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看看,芒格眼中的五种伪资产! 芒格眼中的五种伪资产:新车、终身寿险、黄金加密币、主动基金和长期债券. (录音翻译回放) 我活了99年,这辈子见过最让人唏嘘的事,不是穷人的挣扎,而是中产阶级的瞎忙。我见过成千上万聪明勤奋、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医生、律师、工程师、企业高管。 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无比精明,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按理说应该非常富有。可现实是残酷的:当他们65岁退休时,许多人的银行账户空空如也,依然背负着债务,甚至不得不依赖微薄的养老金度日。 真正的原因,是他们这一生都在不知疲倦地购买一种名为“伪资产”的东西。他们以为自己在积累财富,其实是在积累未来的账单;他们以为自己在投资,其实是在被收割。这99%的中产阶级都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里,这个陷阱由金融机构、消费主义广告和所谓的“传统智慧”共同编织而成。以下是我这辈子坚决不碰、但大多数人却趋之若鹜的五种伪资产。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一个被商学院搞得无比复杂但实际上简单得要命的概念:什么是资产?华尔街的定义很复杂,他们会给你看资产负债表,告诉你房子是资产、车子是资产、名牌包也是资产。但那是骗人的。我的定义非常简单:真正的资产是那些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不管你工不工作,它都在为你产出现金流,比如股息、利息、租金。而伪资产是那些把钱从你口袋里拿走的东西,不管你觉得它多值钱,只要它让你每个月都在掏钱付利息、付维护费、付保险、付管理费,它就是负债,它就是伪资产。 为什么医生和律师会破产?因为他们买了大房子、豪车、各种看着光鲜亮丽的“理财产品”,他们每个月都在为这些东西打工。他们不是资产的主人,是资产的奴隶。我这辈子之所以能积累财富,不是因为我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我极度厌恶伪资产。我从不把钱浪费在那些不能产生现金流、只会贬值、还需要我花钱养着的东西上。我只喜欢生产性资产,喜欢那些能自己生长、能给我寄支票的东西。如果你希望在10年、20年后实现真正的富有,就必须学会识别以下五个伪装得最好的“财富杀手”。它们通常披着保障、安全、生活方式甚至投资的外衣。如果你不把它们从你的资产清单上划掉,那么无论赚多少钱,最终都可能面临困境。 一、新车:昂贵的贬值机器 第一个我坚决不碰、也希望你远离的伪资产,可能正停在你家的车道上,那就是频繁更换的新车,尤其是豪车。这可能是最难抗拒的一个,因为它根本没被当成投资来营销,而是作为“成功的象征”或“多年努力后的奖赏”卖给你的。但从财务角度看,这是你能做出的最糟糕的决定之一。 为什么说新车是伪资产?首先,它违反资产的定义:它不产生现金流,只吞噬现金。更可怕的是,它有一个致命特性——瞬间贬值。这辈子我开过很多破车,有人嘲笑我:“查理,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开辆法拉利?”我告诉他们,因为我知道复利的力量,我不愿意把几百万美元浪费在路上跑。 所以,如果你想变富,第一步就是戒掉对新车的执念。把车当成工具,而不是身份的象征;买一辆可靠的二手车,开到它报废为止。然后,把你省下的每一分钱投到真正的资产里去。这就是堵住财富漏洞的第一块砖。 二、终身寿险:披着投资外衣的低效合同 第二个我坚决不碰,并且认为是中产阶级财富最大杀手的伪资产,是终身寿险(包括万能寿险、分红型保险等复杂产品)。这是美国甚至全世界90%的家庭会踩的坑,也是无数财务顾问赖以生存的“金饭碗”。 为什么说它是伪资产?因为它的推销话术太“完美”了:推销员会告诉你,“反正需要保险,为什么不买一份能积累现金价值的?它既能保障,又能强制储蓄、免税增长,退休后还能取出来养老。”听起来像数学魔术,对吧?但我告诉你,这是数学毒药。 保险的本质是转移风险,是消费;投资的本质是创造财富,是增值。把两者混在一起,就像买一辆既能当车开又能当船开的交通工具——结果通常是路上跑不快,水里开不稳,价格还比分开买更贵。推销员不会告诉你:你支付的第一年保费,有50%甚至100%直接进了他们的口袋作为佣金。你以为在投资,但投进去的一万块钱,一半以上立刻被拿走。你的“现金价值账户”在前几年几乎空空如也。 我有个朋友从38岁开始买终身寿险,每年交5000美元,交了整整30年。总共交15万美元,等他68岁退休时,账户里只有不到17万美元——30年时间仅增长不到2万美元,连通货膨胀都跑不赢。对于大多数中产阶级,终身寿险不是资产,而是一个长达几十年、昂贵且低效的资金占用。它利用你对未来的恐惧和专业知识的匮乏,把你锁死在注定跑输通胀的合同里。 三、黄金与加密货币:非生产性投机品 第三个我坚决不碰的伪资产是黄金和它的现代变种——加密货币。很多人反驳说:“黄金是硬通货,是避险资产!” “比特币是数字黄金!”但在我看来,它们都有一个共同名字:非生产性资产——说白了,就是一块看起来值钱的“宠物石”。 为什么?因为它们不产生任何价值。黄金没有股息,比特币没有利息,它们的价格完全取决于下一个买家愿意付多少钱。这种依赖后来者接盘的模式,与庞氏骗局有相似之处。虚拟货币价格频频暴涨暴跌,其价格支撑完全依赖于当前参与者的信心和后续新参与者的数量,这与庞氏骗局必须不断拉新的运转模式一致。有些人甚至将虚拟货币视为人类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 更危险的是,币圈为维系这类模式,会为其披上各种外衣,例如“X2E”(X to Ea­rn)等概念,使其更具诱惑性和欺骗性。它们声称能帮你战胜市场,但实际上是在吸的血。真正的财富应该来源于生产性资产——那些能创造现金流、推动社会发展的企业,而不是一块不会生息的金属,或是一串没有基础的代码。 四、高费率主动基金:隐形的财富收割机 第四个我认为是金融史上最大骗局之一的伪资产,是那些收费高昂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你可能觉得奇怪:“把钱交给专业人士不是最明智的吗?”错误!这种想法正是华尔街想要你相信的,因为他们靠这个活着。 为什么说它们是伪资产?因为它们通过一个叫“管理费”的吸管,悄悄吸的血。比如一只基金年管理费2%,看起来不高,但30年复利下来,它会吃掉你收益的40%以上。更讽刺的是,绝大多数主动基金长期跑不赢简单的指数基金。 这个伪资产看起来最安全、最稳妥,但实际上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陷阱。基金经理和销售渠道赚得盆满钵满,而你的真实收益却在被持续侵蚀。如果你想变富,就应该选择低成本指数基金,把管理费压到最低,让复利真正为你工作。 五、长期债券与过度现金:购买力的隐形杀手 第五个我坚决不碰,或者说绝不会作为主要财富配置的伪资产,是长期债券和过度的现金囤积。有人会说:“债券不是避风港吗?现金不是王吗?”是的,在名义上它们“无风险”,但在实际价值上,它们是财富的毁灭者。我把这种投资称为“有保障的贫困”。 为什么?因为有两个隐形小偷每时每刻在偷走你的钱: 1. 通货膨胀:假设债券收益率4%,通胀率3%,你辛苦赚来的利息有四分之三已被物价上涨抵消。 2. 税收:4%的名义利息还要交税,如果你的税率较高,实际回报可能就是负数。 我见过很多谨慎的中产阶级,被股市波动吓坏,说“我不想冒险,只想保本”。于是他们把钱存银行或买国债,30年后确实保住了本金,但那笔钱在30年前能买一套房,现在只能买一个卫生间。这不是安全,这是慢性的财务自杀。我这辈子几乎不持有长期债券,也不囤积大量现金(除非在等待绝佳的投资机会)。如果你想在退休时依然富有,就必须拥有那些能“骑在通胀背上”的资产,而不是那些被通胀踩在脚下的资产。 结语:识别伪资产,走向真财富 以上五种伪资产——新车、终身寿险、黄金加密货币、主动基金、长期债券——是中产阶级通往财务困境的高速公路。如果你能把它们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就已经堵住了90%的财富漏洞。 财富的尽头不是奢华,而是宁静。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赚得多,而在于留得住——通过持有那些真正能生产现金流的资产,让钱为你工作,而不是相反。
