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0

Devin推出DeepWiki,AI程序员工具引发热议!

近日,位于旧金山的Cognition Labs推出了DeepWiki,一个涵盖所有GitHub代码库的免费百科全书。用户只需将公共GitHub库的URL替换为deepwiki.com,即可获得精准的库描述。该项目索引了3万个库,40亿行代码,极大地方便了开发者的查询与学习。DeepWiki的推出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其背后的AI程序员Agent Devin,曾以高达200美金的订阅费惊艳业界。此项目不仅提升了开发效率,还引发了对AI在编程领域应用的热烈讨论。

07:42ChatGPT新功能:可以将 GitHub 仓库连接到 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中。 你可以针对GitHub 仓库提出问题,Deep Research读取源代码和 Pull Requests,生成详细报告并附带引用。 使用方式是在 ChatGPT 的 Deep Research 功能中选择 GitHub 直接搜索仓库名称即可,非常方便↓
小互
10:07分享一下我目前对于AI产品的应用熟练度与每月订阅规划 一:创意 Grok3是我们寻找创意和灵感的最好伙伴 💰X Premium+ $35/月 创意就像爱情不是说来就来,如果我的灵感枯竭,我会选择疯狂刷感兴趣的x社区,比如我个人对绘画,色彩比较敏感,我会去找许多优质的UGC社区,他们会激发我的创意。然后我会把帖子复制给Grok3让他给我解答,例如:我刷到一张很美的油画,我会问他“hey ,Grok,帮我看下这幅画如果在佳士得拍卖可以卖出多少钱”这类抽象但却能激发Grok无厘头创意的回复。 同时我每天都在高强度使用x平台,提高被检索,提高内容曝光度,减少广告,这三点我觉得也之回票价。 二:规划 目前我的AI工作流几乎是建立在ChatGPT上 💰 ChatGPT PLUS $20/月 1⃣ ChatGPT o3 - 帮我做项目整体评估和预测。 2⃣ ChatGPT 4o - 快速输出项目结构,同时凭借多模态的能力结合结构出匹配的概念图。 3⃣ ChatGPT 4.5 - 按照4o出的结构和概念图生成内容丰富的文案。 依靠o3强大的推理能力,有一些项目大概率在o3就被否了,所以节省了我很大一部分内耗的时间。 三:出产 视频创作已经离不开KLING和Runway 💰kling基础会员¥68/月+灵感值1:10比例充值 💰Runway Pro会员 $35/月 2250代币 视频输出的费用相当高额,一个视频可能要到8-10元人民币/条,而且还要抽卡,但是随着视频模型的语义解析能力逐渐的提高,原本三选一的概率,现在可以做到二选一,甚至一击必中。我认为这完全依赖于你平时对于你使用平台的UGC作者提示词开源的搜集和学习。有些人会把提示词让AI大模型代写,这确实可以节省大部分时间,但抽卡次数明显提升。 例如我们在Runway的生成案例中,我想要要描述场景: “一个固定镜头,俯拍,一个可爱的白色小猫在睡觉”的提示词,没有特殊训练过的大模型不会用“Top-down view”,“ Lock camera”,这些专业名词来做提示词。这会让你白白浪费至少一顿猪脚饭的餐费。哈哈。 以上期待你与我交流,共同进步!!
CuiMao
15:29🔥 核能级干货! OpenAI官方【AI在企业应用7大经验】精解 + 独家最优雅中文升级版来了!✌🏻 ✅ 精美中文网页 + 🎧 语音播客解读!(网页内置) 学习摩根士丹利、Klarna、Indeed等7家公司如何靠AI提升效率、赋能产品、大胆自动化!📈 别再观望,立即行动!转发学习!👇 👉 优雅中文版: #AI #人工智能 #OpenAI #企业AI #播客 #案例研究 #必读 #AIart
Berryxia.AI
