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专家用户
关注
Y11
1天前
很多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常陷入一个困境:面对众多潜在用户群体,不知该从何下手。 今天想分享一个经验之谈,它或许能帮你避开早期发展的迷茫期——聚焦一个人群,尤其是“专家用户”。 做AI产品,早期最忌讳贪多求全。 就像有人会觉得“我的产品能服务A、B、C三类人”,但实际上,越是刚起步,越需要集中火力。 就像打靶时,瞄准一个点才有更高的命中率。至于为什么要选专家用户?这里有几个关键原因: 首先,专家用户对AI工具有天然的接受度和使用率。 他们往往是行业里的资深人士,比如医生、设计师、工程师等,本身具备专业知识,缺的不是智力,而是能提升效率的工具。 AI的价值,恰恰是帮他们把专业能力放大,这是早期产品最容易找到“用武之地”的地方。 其次,专家用户的每一次使用,都是给AI“喂料”。 他们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真实的交互数据,这些数据里藏着行业的“know-how”。 比如设计师用AI生成方案时,他会根据反馈调整需求,这些细节能帮团队快速理解行业痛点,打磨产品逻辑。 相比之下,普通用户更可能需要AI“迁就”他们的习惯,反而不利于产品初期的迭代。 再者,专家用户通常付费意愿和能力更强。 他们身处行业核心,更清楚效率提升能带来直接的价值,愿意为优质工具买单。 这不仅能解决公司早期的生存问题,更能验证产品的市场价值——如果连最挑剔的专家都愿意付费,那服务普通用户时,说服力自然更强。 另外,专家用户的时间宝贵,这反而是产品的“加速器”。 哪怕AI只帮他们节省半小时的工作时间,对他们来说也可能意味着更高的产出。这种“小步快跑”的验证,能让团队快速看到产品的实际效果,积累信心。 最后,服务好专家用户后,产品的“护城河”会更稳固。 当你通过专家用户打磨出行业专属的解决方案,沉淀下专业的“know-how”,再下沉服务普通用户时,就有了差异化的优势。 就像盖房子,先打好地基,才能往上盖楼。 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个经验真的值10万美金吗? 其实,这背后是无数创始人踩过的坑、花过的时间成本。如果能通过这个方法,少走1-2个月的弯路,多则3-6个月的试错成本,那这个经验的价值,或许远不止于此。 AI创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效率和价值的竞争。 找到对的人,用对的方式服务好他们,往往比盲目扩张更重要。你觉得这个思路,对你有启发吗?
独立创业者如何突破零收入困境,迈向月入1000元· 162 条信息
#AI产品
#专家用户
#早期发展
#效率提升
#市场价值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