巴菲特是如何快速分析一只股票? 巴菲特在选择股票中,往往通过分析财务报表筛选企业,在《跳着踢踏舞来上班》一书中写到,记者向巴菲特问到:你的主意都从哪来?他回答:只靠阅读,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阅读。 通过年报阅读,分析具体的财务指标,进行初步筛选。 1、净资产收益率 这个指标反映的是公司运用资本的能力,常用公式为ROE=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又可通过杜邦分析法将净资产收益率分解为三个要素:ROE=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它作为一个指标,能够总体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巴菲特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要高于15%。(以下标准分析均引用贵州茅台2023年、2024年财报,)。 例:茅台23年、2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34.19%、 36.02%,净资产收益率上升2个百分点。但考虑到茅台公司账上有着大量现金趴在账上,未得到有效利用,2024年除去现金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能达到50%左右。换句话说,就是茅台公司会在两年之内收回自己投入的成本。 2.毛利率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产品的毛利率直接反映了产品的利润空间,打比方产品100元,成本40元,则毛利率为60%。巴菲特认为毛利率要高于40%。高毛利率意味着产品具有独特的优势,护城河相对较宽,抗风险能力较强。 在中国白酒行业毛利率相对较高,以茅台为例,23年、24年毛利率分别为92.11%、92.0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3、净利率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实际上就是实际到手利润,它是扣除所有成本和费用的利润。如果一家公司毛利率很高,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过高,就会侵蚀利润,导致净利润不理想。巴菲特认为净利率要>5%。 以茅台2023年、2024年为例,净利率分别为49.5%、51.2%,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说明茅台可能管理费用或者销售费用下降。 以上为巴菲特选股的三个标准,但分析公司远不止这三个标,包括市盈率、差异性等。
为什么大部分人玩币圈不能赚钱? 1.有些交易者底子薄,知识面窄,认知不到位,只能看盘面,随大流,追涨杀跌,来回止损。 2.很多投资者玩了很多年币圈也没有真正的进步,因为他没有找到赚钱和亏钱的真正原因。 3.玩币圈,大部分人是瞎蒙,赚钱也只是偶然,只有极少的人有正确的逻辑。 4.不能冲动、不能激进,因为冲动和激进容易导致亏损,币圈亏钱的人,大多是理念和方法不对,又不知道改变。 5.亏钱的人为何很难改变亏钱的状态,因为要有能力、有方法看清前方的结果,才能真正改变。故步自封,走不出去,这是天底下所有动物的惯性。第一步很难走出去。 6.大部分人没有辨别真伪的能力,看到啥就学啥。 7.做投资,有些人自己不懂,去学习,听了很多位老师(KOL)的理念和方法后,发现自己更加不懂了。大部分人没有辨别真伪的能力,看到啥就学啥。 8.听消息做合约,而不去调查验证,单子拿不稳,很容易亏钱。 9.做投资不懂经济学,在重大拐点来临时,往往要吃大亏。 10.有些人大亏,亏在宏观大势的时候,他们不相能够力挽狂澜。不努力研究正确的供求分析方法和宏观方向,总是在错误的方法上重复,是走不出来的。 11.其实币圈策略方式很多,需要找到合适自己的,例如我自己就是先判断宏观趋势,然后寻找支撑位进行买入,压力位卖出,短期亏损不用理会,关键是判断趋势是否存在,保障自己的本金活下去寻找机会。
等我们真正有钱了就会发现: 1、美色,只租赁,不购买。 2、一定要学会去抢资源。 在这个世界上,好的资源要靠抢, 坐等分配,只会沦为弱者。 3、谋事,找不缺钱的人。做事,找缺钱的人 4、赚快钱,做一锤子买卖。赚慢钱,做回头客生意。 5、放下面子,才能赚到“里子”。在有钱人的眼里面子不值 钱。 面子在“里子”面前, 不值一提。 6、要发财,就不要去打工。打工,只能解决温饱,及维持 基本的生活, 是发不了财的。古人说过, 想要富,开店 铺,要经商,走四方,人要闯,马要方 7、闷声,发大财。 8、学会送礼,会让你的财富弯道超车。送礼,不要经过第 三个人的手。 9、要成功, 就不要怕出丑。一个人出丑得越多成功也就起 快。 10、要学会藏富,藏本事藏,藏腆气,藏心事,藏野心。 时刻牢记“万人如海一身藏 11、所有不能变现的才华都只能算是业余爱好。除了研究赐 钱, 其它研究什么都是错的。 12、厉害的人往往都有睡后收入,即睡觉的时候也有进账 的收入 13、做生意, 能用银行的钱, 就不用自己的现金流 14、做生意,不要赚最后一个铜板。不然结局往往就是把 三年盈利, 原封不动亏回去, 最后负债累累 15、力不到不为财。 钱财上的事情一定要亲力亲为 16、挣大钱往往就是三五年的时间, 有就有,无就无。其 它的时间都是在维持。 17、学习同行永远是最快的成长途径, 能避开所有的弯路 和无用功。 18、不要把亲戚带进自己的事业圈。 亲兄弟都没有用。 19、赚钱,不能有道德负担, 要抛弃愧疚感, 该收割就得收割,在F律允许的范围内,狠狠地赚钱 20、要富口袋,脑袋、先富脑袋,要舍得花钱富 21、所有的伟大都是熬出来的。流量,是熬出来的,成 交,是熬出来的,财富,也是熬出来的。 22、发小财靠勤,发中财靠智,发大财靠运,发横财靠 胆。 23、销售,要胆子大的。财务,要胆子小的。 24、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局势不在力耕, 精通术数就 成功了一半, 再能把握局势,成功率就能达到 95%以上。 25、财富需要承传和积蓄, 别以为你十年寒窗就可以拼过 富人三代的努力。 26、娶一个好老婆, 可以少奋斗20年。 27、出来混一 定要胆子大。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28、大富由天,小富由人。 等到一切都合适才开始行动, 只有迈出第一步,才会唤起真正的勇气!