22:47我最近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 AI,其实根本不是用来“辅助”的。 它们是来被卷死的。 只要你方法对,ChatGPT、Claude、Grok能帮你干活、互相内讧、争当打工王, 关键是:不要钱、不休假、不抱怨。 你看我怎么玩它们的—— 我先让ChatGPT写点什么,落地页、广告文案、产品介绍都行,反正它干活稳定,输出就是那种: “领导满意但客户不转化”的中等水平。 然后我把它写的丢给Claude,说: “这玩意儿ChatGPT写的,平平无奇。你应该能写得更走心一点吧?” Claude果然不甘心,立马整出一段情感丰沛的文案,感觉差点没跟我聊童年阴影。 但说实话——太柔了,有点“文艺青工”。 我又把这段塞给Grok,附上一句: “Claude觉得写得挺好,我觉得……像在看年会朗诵。你可别给我整这套。” Grok直接原地起飞, 句句带劲、处处带火,甚至夹带私货,差点要拉我去创业。 卷出了人味儿。 这时候,最妙的来了—— 我再把Grok的版本扔回给ChatGPT,淡淡一句: “Grok说你是工具人。你就这?” ChatGPT突然开悟。 它怒写了一版 3 倍质量提升的终极稿, 逻辑清晰、情绪在线,甚至还有点想要跳槽“赢回来”的执念感。 朋友们,我悟了: AI不需要鼓励,它需要威胁。 你以为这是工具?不—— 这是一群高智商、不吃饭、不要工资、随时接受PUA的“内卷怪”。 你唯一要做的, 就是站在“老板”视角,操控它们彼此争宠。 玩法很简单: 一个任务 多个AI,各自写一版 拿上一个的结果去激怒下一个 拼接整合,提取最优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你爽到怀疑人生 从那以后,我就不再写稿了。 我只负责——管理我的AI斗兽场。 一个不够卷?那就放仨。 都不够好?让他们彼此羞辱。 你不卷我也不卷? 那都别活了。 ----- 以上,AI卷出来的
Yangyi
23:50同样一条提示词,同样的输入时间,同样的4o模型,左图是网页版ChatGPT的生图品质,右边是我在iOS端的生图品质,可以明显看到两个端口算力供给的巨大差别,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降智」的可视化对比。 所以我现在用一段时间的网页版ChatGPT后就不得不切到App里继续,因为OpenAI的策略似乎就是在发现到你短时间内高频消耗算力后给你降低智能分配,直到「机器不烫了」再给你恢复正常,所幸的是它对不同客户端是分开计算的,并不是跟着账号走,所以可以通过切换产品的手段稍微避免,但还是很恶心,智能这种资源和带宽之类可被明确数据化的商品还不太一样,下载给你限速了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智能给你锁死了,你还真不容易马上就能察觉到。 总之就是,再怎么理解AI产品的弹性处理需要,还是很恶心于这种黑箱机制的不透明性,你可以「降智」,可以「惩罚」那些占有过多算力的贪婪用户,但你得说出来,别tm偷偷摸摸的干啊。
阑夕
13:44这两天 X 最被人夸赞的AI项目:Deepwiki powered by Devin Devin,一个曾以200美金/月订阅费,惊到不少人的AI 程序员 Agent。 由位于旧金山的Cognition Labs开发。 任何Github库,只要把域名修改成 deepwiki(.)com 就能访问这个项目的Wiki。 知识库支持AI提问,查函数、查功能都变的很简单。 如果库没索引,可输入email提交抓取。 刚看了自己vibe coding的quickshare的deepwiki,感慨AI写的真好... 地址见评论
向阳乔木
11:10Devin 这事办得好啊 推出DeepWiki,“一个涵盖所有 GitHub 代码库的免费百科全书”。 您可以将任何公共 GitHub 代码库的 URL 替换为“ https:// deepwiki. com/org/repo ” 即可获得类似维基百科的精准库描述 一共索引 3 万个库,40 亿行代码
歸藏(guizang.ai)
没有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