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Kay Capital
关注
统计数据
75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09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Kay Capital
2个月前
蔡澜 90 年代和女性好友们环游世界的影像,做个俗人,贪财好色🙏自此以后再无四大才子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葡萄牙黄金收紧入籍时间,从五年改到十年,欧洲从此没有合适的入籍为目的的项目了,心疼 21 年办的老哥,先被拖流程,时间快到了又改条款(2025 年 6 月 19 日以前申请的适用于 5 年,对应最晚 2020 年的申请者)。 幸好我那年嫌贵😂贫穷限制了我被割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近期美股/港股补税的部分 Q&A Q: 可以不交吗? A: 抗税是犯罪行为。滞纳金每日万五。 Q: 哪些人收到了补税提醒? A: 涵盖绝大多数中资券商以及部分香港银行。交易金额大的客户占比更多,但也有账户余额较小的客户。有客户从税务局处获悉,部分券商上报了所有 100 万美金以上的客户 CRS 信息(未验证)。 Q:有人收到的是具体的补税通知,有人收到的是警示通知,有什么区别? A:目前通知大概分成三种类型: 1. App 站内信或者以不带名字的短信,提示你可能有境外收入,请你自查 2. 明确的指名道姓的短信,通知你有境外收入没报税 3. 电话 收到后两种肯定需要立刻报。前一种通知非常广泛。 Q: 会倒查几年的境外收入纳税? A: 比较多的是 22,23,24 三年;有的局是三年中挑一年,如单独 22 年。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整理 CRS 数据时可能只拿到了一年的数据,例如有些人 22 年的数据交换了,23 年的没有;而电话通知时会依据已收到的信息来通知。 Q:如果电话通知我缴纳 23、24 年,但是站内信只通知我缴纳 23 年,是否需要主动缴纳 24 年的? A: 以电话短信为准,如果电话通知你要交 23,24 年,那可以不补 22 年,但是有可能明年再打电话通知的时候,要求补 22 年的。 Q: 哪个城市税务局口径比较友好? A: 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城市整体口径相对松一点,譬如可以用对自己比较有利的计算方式和口径,基本能接受,也不再跟进调查。 但确实有些地方比较严,报完后会跟你讨论报的准确性。最后都是去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自己申报,这个环节没有城市差异。 不能通过人为选择地点来给自己创造一些便利性,例如北京给你打电话,你不在网上申报,跑到上海线下报是不行的,也不会被接纳,最后还是需要在网页端完成申报。 Q: 核查范围是否有金额阈值的定义? A: 实际上完全没有。因为总局推送数据到各个地方的税务机关后,各地方机关打电话通知有自己的标准,并不统一。 可能北、上会高一些,如果恰好你的推到了 2/3 线城市的局,他们本身就没有收到太多信息,可能很低的金额也会被打电话。 Q: 为什么有的局需要按次缴纳,有的局接受按年汇总缴纳? A: 这属于口径差异,有些局非常强硬,例如每笔盈利都要交税且无视亏损,但其实所有局都能接受按年盈亏互抵,接到电话可以在合理范围为自己争取最佳权益。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近期美股/港股补税的部分 Q&A Q: 哪些人收到了补税提醒? A: 涵盖绝大多数中资券商以及部分香港银行。交易金额大的客户占比更多,但也有账户余额较小的客户。有客户从税务局处获悉,部分券商上报了所有 100 万美金以上的客户 CRS 信息(未验证)。 Q: 可以不交吗? A: 抗税是犯罪行为。滞纳金每日万五。 Q:有人收到的是具体的补税通知,有人收到的是警示通知,有什么区别? A:目前通知大概分成三种类型: 1. App 站内信或者以不带名字的短信,提示你可能有境外收入,请你自查 2. 明确的指名道姓的短信,通知你有境外收入没报税 3. 电话 收到后两种肯定需要立刻报。前一种通知非常广泛。 Q: 会倒查几年的境外收入纳税? A: 比较多的是 22,23,24 三年;有的局是三年中挑一年,如单独 22 年。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整理 CRS 数据时可能只拿到了一年的数据,例如有些人 22 年的数据交换了,23 年的没有;而电话通知时会依据已收到的信息来通知。 Q:如果电话通知我缴纳 23、24 年,但是站内信只通知我缴纳 23 年,是否需要主动缴纳 24 年的? A: 以电话短信为准,如果电话通知你要交 23,24 年,那可以不补 22 年,但是有可能明年再打电话通知的时候,要求补 22 年的。 