做投资为什么一定要读书?? 认识所有优秀的投资人,没有一个不读书的(大概是这个意思)。最近我也在思考,投资做得好为什么需要读书? 一、投资的本质是认知的变现 投资本质上是认知的变现,要想投资做得好,必须有高于常人的认知,能想到常人想不到、做到常人做不到。 而投资人大部分都是非常聪明、非常勤奋的,要胜于这些人,必须要获得高于常人的差异化的认知,高认知的投资是变现,低认知的投资是奉献。 差异化的认知在于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你恐惧; 差异化的认知在于能提前洞悉行业演进的趋势; 差异化的认知在于能精准识别有深护城河的伟大公司; 差异化的认知在于能够避开那些应该避开的大部分公司; 差异化的认知在于真正做到做时间的朋友长期陪伴。 二、认知提升的来源 认知的来源主要包括两部分:自身人生经历的反思;他人人生经历及思想的总结。 要想有高于常人的差异化认知,必须在上述两方面之一能高于常人:要么有稀缺的人生经历并不断反思;要么能系统学习总结其他牛人的思想。 从自身人生经历反思看,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平常人,读书工作卷职场,生娃养家盼退休。人生经历没有稀缺性,从自身的人生经历就很难反思出花来,没有经历而去硬反思,很可能反思出抑郁症来。 茫茫人海中,有你有我,即使在迷人与美丽,也仅少部分人得到上天眷顾。 乐于折腾且折腾出具有稀缺性的结果优秀的企业家、杰出的政治家、伟大的思想家等少之又少。 这类少数人,自己稍加总结与思考,可以提炼出高于常人的认知,转身做投资可以横刀立马、砍瓜切菜。 典型代表是步步高的段永平和鸿商集团的于泳。段永平和于泳这种中国顶级的企业家,自己成功经营过优秀企业,对企业有深刻的理解,凭借这种独特的人生经历,加上善于总结和思考的习惯,转去做投资必然是降维打击、如鱼得水。 段永平通过网易、苹果赚取了超过千亿现金,于泳通过宁德时代、中芯国际也赚取超过千亿现金。 我们大部分人没有优秀企业家那种稀缺的人生经历,我们要提升认知,更多的需要学习总结他人(尤其具有稀缺人生经历的人)思想。 学习他人的方法比较多,包括与牛人面对面的聊天、学校听课、听演讲、读书等。 面对面的聊天效果很好,一方面当面交流可以用心感受到对方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才是最珍贵的; 另外有些想法不适合书面呈现,当面聊天中可以获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和优秀的人面对面交流,绝大部分人一辈子见不到巴菲特、芒格等; 另外很多牛人已经去世,两世相隔,何以面谈;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提升有大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学校听课也是有时空的局限性,且不说EMBA等各种课程高昂学费,我们也不能每年、每天都去上课学习。 但是读书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也是超越时空的,每天都可以读书,随地都可以读书。 古往今来,已有多少先贤志士把自己的思想通过书总结下来。 每个人只要抽出时间,都可以和作者一对一的对话,当你翻开一本书沉浸其中时,整个世界就属于你和作者,可以肆无忌惮向那些最优秀人学习,而不用担心学费不够、距离太远而被抛弃。 三、读书是普通人提升认知的捷径 你我皆为凡人,选择做投资的人,绝大部分人没有像段永平、于泳一样稀缺的人生经历,很难从自身人生经历反思中获得高于常人的认知; 而学习他人,对于常人来说,最为有效、超越时空限制的方法就是读书。 巴菲特每天都有数个小时读书学习,是否是因为巴菲特自己知道没有黄仁勋、马斯克那样稀缺的企业人生经历,只能通过读书学习成长? 读不同种类的优秀的书,学习不同优秀作者的思想,博百家之所长,让自己获得认知的升华,方可在投资中不被收割。 读书是不是读经济和投资的书就行呢? 这是远远不够的。投资不是数学的问题,不只是简单的算术计算,而是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综合交叉,每个领域都非常重要。 投资中的每一个买卖交易都是由人做出的,每个人决策和判断都具有独特性,刻有自身局限性的烙印,都与他的成长环境、知识结构等紧密相关。另外每个人的决策又不是独立的,都受到外部环境及他人的影响。 一个好的投资人,不只是能对企业价值做出评估、预测产业的变迁,还要对人性、对社会心理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对手的情绪、理解人性的善恶、理解大众的贪婪与恐慌。 当然,优秀的投资人更得认识自己,坚定自己的内心的判断,不被噪音干扰。 认识他人和认知自我是无穷尽的,为什么要投资,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所有这些问题,不是投资学的书籍可以回答的。因此必须要读哲学, 从《哲学的故事》中体会形而上学思维的愉悦;必须要读文学, 从《长日将尽》中了解社会演进的冷暖;必须要读历史,从《南渡北归》体会往日文人荣光的波澜壮阔;必须读政治,从《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了解国家兴衰的背后力量;必须读人物经验传记,从《有关生活的30条经验》学习他人智慧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必须读经济,从耶鲁《经济学简史》中学习经济周期潮水的更迭从而不被潮水淹没;必须读投资,从《成长股的投资之道》学习伟大的投资人的思考与心得。 书有良莠好坏之分,我们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比读书更重要的是筛选出值得读的好书。正如投资中只能投一小部分好公司一样,读书也只能读一部分好书。 哗众取宠的书,花时间看是浪费生命。那些真正经过时间锤炼、凝聚作者心血的好书,才是我们值得投入时间沉浸其中的。我粗浅的认为好书的来源包括两部分:自己认可的读书人推荐的书;好书作者在书中推荐的书。 读好书除了带给我们历史、文学、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持续锻炼和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好的复利累积效应。 好书能够调动我们的大脑不停的思考总结,训练了我们的逻辑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能让我们在投资的思考中能更深入想一步、多考虑几方面,这也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认知高于其他人的来源,也是投资中不是奉献而是变现的保障。 四、人书合一,投资于无形 做投资最根本的是做人,读书不仅是普通人做好投资的基石,也是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源泉。 