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一八事变后,尽管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蒋介石并未立即对日宣战,而是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一政策引发了广泛争议,许多人认为蒋介石在抗日战争初期继续围剿红军,忽视国家利益,导致东北沦陷。通过蒋介石的日记,学者们发现他在这一时期对持久战的思考和战略布局,显示出他对日本侵略的深刻认识和复杂的应对策略。尽管蒋介石在抗战初期表现出矛盾和犹豫,但他最终意识到与日本的战争不可避免,并开始制定相应的战略。
基于多源数据的智能分析与洞察
事件的发展脉络围绕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政策及其矛盾心理展开。蒋介石在面对日本侵略时采取了优先安内的策略,导致了东北的沦陷。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意识到日本的侵略不会止步于东北,最终决定采取持久战的策略,尽管这一策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解读。
郭岱君:蒋介石在九一八之后的前两三年,是很矛盾的。因为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我想所有的中国领导人都不知道怎么办。可是他晓得日本绝对不会以东北跟华北为满足,一定是要整个中国。实际上日本当时也是在打这个算盘,希望成立傀儡政权,因为东北已经有一个满洲国,接下来就是要成立华北的傀儡政权。 所以蒋介石知道这个仗是非打不可。但是怎么打?何时打?这时他在斟酌。但从他决定迁都以后这个战略就很明显。国民党当时在193
攘外必先安内,抗日缓兵之计 画外音:九一八事变之后,尽管日本占领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蒋介石并没有对日宣战,反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主张。很多人认为,蒋介石的这个政策在日本入侵时继续围剿红军,置国家与民族利益于不顾,导致了东北的沦陷。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蒋介石日记也许可以解开 “攘外必先安内”之谜。 郭岱君:他不但没有立刻抗日,还反而提出一个“攘外必先安内”,日记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答案。
持久战,蒋介石毛泽东谁之版权 李肃:刚才讲到蒋介石的抗战谋略,提到了持久战。大陆方面认为持久战是毛泽东提出的,因为他对此有一篇专著。那么您提到的持久战和毛泽东的持久战是一回事吗? 郭岱君:蒋介石在1933年和1934年的日记中已经多次提到持久战,蒋百里谈持久战就更早。这没什么好争的,而 国民党在1936年的洛阳会议为抗战定调,就是说要打持久战。这是见诸于文字的。 李肃:蒋介石的持久战就是要拖
2个月前
#龙应台纽约时报发文引发两岸舆论风暴
1个月前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1个月前
王毅坦承中共支持俄侵略乌克兰引发国际震动
2个月前
台湾:主权争议下的两岸交流与认同博弈
2个月前
日本外相访华,历史问题引发外交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