转向“科技主导型工业强国”。 这场对抗证明了中国长期战略的正确性。中共二十届五中全会预计将再次强调“科技民族主义”的方向。 当然,风险依然存在。中国若过度远离美国,可能引发更多国家担忧并导致新的贸易壁垒。中国新兴的监管模式可能形成繁琐的官僚体系;利用经济力量作为工具也可能促使他国加速多元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若特朗普与习近平在韩国会面,双方或将尝试在稀土或TikTok等问题上展示缓和姿态。 但不要误判局势:世界正走向一个更加分裂的贸易格局。虽然两国都声称希望缓和对抗,但随着经济实力的重新调整,开放贸易时代可能正渐行渐远。
中美贸易谈判再进一步,框架协议能否终结贸易战?· 453 条信息
中美贸易战:清仓式出口与格局重塑· 129 条信息
中美贸易协议达成,关税战走向缓和?· 411 条信息
#中美贸易战
#中国胜出
#经济韧性
#科技自立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