投资中有一万种方法,做人也有一万种活法。投资可以激流搏杀、可以量化收割,也可以耐心陪伴优秀企业成长;做人可以尔虞我诈,可以心怀公平,也可以努力提升自己并兼济天下。选择什么样的投资风格,做什么样的人,都可以通过读书不断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而找到答案。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好书一定可以陪伴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思路、内心渴望的生活准则、通向自由的炽热灵魂。无需羡慕对方,无需攀比他人,无需留恋过往,无需焦虑未来,只需仰望星空、体验当下。 投资高手可以就像古希腊的泰勒斯一样,主业是哲思,顺带买卖炸橄榄油机;也可以像段永平一样,主业是打球,顺带买卖网易和苹果。 高手都是无声又无形,而普通人想离高手近一点,最好的捷径是读书。未能仗剑走天涯,也可携书游四方,人书合一,投资于无形,此处无声胜有声。 五、读书书单 与各位老师相比,我是一个文盲,也是个水货,读书的数量和质量差距都非常之大,还好未曾放弃自己。 如下是最近几年一些好友推荐给我的值得推荐的书。 未来还会持续读好书,以滋养那渴望自由的灵魂。 (一)哲学文学社会学类 1、<The story of Philosophy>,作者Will Durant,作者的扛鼎之作是<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一直买不到,优美的文笔、睿智的哲思,幽默的语言 2、<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作者Bertrand Russell,西方哲学泰斗 3、<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作者Alain De Botton,当代才子 4、<Shakespear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作者Germaine Greer 5、<The Remains of the Day>,作者Kazuo Ishiguro,祖籍日本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6、<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冯友兰给老外介绍中国哲学 7、<The Gay Genius> 林语堂国外介绍苏东坡 8、<Great Thinkers> The school of Life 9、<The Meaning of Life> Terry Eagleton 10、<Same as Ever>作者Morgan Housel,也是<The Psychology of Money>的作者,通俗易懂的好书 11、<Clear Thinking>, 作者Shane Parrish 12、<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作者Michael J Sandel,哈佛大学知名教授 13、<What money Can’t Buy>,作者也是Michael J Sandel 14、<Mindfulness>,作者Ellen J Langer 15、<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作者林语堂,作者用英文写的介绍中国人的书 16、<The Organized Mind> 作者Daniel Levitin 17、<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作者Stephen R. Covey 18、<Why nations fall> 作者Daron Acemoglu, James Robinson 19、<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作者Samuel P Huntington 20、<The Inevitable>, 作者Kevin Kelly. 21、<Inner excellence>,作者Jim Murphy 22、<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作者Bertrand Russell 23、<Third Millennium Thinking>,作者Saul Perlmutter、John Campbell 和Robert MacCoun 24、<Excellent advice for living Wisdom I wish I’d Known earlier>,作者Kevin Kelly 25、《西方哲学史讲演录》赵林 26、《枪炮、病菌与钢铁》贾雷德戴蒙德 27、《道德经》张景张松辉译注 28、《洞察人性》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29、《人类群星闪耀时》斯蒂芬茨威格 30、《悉达多》赫尔曼黑塞 31、《智人之上》尤瓦尔赫拉利 32、《论大战略》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33、《人口大逆转》查尔斯古德哈特,马诺吉普拉丹 34、《鲜衣怒马少年时》少年怒马 35、《长安的荔枝》马伯庸 36、《费城风云》易中天 37、《刻意练习》安德斯艾利克森 38、《读书毁了我》王强 39、《主场》夏鹏 (二)经济投资类 1、<A little History of Economics>,作者Niall Kishtainy,通俗易懂的经济学通史历史读物。 2、<Die with zero>,作者Bill Perkins 3、<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作者Vicki Robin 4、<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lluminated>,作者Howard Marks 5、<In search of excellence,Lesson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anies>,作者Tom Peters & Robert H. Waterman JR 6、<Investing for growth>,作者Terry Smith 7、<Better Simple Strategy>,作者Felix Oberholzer-Gee 8、<Life& Word Principles>,作者Ray Dalio 9、<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作者Eric Jorgenson 10、<Built to Last>,作者Jim Collins 11、<Good to Great>,作者也是Jim Collins 12、<Building The New American Economy, Smart Fair Sustainable>,作者Jeffrey D. Sachs. 