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爆料
2个月前
🔥转:何桂蓝是在香港47人案中,唯一选择既不认罪、也不求情的被告。她被判刑7年。判刑当日,她以英文及粤语,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指出自己不认罪、不求情,是为了捍卫61万香港人曾作出的政治表态,也一再指出:“真正定义我们身份的,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我们面对苦难的方式。” #何桂蓝:女,1990年8月24日出生,原英属香港籍人,现英中(香港)双国籍国民,英文名:Gwyneth Ho Kwai-lam,绰号“立场姐姐”,原《立场新闻》记者、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网记者、台湾媒体《报导者》特约记者,亚洲出版协会(SOPA)「2018年卓越新闻奖—卓越专题特写奖」优异奖(Honorable Mention)获得者,香港反送中运动实战记者,202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民主派初选参选人,民主派政治人物,中国在押政治犯。 早年曾在香港可风中学读书,后就读于清华大学英文系;工作后又相继在丹麦奥胡斯大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攻读新闻专业; 2011年清华大学毕业后,曾先在香港电台当实习记者,来年起,开始长期在《主场新闻》(后来更名为《立场新闻》)做报道人,又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任专题记者,主要撰写港澳社会运动之报导;同期,还在台湾网络媒体《报导者》(被中共当局视为「台独」媒体)兼任特约记者,主要实录编写反送中运动的信息文章;因其平日文笔言辞敏锐、犀利,并在反送中运动直播采访中显示出独特的风格,故而在香港颇为闻名,遂很快遭中共当局的伺机打压; 2020年7月25日,香港立法会选举,其等十数人积极参与中民主派选区的初选,并以第一高票成功出线,不料却被香港特区政府以其曾签署《反对港版国安法的声明》、争取外国制裁、否决财政预算案等为理由讯问,5天之后,其等10数名民主派参选人的参选资格均遭剥夺; 2021年1月6日,其及其他近50名民主派初选参与者统一遭香港警方以港版国安法中的「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大抓捕;一天后虽被暂短保释,但至2月28日再被香港警务处国安处警方以涉嫌“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起诉何桂蓝等47名被捕人士并即时还柙,指控其曾在201 9年7月反送中运动中,直播对占领立法会的示威者采访,直播黑社会背景者在元朗袭击市民并打伤其本人,响应监警会相关报告中“伪造真相”,以及2020年曾经到支联会号召举行纪念六四活动的维园聚会等;翌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开庭前何桂蓝于内庭表示自己未能与律师会面。马拉松式审讯进行至3月4日,上午近11点开庭,何桂蓝选择自辩陈词,表明不会接受任何限制言论自由的保释条件。她表现硬朗,自辩完毕后,没有绕过众多被告回到自己座位,反而单手按著后方栏杆,跳起跨过后方的椅子,返回自己的位置就座,主审庭内亦传出掌声。审讯期间,她看捡来的报纸。最终总裁判官苏惠德未批准何桂蓝等32人保释, 同年12月9日,又在香港区域法院再次庭审,被以“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判囚6个月,至2022年6月9日刑满,但仍被以“47人案”参与者为理由被收监续押; 2024年5月30日,其在47人案中被香港西九龙裁判法院裁定“共谋颠覆国家政权”罪成,并指其最为激进,试图改变香港现有政治制度,反对“一国两制”;因其拒不认罪,亦不作任何求情, 2024年11月19日,终被重判有期徒刑7年。目前被羁押于香港大榄女惩教所。 #良心犯
海外爆料
2个月前
😂 中共国轰轰烈烈的社区食堂大规模关门! 中共国以老年人为主要客层的“社区食堂”,2022年起一度在各地广设了逾1700家,但2年来却大规模关门。主因是食堂沦为政绩工程,且大多委外经营,而食堂在官方补贴中断后难以维持便告关门,还让不少买了食堂餐卡的老人无处退款。 2022年10月31日,中共国住建部、民政部印发《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试点完善社区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幼儿园、老年服务站、医疗服务站等项目,并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药店、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项通知并要求各县级市、区各选取3到5个社区,展开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并于2年后在全国推广,建设对民生服务“大包办”的项目,其中即包括社区食堂。此后,中共国各地便兴起了社区食堂的开设风潮。有非正式统计,自上述通知发出后大约1年内,中共国各地便设置了约1700家社区食堂。 但综合中共国媒体报道,各地的社区食堂一窝蜂建立后不久,便出现了资金及客源难以为继的情况,以至于包括北京、西安、沈阳、杭州、苏州在内多个地方的社区食堂,自去年以来便大规模歇业,有的食堂甚至开业不到2个月就关门。 报道提到,像是苏州为了配合政策,在全市开辟了2000多个以老年人助餐点为名的社区食堂,结果至少一半陷入亏本,不少社区食堂便直接停业。 根据报道,这些社区食堂开业之初,能享受到地方政府的补贴政策或是租金减免政策,让民间业者乐于从社区手中承办食堂。但近年来地方政府财政捉襟见肘,一些地方对社区食堂的补贴遂告中断,导致食堂经营者难以为继,无法再提供平价的饭菜,造成客源流失,最后让食堂关闭。 报道引述社区工作人员透露,有些地方建立社区食堂,就是为了“完成上面的指指任务”,根本没有认真研究老人们的需求。更让人气愤的是,许多老人购买的食堂餐卡,因为食堂关门了,至今无法退款,“钱都打了水漂(指有去无回)”。 至于目前部分社区食堂虽仍在经营,却面临经营困境,靠着尚存的补贴才勉强维持。有分析指出,造成困境的原因有四。一是饭菜口味难以满足需求,很难同时符合老年人和中青年人的口味,而不少食堂为了节省成本,甚至用的是如今在中共国声名狼籍的预制菜,更让人倒胃口。 二是菜品单调,民众时间久了发现食堂总是那么几样菜,非常单调且不丰富。但若要不停地变换菜单,成本就会大幅增加,使营运状况更加困难;三是即使食堂饭菜价格相对便宜,但许多老年人在吃腻了选择不多的饭菜后,还是宁愿恢复原本的买菜做饭模式,毕竟自己做饭更便宜。 四是中共国大多数社区食堂由社区主导,交由民间业者承包经营。但业者往往将本求利,重视的是能取得什么优惠及补贴,鲜少用心经营。一旦官方停止补助,业者自然关门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