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VLA模型
关注
AIGCLINK
4周前
近期交流了很多具身智能公司和机器人公司,包括机器人数据训练场等,对整体的产业链各方面做了整体的了解,得到一些体感和结论供大家参考: 1、具身智能领域还没有迎来gpt时刻,还处于局部优化阶段,大多数团队都是专注于电机、手臂、曲度、手抓能力等局部优化,全部优化团队非常缺少。 2、国内的大多数具身一线公司还没有进入VLA模型阶段,部分公司在尝试世界模型,但都集中在局部场景,精细度可以做到很高但场景泛化能力有限 3、比如群核科技在细分场景做的非常靠前,而且给出的3d设计可以直接用,像展位设计、装修设计、工厂3d建模生产排班等均可自动化,但还是偏向于局部场景。 4、VLA模型在国外有多家有一定的进展,Google的gemini robotic、figure01的模型等,多家在vla模型上都在尝试,国内也就智源在这个方向上有一些建树,其他家貌似还没有开始。 5、从我个人的观察和判断,未来还是需要多模态大模型公司实现从2d多模态到3d多模态突破,从而实现vla模型的突破,但是当下还没有看到哪家模型公司有苗头。 6、这里也呼吁国内的模型公司和团队要关注VLA模型这个方向,这个方向是抢占具身智能未来的关键一环,未来具身智能的三个关键要素:VLA模型+内化指令集的跨平台ROS+具身机器人材料部件。 #具身智能 #vla模型 #gemini
#具身智能
#机器人公司
#机器人数据训练场
#产业链
#gpt时刻
#VLA模型
#世界模型
#电机
#手臂
#曲度
#手抓能力
#局部优化
#整体优化
分享
评论 0
0
AIGCLINK
3个月前
这两天闹的沸沸扬扬的朱啸虎唱衰具身智能的言论部分认同: 1. 当前具身智能领域大都还在走传统的路线,犹如2023年之前AI1.0时代的NLP和CV路线,后来transformer出现后将原先语言和视觉路线干废。具身智能也需要经历一次这样的临界点,当前还处于1.0时代,未来VLA模型成熟后,必然会将门槛极大的降低下来,泛化性能增强。 2.当前国内的大多数具身智能公司,很多都是用国外开源的路线二开改来的没啥太强的门槛,泛化能力很差,包括头部几家机器人公司也是如此,这种路线不会持久,犹如元宇宙时代的数字人公司的性质。 3.VLA模型临界点过了之后,ROS和VLA模型协同后,那么整个具身智能领域会进入2.0新的阶段,就像数字人公司在大模型公司加持后,产生了更强的价值。 4.当前市面上的,具身智能公司有场景的公司微乎其微,因为泛化能力不行,针对场景的落地成本极高,大都需要定制,只有VlA成熟后,才能实现场景落地大爆发。 5.VLA模型上gemini和figure公司都弄了自己的VLA模型,国内智元说自己有,技术路线和商业路线不清晰,泡沫说实话太高,这点我认可朱啸虎。 6.至于大家会反驳宇树科技营收好,貌似很多人或者公司买就是为了拍视频装逼pr吧,不是实用性的消费,不进消费场景实际解决问题注定走不远。 #vla #具身智能
#朱啸虎
#具身智能
#AI1.0
#NLP
#CV
#transformer
#VLA模型
#泛化性能
#国内公司
#开源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