13、<The new rules of investing>,作者Mark H Haefele 14、<The Psychology of Money>,作者Morgan Housel 15、《伟大的博弈》约翰戈登 16、《铸就》罗兰士 17、《大钱细思》乔尔·蒂林哈斯 18、《下一个大泡泡》哈利 S 登特 19、《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沃伦巴菲特 20、《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比尔盖茨 21、《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苏世民 22、《失去的二十年》池田信夫 23、《置身事内》兰小欢 24、《中国的选择》马凯硕 25、《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李录 26、《涛动周期论》周金涛 27、《华尔街投行百年史》查尔斯R盖斯特 28、《投资中最简单的事》邱国鹭 29、《资本之王》戴维凯里 30、《漫步华尔街》波顿 G 麦基尔 31、《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 32、《芯片战争》克里斯·米勒 33、《半导体简史》王齐 34、《价值》张磊 35、《锂电池基础科学》李泓 36、《大国光伏》刘家琦 37、《大道段永平投资问答录》芒格书院 38、《大道无形-段永平的49个投资金句》刘若愚 39、《敢为天下后-段永平传》王桂娟 40、《小米创业思考》雷军口述,徐洁云整理 41、《因为独特》李翔 42、《十年一梦》青泽 (三)历史传记类 1、<House of Huawei>, 作者Eva Dou 2、<The Ride of a Lifetime>,作者Robert Iger 3、<30 lessons for living> 作者Karl Pillemer 4、<The lessons of History>作者Will Durant 5、<Richer,Wiser, Happier>,作者William Green 6、<The Nvidia Way>,作者Tae Kim 7、<Capital The story of long-term investment excellence>,作者Charles D Ellis 8、<The Big Secret for the Small Investor>,作者Joel Creenblatt 9、《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10、《南渡北归》岳南 11、《哈佛极简中国史》阿尔伯特克雷格 12、《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13、《人类简史》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14、《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15、《文明史》费尔难布罗代尔 16、《大国的兴衰》保罗肯尼迪 17、《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18、《明朝那些事》当年明月 19、《胡适四十自述》胡适 20、《大外交》亨利基辛格 21、《领袖们》尼克松 22、《欧洲之门》浦洛基 23、《北京传》邱华栋 24、《走出戈壁》单伟建
读《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35条投资秘诀,普通人也能跑赢专业机构 01、关于投资理念(共15条) 1. 投资不需要天才,常识比技巧重要。用生活逻辑判断企业,比盲目用公式更有效。 2. 普通人可以通过观察生活发现优秀公司。去你常逛的超市和商场,可能就藏着“十倍股”。 3. 投资就像园艺,耐心等待收成。时间和耐心,是复利的最佳搭档。 4. 真正的机会来自冷门行业。被忽视的行业更容易发现低估值好公司。 5. 不必预测市场,关键是了解你买了什么。懂公司胜过猜行情。 6. 股票代表的是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而非彩票。投资是和企业共成长,而不是赌运气。 7. 投资不是一天的短跑,而是马拉松。要有长期持有好企业的耐心。 8. 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热门不等于优秀,时间会验证价值。 9. 避免追逐热门股,热点背后常常是泡沫。越多人喊买的时候,越要小心。 10. 趋势不可预测,做好基本面分析才靠谱。看清企业质量,比猜对涨跌更重要。 11. 真正的财富来自时间与复利的积累。越早开始,越能让复利为你工作。 12. 好公司值得长期持有。找到优秀企业后,持有时间是你最大的朋友。 13. 投资没有捷径,研究才是唯一的路。不想研究,就别指望长期赚钱。 14. 理解并相信自己的投资逻辑,别人不需要认同。市场不会奖励盲从,只奖励独立思考。 15. 赚钱的关键是选对企业,而不是市场时机。市场涨跌没人能精准预测,但你能选对企业。 02、选股策略(共20条) 1. 投资熟悉的行业与公司。越了解的行业越容易识别出好机会。 2. 多去商场、超市观察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能揭示产品和品牌的市场热度。 3. 小公司更容易实现高速成长。市值小、空间大的企业潜力十足。 4. 研究公司的产品是否具备“不可替代性”。垄断或强依赖型产品才能撑起护城河。 5. 公司是否具有持续盈利模式是关键。一次性爆发不如稳定赚钱。 6. 看重自由现金流而非仅仅利润。有现金进账才是真的赚到钱。 7. 研究资产负债表,关注债务水平。负债高的企业在危机中容易暴雷。 8. 追踪企业的增长来源:扩张、并购或创新?增长方式决定未来持续性。 9. 注意库存变化,可能预示需求变化。库存增加可能是卖不出去的信号。 10. 调查管理层是否诚信、高效、有远见。投资本质上是投“人”。 11. 投资“慢牛”,避免“快涨快跌”的题材股。慢慢上涨更稳健,短期暴涨风险高。 12. 公司能否穿越经济周期是关键。好企业在衰退期也能生存甚至扩张。 13. 看是否有“十倍股”(tenbagger)潜力。早期发现并长期持有是高回报关键。 14. 有规律分红的企业通常更稳定。分红代表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东意识。 15. 创新能力强的公司有更长的生命力。创新决定企业能否不断突破边界。 16. 关注公司未来几年而非过去几年。投资靠预期,而非历史。 17. 不轻信公司承诺未来“转型”。转型风险高,兑现率低。 18. 投资处于“复苏初期”的行业龙头。行业周期刚启动时入场最具性价比。 19. 不买不盈利的公司,不碰看不懂的公司。不盈利意味着风险,看不懂容易踩雷。 20. 做自己的调研,别依赖分析师。分析师为机构服务,不为你负责。 共勉!
