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工程

3个月前
一九六四年毛泽东听说三门峡工程造成的问题,十分恼怒,便对周恩来说:“三门峡不行就把它炸掉!”周恩来没有执行。这是周恩来第二次错失修正三门峡工程决策错误的机会。作为工程的最主要倡导者毛泽东已经表示用炸掉三门峡大坝的方法来公开修正错误,似乎已经不在乎黄河清和圣人出的这个政治关系了, 意将自己的责任撇清。据说周恩来建国之后一直服从毛泽东旨意,为什么这次周不按照毛的旨意办?可能他意识到,大坝炸毁之后毛一定会将他作为替罪羊抛出。权衡之下,周恩来宁愿替毛泽东背黑锅来换取继续的信任。 一九六九年夏,三门峡水库库尾的水位上翘,西安告急。周恩来只得将三门峡水库坝址处蓄水位继续降到海拔三百一十五米。直到一九七六年周恩来去世,尚未找到解决三门峡工程问题的办法。二〇〇三年秋,陕西渭河下游五年一遇的小洪水,导致关中平原五十年不遇的大洪灾,人员死伤和财产损失惨重。张光斗与钱正英对此发表意见:祸起三门峡!三门峡水电站是个错误,理当废弃。好像三门峡工程之错跟他们根本没有关系,好像三门峡大坝早就该炸了。周恩来手下的行政和技术官员多是佞臣,不愿挺身而出承担责任,所以只有周恩来为黄河三门峡工程的失败负责。 ---黄河三门峡工程失败周恩来须负责 作者: 王维洛 图:1962年 三门峡水利工程
5个月前
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1960年6月高坝筑至340米,开始拦洪,同年9月关闸蓄水拦沙,是年潼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80万亩,一个县城被迫撤离,西安也受到严重威胁。淤沙问题日渐严重。从1972年起黄河开始断流,20世纪90年代则每年平均断流100多天。黄万里的分析和预见都一一验证了 。 1962年3月,水利部在郑州召开会议,将三门峡水库的运作方式由当初定的“拦蓄上游全部来沙”改为“滞洪排沙”。尽管泥沙淤积有所减缓,但因泄水底洞底槛高,泄流量还是太小,造成渭河、洛河、黄河淤积连锁反应。三门峡工程被迫进行多次改建。 改建后的三门峡,与没有修建水库前的自然情况并无太大区别。三门峡努力要恢复的,是力求入库泥沙全部下排,与最早兴建三门峡工程的初衷“拦蓄上游全部来沙,下泄清水”完全南辕北辙。折腾了30多年,花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与财力,又回到了初始点——力争变成无库自然情况! 然而,更为悲惨的是,正是由于三门峡工程,在其建成后的40多年里几十万人口被迫离开原本富裕的家园,迁移到土地贫瘠的偏远地区,其中一些人来回迁徙几十次,最终生活是一贫如洗。后来连国务院派去视察的高官都为之落泪,说:“国家真对不起你们!” 旅居德国的水利专家王维洛曾算了一笔账,三门峡工程总结算时耗资达40亿元,相当于40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而之后改建费用(如打开一个底孔需1000万元)和因之受灾地区所遭受的损失更是一个无法估量的数字。要知道,当时因为毛的“大跃进”所导致的大饥荒正在全国蔓延,如果拿这些钱购买粮食,或许就不会有几千万人被饿死的惨剧发生了吧。 ---三门峡工程上马后带来的灾难 作者: 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