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三年困难时期
关注
朱韵和
3周前
外婆说60年饿死人的事 外婆今年82岁,全程经历饿死人的那个恐怖年月。据外婆说,大概在1959年的秋天收了秋粮,并把秋粮绝大部分交给国家之后饥荒就慢慢的开始了。 外婆说,在1959年的时候华中平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饥荒,秋粮的收成也比较乐观。为什么会在1959年秋天到1960年的麦收前发生大规模的饿 死人事件?外婆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把秋粮绝大部份交给国家了,而生产队里之留下很少的一部分,这很少的一部分根本就不能让村民熬到漫长的麦收。 外婆说,60年春节之前还没有听说有饿死人的事,那时候虽说吃不饱,但是可以维持最低的生存。随着60年春天的开始,饿死人的消息可以顺便听说了。我问外婆她的村里一共饿死多少人?外婆告诉我说,大概有2成左右。我说怎么饿死的那么厉害?俺村怎么一个也没有饿死?外婆说最大的可能就是你们的村长在59年上缴秋粮的时候可能暗地里留下一部分没有上缴,其次就是你们的村长可能比较善良。外婆的这个判断以前我也听村里的老人说过,村长对国家藏奸,不老实,没有好大喜功,追求面子反而救了好多人命。而那些追求面子,好大喜功的村长对上面说村里大丰收可害死不少村民。外婆村的村长就是后者。 我接着问外婆她村里饿死的都是什么人,怎么饿死的?外婆说刚出生的婴儿和幼儿饿死的占60%左右,成年人的死因大部分都是营养不良再加上干活累人的。外婆说饿死的人都是一些没有权利的人,而村长和一些有权利的人和他们的家属没有一个饿死的,后面的这个说法令我非常的吃惊。 我又接着问:饿死这么多人上面到底知道不知道?外婆说可能不知道,并接着说在60年的春天到麦收前上面好像来了三波视察队到村里视察,而村长竟然让饿的皮包骨的人都躲进屋子里,并且派人严密把守绝对不如出来见领导。而一些吃的比较胖的人就站在路边欢迎领导。有的领导看见树叶和树皮没有了,就问村长,村长说是羊和兔子吃的。 外婆继续说:假如不在公家食堂里吃饭,也不会饿死这么多人。我说,那你们还在公家食堂里吃,怎么不自己生小灶?外婆说村里把锅,碗,瓢,筷全部收走,还派人监视你怎么吃小灶!我说,是啊。 我最后问外婆:家里没有东西吃,你们怎么不外出讨饭啊?外婆说有外出讨饭的可是全部被饿死了,那个年月出外还没有在家里安全,我就亲眼见过几个外乡人饿死在村边的地头上,饿死人这么厉害还不让外面知道消息,俺村里有好些人的亲属都在外面吃商品粮,家里人给他们写信对他们说家里真实的情况,结果信件一封也没有发出,在村长的命令下又不得不写一些局面大好的话才能发出。 ---猫眼看人 2009年08月26日
中共统治下: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 366 条信息
民生维艰:欠薪蔓延,底层挣扎· 561 条信息
民生凋敝:欠薪潮激化社会矛盾,底层陷生存危机· 581 条信息
#中国多地民生困境:劳资、房产矛盾激化· 777 条信息
#三年困难时期
#大跃进时期
#饥荒
#秋收
#华中平原
分享
评论 0
0
推上小隐
5个月前
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也是国家项目呀……
#大跃进
#三年困难时期
#国家项目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个月前
国酒背后的累累白骨 据《炎黄春秋》杂志披露,1959~1961三年时间,茅台酒大幅增产,合计产量2,079吨,其中1,939吨国内自饮,在那个群众吃不饱饭甚至大量饿死的年代,这些酒非普通群众享用,耗费粮食1.13万吨,被征收粮食的地方,群众大量浮肿。国酒背后,有多少累累白骨? 生产这些酒需要多少粮食呢 ?根据茅台酒厂历年使用原粮统计,这三年实际用粮是2,260万斤,其中高粱1,085万斤,小麦1,175万斤。换算合计1.13万吨。(《仁怀县志》,第553页) 茅台酒的产地仁怀县,1949年前,当地老人回忆,普遍饥饿、大面积死人的事情,好像没听说。民间酿酒,自然得遵循灾荒伦理底线和灾荒市场规则。 1937年,贵州省国民政府颁布“违背酿酒处罚规则”。其中,在天灾粮食困难期间禁止以粮食煮酒、熬糖、米浆刮布。“对违禁酿酒者,除将酒没收变价及封禁器具外,并依酿酒量,按当地酒价,处以2倍以上4倍以下罚金,再犯者,处以4倍以上8倍以下罚金”。(《贵州省志•粮食志》,第55页) 茅台酒的产地仁怀县当时有20万左右农民,年人均统计数字上的分配粮食为300斤左右。如果把生产茅台酒的粮食用来救济,每个人可平均分得100斤左右。换言之,2,079吨茅台酒约等于20万人3个月的口粮,再配些野菜、树皮之类,估计熬过最危险的春荒没有什么问题,能够把更多的人从饥饿、死亡的沼泽里拉出来。 ---“国酒茅台”的秘闻轶事 作者: 张东园 图1:1958年“车轮牌”茅台酒 图2:1960年“车轮牌”茅台酒 图3:1961年“短盖飞天茅台”
#茅台酒
#三年困难时期
#粮食征用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