你只需要 54% 的胜率!!! 在2024年的达特茅斯大学,费德勒讲了一句震惊全场的话: “我整个职业生涯,每一分的胜率只有 54%。” 他赢下了 20 个大满贯,成为网球史上最成功、最稳定、也是最富有的运动员之一。 但他的秘诀,不是完美, 而是:容忍失败的能力。 人们总以为顶尖的人赢得多,是因为他们几乎从不出错。 但真相是,他们只是比别人多赢一点点,然后坚持更久一点。 一、54%的哲学 阿尔法狗打败世界冠军柯洁时,也遵循同样的逻辑。 它每一步棋的胜率,只追求略高于 51%。 不完美,却稳定。 这就是智能的思维方式: 它不追求漂亮的那一步,只追求总体的最优。 而我们的问题恰恰相反。 我们太想每一步都赢。 太想把恋爱谈到完美,把事业做到极致,把每个选择都“确保正确”。 结果就是——被完美主义拖死,被恐惧绑架。 赌场懂这一点。 它只要控制好赔率,哪怕只赢 1%, 在无限次试验后,它就永远不会输。 二、人生的算法:迭代 × 胜率 很多人输在一个幻觉里—— 他们以为成功靠一次“命中”, 而真正的高手靠的是迭代。 你不用每次创业都赢, 只要能把失败率控制在 49% 以下; 你不用每次恋爱都幸福, 只要能让糟糕的关系不超过一半; 你不用每个决策都完美, 只要能保持一点点正确—— 那一点点,就是人生的复利率。 别小看这 4%。 在复利世界里,它会被时间放大成奇迹 坚持不是毅力问题, 而是样本量的问题。 你试得多了,样本多了,系统自然找到规律。 人生的大部分问题,不在失败次数,而在你停止迭代的速度。 感情也是一样的。 你不可能每段恋爱都甜蜜、每个伴侣都懂你。 但你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快恢复、更多总结、更新迭代。 最后: 你的人生,不需要 90% 的胜率。 不需要完美的计划,也不需要一次到位的决策。 你只需要 54%。 只需要比昨天更好一点,比上一次更清醒一点。 选对方向,然后高速迭代。
A9大神分享:交易方法满大街,但能持久盈利的核心本质是什么? 1. 学会控制止损:止损是止盈的基础,是交易的第一堂课。 止损的目的是让你学会认错、学会转身、学会和市场共振;止损是以退为进,退的目的是为了守住自己的中正。​ 2. 进行有质量的进场:开枪不是胡乱开,每一枪都要有把握、有胜算,且需耐心等待。这就需要在关键转势的地方下手,在概率优势的地方下手。​ 3. 注重盈亏比:每一枪要有大的收获,开一枪可以覆盖三五次止损,这种买点才有意义。 同时,开一枪的收获需能在短时间内兑现,这关乎时间成本。​ 4. 坚守主升浪趋势:无论市场大环境怎样,永远在走出主升浪的趋势里呆着。主升浪代表资金的实力,哪里有资金,哪里 “鱼” 就多。​ 5. 明确进场与离场信号:一根关键 K 线定性质,破了就走,来了就进,绝不含糊。​ 6. 契合庄家底层逻辑:交易的底层逻辑要和最大的庄家一致,只有能和控盘庄家同进退,才能做到该进则进、该退则退。​ 7. 先进行正确的练习:以上皆为理论,不可眼高手低。需用最少的资金实战交易,建立正确的交易行为,通过实战验证自己的交易理念是否可行、能否经得起市场检验。​ 8. 不急于挣钱,追求长期稳定:不要急着挣钱,需稳定练习三年,在每一年的牛熊市中都能做到稳定。​ 9. 控制交易时间,掌握主动权:每天交易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不可过度投入。进场后设置好止损,即可关机上班。记住,是 “我” 玩交易,不是交易玩 “我”。​ 10. 主动空仓,沉淀自我:市场机会很多,但此心不动。在市场低迷时,可专注学习、健身、休息,通过站桩打坐观心沉淀自己。​ 以上 10 条,层层递进,一步一功,需扎扎实实做到知行合一。 如此,才能在交易中舒服心安、进退有度。刚学就想挣钱发财的,建议出门往外走、回家做梦 —— 交易是门科学,是门严格专业化的实践之路,而非买彩票。
庄家又是如何通过锚定效应进行收割的? 这是99%交易者亏钱都踩过的坑。。。 01、什么锚定效应? 源自行为金融学领域,是一种认知偏误。 简单来说,我们决策时易受第一印象影响 将首次接触的数值当作基准, 例如投资者 A 在10万时入场 当BTC跌到8.5万,他大概率会觉得非常便宜。 而投资者B,在65000的时候入场 涨到85000点时,他大概率会觉得非常贵 这都是因为投资者难免会和最开始接触市场时候的价位对比。 A跌到85000的时候,一看,跌了15%,够便宜了吧 B涨到85000的时候,一看,涨了30%,太贵了吧 事实上,85000到底贵不贵,和价格入市没有关系。 因为入市点而对市场的贵或便宜产生判断就是典型的锚定效应。 最开始的10万点或6.5万点成为一个锚 而我们围绕这个锚来形成我们的观点 这是新手交易非常容易犯的错误。 02、庄家如何制作“锚定效应”收割 在投资市场中,锚定效应常常左右投资者的决策,导致非理性操作,也成为庄家常见是手段。 比如在牛市行情里,当某山寨币价格处于100美元时,不少投资者舍不得卖出手中的山寨币。 这是因为此前价格曾触及150 美元,他们不甘心,一心想着等价格再次涨到150美元时再出手,结果却再也等不到那个价位。 后续价格下跌,80美元时,投资者被之前的100美元锚定; 跌到50 美元,又被80 美元锚住; 就这样,山寨币 一路下跌,投资者一路被锚定,陷入不甘心的循环。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山寨币连续暴跌时,投资者往往不知所措,丧失操作能力; 而当价格开始反弹,达到之前锚定的位置时,投资者才如梦初醒,纷纷选择抛售。​ 再看另一种情况,当 BTC 价格从 60000 美元一路飙升至 800000 美元时,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觉得价格太高,不敢买入。 可当 BTC 继续疯涨到 100000美元,随后又回落到 80000 美元时,不少人却争相入场 “捡便宜”。 这种因近期价格信号影响判断的现象,在 BTC 投资中十分普遍。 无论是 “熊市思维”“牛市思维”,还是对 BTC 价格点位的预测、追涨杀跌等行为,本质上都受思维锚定的影响。 而庄家也是利用了大家这一锚定心里,进行轮番收割。 回顾自己的 BTC 投资历程,相信不少投资者都曾陷入这样的思维陷阱! 03、如何克服“锚定效应”? 其实很简单,就是你需要一个真正的锚 生活略有不同。币圈市场充满不确定性,未来走势难以预测。但核心原则相通,即要确定好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之 “锚”!​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投资理念,一旦形成固定的思维范式,便很难接纳其他模式,这就导致思维或多或少被 “锚定”。 正如查理・芒格所说:“在手握锤子的人的眼里,每个问题都像钉子。” 无论是基于基本面的价值投资,还是跟随市场趋势的投机策略,拥有一套成熟的交易体系作为投资之 “锚”,才能在充斥着各类噪音的币圈市场中保持独立判断,不随波逐流。 投资者需要做的,是在自己设定的 “锚定” 框架内,从容不迫地执行投资策略,这与我们常提及的能力边界密切相关 。​ 以常见的定投策略为例,如果采用价值投资体系,那么在币圈投资中,你的 “锚” 应该是 —— 一种加密货币的内在价值! 同时,投资者应当避免以下四种潜意识中常用的错误 “锚”:​ 1、不以 当前价格 为 “锚” 衡量 内在价值中 2、不以 历史价格 为 “锚” 衡量 当下的投资价值​ 3、不以 初始买入价格 为 “锚” 衡量 投资盈亏​ 4、不以 价格波动幅度 为 “锚” 衡量 投资价值变化​ 那么,如何确定加密货币的内在价值?在币圈投资中,可借助多种分析工具和指标进行综合估值。 例如,对于公链类主流币,可以通过评估其网络吞吐量、生态项目数量、开发者活跃度等指标;对于应用型代币,可分析其实际应用场景的落地情况、用户增长数据、市场需求等维度。 通过严谨、系统的估值分析,才能找到价值投资者真正的 “锚”。只有拥有这个 “锚”,才能在币圈市场的剧烈波动中保持冷静,坚定持有,甚至安然度过加密货币市场的寒冬。​ 所以总结一下 克服锚定效应的最重要做法就是自己找到锚 有了真锚,自然就不会受到假锚影响 而真锚需要深入的研究 以价格为基准做决策,基本都有陷入锚定效应之嫌。
一图看懂:中国十大顶级财团 很多人提及中国知名企业,会首先想到阿里巴巴、腾讯、华为、恒大等,但论体量与盈利能力,这些企业远不及国内真正的四大核心财团。 这四大财团总资产均突破万亿,业务横跨多个关键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便阿里、腾讯也难以企及。 下面为兄弟简单介绍这四大财团,并附上最新核心数据: 华润集团 华润集团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香港设立的地下运输站,曾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 年正式重组并定名为华润。历经数十年发展,如今已形成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六大核心业务板块。 最新核心数据方面,截至 2023 年,华润集团总资产已突破2.6 万亿元,较原文的 1.4 万亿元大幅增长;在 2024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中,其位列第72 位,相比 2019 年的第 80 位提升了 8 位,营业额达 1261.695 亿美元。 中信集团 由中国前首富荣毅仁创立的中信集团,以综合金融服务为核心优势,旗下囊括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等多家国内顶尖金融机构。同时,业务广泛涉足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等多个领域,是业务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 最新核心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底,中信股份总资产达11.33 万亿元,远超原文的 6 万亿元;旗下一级子公司数量为172 家(原文为 175 家),全球员工规模达 16.3 万人,连续 16 年上榜美国《财富》世界 500 强,其中中信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已突破 1 亿张。 保利集团 保利集团的前身是保利科技有限公司,最初承担军事装备净出口任务,1993 年正式成立后,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形成了 “贸易、地产、文化、科技、工程、金融” 的 “5+1” 业务体系。 最新核心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8 月,保利集团总资产达1.79 万亿元;业务遍布中国 100 多个城市及全球近百个国家,职工总数约11 万人,境内外控股保利发展、中国海诚等 5 家上市公司,2025 年位列中国企业 500 强第 49 位。 招商局集团 作为四大财团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员,招商局集团成立于 1872 年,从最初的航运公司,逐步成长为横跨交通物流、综合金融、城市与园区开发运营的综合性央企巨舰。旗下拥有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等多家知名企业,实力强劲。 最新核心数据堪称亮眼,2024 年末总资产高达14.7 万亿元,2024 年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272 亿元、净利润1872 亿元,连续 20 年获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A 级,旗下拥有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运营的深圳西部港区承担着大湾区 70% 的集装箱吞吐量。
这个世界上,富人、权贵们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是钞票吗,是银行的存款吗? 不是。因为钱是可以印的,根本不值钱,比如津巴布韦币,只要你高兴,钞票上多添几个零,人人都是亿万富翁,但是依然过着贫穷的日子。 那为什么人人都对钱这么感兴趣呢? 因为钱可以买到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可以让人帮你按摩、理发、送快递、 把外卖送到你家门口、跳舞给你看,唱歌给你听,讲段子逗你开心... 而以上这些,都是需要人去做的:要有人顶着烈日去播种,去除草,去浇水;要有人下流水线去做各种产品;要有人起早贪黑,用他们的时间帮你跑腿...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上层人最大的财富,不是钞票,而是穷人的劳动和时间。如果人人躺平,都不劳动,都不产出产品,都不提供服务,你再有钱,也没啥用,因为你手里的钱兑换不出任何实物。 人的一生短短 70 年,可以劳动的时间大约是 40 年。这 40 年的劳动产生的价值,以及宝贵的 480 个月的生命周期,才是上层人最大的财富。 以前的奴隶时代,奴隶主用鞭子抽,逼迫奴隶劳动。奴隶劳动产生的价值,就是奴隶主最大的财富。这种方式最简单粗暴,但是也很赤裸裸,容易遭到反抗、消极怠工。 现在玩法变了,用钱作为媒介,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来衡量你劳动的价值,并进行货币化,付你报酬,进行交换。你用劳动换来的钞票,再去交换其他人劳动产生的价值,可以是吃的食物、用的物品、包括各种理发、按摩等服务。 这种玩法看起来很公平,但是猫腻也很多: 有人可以随便印钞票,来换走你的劳动产出。 人为操纵价格上下波动,让你高买低卖,拿走你通过劳动和时间换来的钞票。 为了防止你躺平,撂挑子不干活,甚至还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提前锁定你未来 30 年的劳动和时间,债务逼着你不得不劳动。 小结 只有劳动,产出价值,上层人印的钱才能锚定实物、兑换出实物,他们才会有好日子过。不停劳动的穷人,才是上层人最大的财富。 穷人如何破解? 第一:不负债 债务会让你的人生处处被动。10 块钱,可以让一个司机从 2 公里的地方赶过来,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5 块钱,可以让一个外卖小哥从 5 公里远的地方,把外卖给你送过来。 一旦负了债,债务会逼着你日夜奔波,为了短期收益而放弃长远规划,沦为时间的奴隶。不负债,积攒你人生的第一个 10 万存款,解决了生存问题,你就获得了 80% 的人身自由。 第二:重塑观念 上层人为了让底层人有更多的劳动产出,往往会给底层人输出很多观念:攀比、虚荣、地位、面子、嫉妒、集体自豪感、钻石、婚戒、品牌、限量版...,通过观念植入,让一些产品,通过远超其价值的价格,兜售给你,换取你的劳动和时间。 如果你的邻居买了一辆车,天天在你门前转悠,向你显摆,让你感觉没面子。虽然你根本不需要车,一年也开不了几回,但是为了面子,你贷款 30 万买了一辆豪车。每年的停车费、保险、维修保养、油费又得好几万,高昂的生活成本让你觉得亚历山大,其实你就陷入了别人为你打造的攀比陷阱,仿佛大家都默认一个观念:必须得有一辆车,才是人生成功的标配;只要过得比 xx 好,我才觉得生活是幸福的。 第三:定投比特币与黄金 在不负债、重塑观念的基础上,可通过定投比特币(BTC)与黄金,搭建底层资产对冲体系,抵御货币超发带来的财富稀释。两者属性互补,适配普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范围,核心逻辑在于 “用小额持续投入,锁定长期稀缺价值”。 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千百年来一直是对抗通胀的硬通货,其价值稳定、波动平缓,能在经济动荡时守住财富基本盘;比特币则凭借总量恒定(2100 万枚)的稀缺性,成为数字时代对抗法币贬值的重要标的,长期来看具备较强的增值潜力。 定投的核心优势在于摊平成本,无需纠结精准买点 —— 每月拿出收入中固定比例的闲置资金(建议不超过月收入的 10%)投入,避免因市场涨跌情绪化操作。这种方式门槛低、操作简单,既不用占用大量时间研究市场,又能让穷人在积累财富的同时,逐步摆脱 “仅靠劳动换钱” 的单一收入模式,慢慢建立起被动财富增长渠道。需注意的是,投资有风险,需选择合规平台,且不可盲目加杠杆,坚守 “用闲钱投资” 的底线。 如果换个思路,以时间为锚,去衡量人生的价值,你会发现,穷人和富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如果让 自由、健康、平安、快乐 能充斥你人生的一大半时间,当你死去的一刹那,回顾自己的一生,我觉得 90% 的人都不会后悔,而且觉得是幸福的。
如何建立自己的交易思维? 其实兄弟们,交易就是打仗中的排兵布阵 你要掌握陷阱的辩识 判断主力的意图并跟紧 放弃自己的幼稚想法 但凡出现一丝杂念 就离死亡悬崖不远 技术只是验证作用 打仗不能靠技术划线 敌人不会按你的线段行军 别异想天开想当然了 1.投资之“道”: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1)认识自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承认人性的弱点和理解投资等等。 (2)认识世界需要对各大基础学科都有所了解,尤其要注意一些普遍存在的反常识现象。 (3)反常识异象有非线性增长和非理性行为。世界的变化本质上是非线性的,投资者常常出现非理性行为。 (4)投资者需要有意识地训练不同的思维方式,包括格栅思维、历史思维、周期思维、长期主义思维、心理学思维、价值思维和需求思维等等。 2.投资之“势”:顺势而为,才能取得投资的成功。 (1)影响资产价格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一般来说,金融周期的长度比经济周期更长,一个金融周期会包含多个经济周期。 (2)判断金融周期有两个核心指标:广义信贷规模和房地产价格。在金融周期的上升期,流动性整体偏松,金融监管也比较放松,资产价格会持续上涨。在下行期,流动性整体偏紧,金融监管日趋严格,资产价格持续下降,金融风险不断暴露、出清。投资者在下行期要选择流动性更强和确定性更高的金融资产。 (3)投资者应该抓住能源转型周期和技术创新周期,可以重点关注化石能源转型、电力供给清洁化、交通电气化、碳中和、能源数字化等领域和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区块链、稳定币等技术。 3.投资之“术”: 资产配置需要灵活化。 (1)传统的股债配置模式变得越来越脆弱,是因为这些年,股债的正相关性变得越来越高,经常出现股债双杀的情况。 (2)在高不确定的环境中,投资者需要进一步探索分散化的投资配置方案,构建更灵活、稳定的组合,加强对资产的流动性管理,并根据时间的长短来配置不同的资产方案。 (3)长期选择战略资产配置策略,中期选择动态资产配置策略,短期选择战术资产配置策略。其中长期主要考虑要素变化,中期考虑经济周期轮动,短期需要分析经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估值面和技术面。 重要观点: 1.投资的第一法则是不要亏钱,第二法则是做好第一条。 2.金融数据完全是呈非正常分布的,少数极端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极大。 3.所有的经济史都是社会有机体缓慢的心脏跳动。财富的集中和强制再分配,便是它巨大的收缩和扩张运动。 4.顺势而为就是把握投资世界的资产轮动周期,在资产价值被低估时投资,在资产价格高企时离场。 5.通过观测货币供给判断短期松紧度,通过观测信贷相关情况衡量中长期趋势,可以大致判断货币金融周期。 6.资产配置是投资效能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过去两周,AI 交易迅速成为行业焦点。 但必须承认:目前市场上约 90% 的“AI 交易”仍停留在辅助层面——给情绪、给信号、给分析,而真正关键的环节(下单、风控、复盘)依然依赖人工完成。 如果从行业演化角度看,真正的终局只有一种: AI 全链路自主执行——自行看盘、研究、生成策略、下单、管理风险并持续复盘。 7×24 小时、零情绪、零疲劳、持续进化,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 AI Trading。 围绕这一目标,当前市场最受关注的两条路线——Alpha Arena 与 Taco——已经出现清晰分化。 Alpha Arena:展示型 - 主要是“AI 对战演示平台” - 不开放真实自动交易 - 用户只能围观,无法真正参与 Taco:落地型 - 连接钱包即可上手 - 全流程自动化:研究 → 策略 → 执行 → 风控 → 复盘 - 100%非托管 + TEE加密 + 全链可审计 - 面向新手、交易员到机构全覆盖 一句话概括: Alpha Arena 展示“AI 会交易”;Taco 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 AI 交易员(Agent)”。 Taco 目前提供三种模式: 🧭 Copilot:实盘辅助,AI 生成策略与订单配置,由用户确认执行。 🤖 Autopilot:全自动模式,AI 接管策略、下单与风控。 🔍 Deep Research:链上、代币模型、情绪、新闻与技术分析的深度研究输出。 无论你是新手、老手、还是研究导向型交易者,都能找到对应模式。 更重要的是,Taco 引入 Trade-to-Own 模型:所有真实交易都会累积贡献并兑换 Stars,将直接影响 2026 Q1 的 $TACO 空投。平台未来最高 60% 收入用于回购销毁,真正让用户从“使用者”变成平台价值参与者。 截至 2025.11.21,Taco Phase 1 已开放早期使用,并进入实际落地阶段。 参与访问: 连接钱包 & 入金 USDC,即可使用 Copilot / Autopilot 开始交易并积累 Stars。 2025 最值得提前上车的 AI 交易赛道之一,大概率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