Q: 哪个城市税务局口径比较友好? A: 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城市整体口径相对松一点,譬如可以用对自己比较有利的计算方式和口径,基本能接受,也不再跟进调查。 但确实有些地方比较严,报完后会跟你讨论报的准确性。最后都是去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自己申报,这个环节没有城市差异。 不能通过人为选择地点来给自己创造一些便利性,例如北京给你打电话,你不在网上申报,跑到上海线下报是不行的,也不会被接纳,最后还是需要在网页端完成申报。 Q: 核查范围是否有金额阈值的定义? A: 实际上完全没有。因为总局推送数据到各个地方的税务机关后,各地方机关打电话通知有自己的标准,并不统一。 可能北、上会高一些,如果恰好你的推到了 2/3 线城市的局,他们本身就没有收到太多信息,可能很低的金额也会被打电话。 Q: 为什么有的局需要按次缴纳,有的局接受按年汇总缴纳? A: 这属于口径差异,有些局非常强硬,例如每笔盈利都要交税且无视亏损,但其实所有局都能接受按年盈亏互抵,接到电话可以在合理范围为自己争取最佳权益。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220 tp 了一半 CRCL 已经变成小丑🤡打仗都会升降息都会升啊你妈的🤡
#CRCL股价波动引发投资者热议,年底能否突破300?· 93 条信息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709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我的父亲》作者是怎么赚到十个亿的。 Source: 视频号 / 新的原野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35 岁的你连打工都被时代抛弃了,资本市场对你审美的偏见只会审判的更残酷。还是得和待富青年多玩,多看看 05 后女朋友们在玩什么消费什么。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怎么最近天天麦刚 段永平松了一口气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我的父亲》那个瓜的主角居然是个币圈纯自营基金,据说管理规模在九位数美元以上,而且不仅仅是姚班😂 查了一下,这是货真价实的 NOI2009 第二名。 人有钱到一定程度果然就解除所有限制器,什么话都可以说了,变成真实的自己。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709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Circle / USDC 借鉴 LUNA / USDT 模式是不成立的: ▰ 假如发债,接盘 CRCL 发的债的主体期待的无风险收益应该大于国债收益,但 CRCL 又只能去买国债,飞轮转不起来 ▰ 假如增发股票,比如 ATM 卖完去增发稳定币,500 亿的虚市值能套出来的数量级,10% 是极限,很难对 600 亿的发行量有影响 ▰ 假如发可转债,即使是 MSTR,目前可转债规模也没有到市值的 10%(42B 计划要且看,起码目前是没有的),同样的回到增发股票逻辑——假如这样操作的极限是多 50 亿 USDC 发行,完全没有必要冒这样的风险
#Circle
#USDC
#Luna
#USDT
#债券
#国债
#稳定币
#虚市值
#发行量
#可转债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目前为止,CRCL 晒收益最多的帖子是文学城上 45 岁朝上的北美老中,人家 mindset: 大统领国家战略、替代 VISA、嗷嗷猛冲剑指 2000。 我们这些所谓币圈的真实用户看他是:合规成本高到没有利润、降息周期很容易亏损、发行量靠大量补贴、合理估值 30-50 笑哈哈。 跟币圈一样,上币了就是赌筹和基本面逐渐脱离了,你要知道可以浇给谁。
#CRCL股价波动引发投资者热议,年底能否突破300?· 93 条信息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709 条信息
#CRCL
#币圈
#北美老中
#大统领国家战略
#替代VISA
#合规成本
#降息周期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从最近的 Nobitex 事件还有之前的各种交易所安全事件来看,对于普通散户而言,日常使用最好还是选头部所,资金安全永远是考虑的第一要素。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币被盗走吧? 目前来看,币安作为综合第一应该是市场的共识。从数据方面看也确实如此: 1️⃣ 现货市场份额创近12个月新高:The Block 市场份额追踪数据显示币安目前的现货市场份额已回升至过去一年的最高水平。 2️⃣ BTC & ETH 交易量持续增加:币安目前占据约 45.6% 的 BTC 现货交易量,ETH 现货交易量的占比也始终保持在 50% 左右。 退潮时不仅能知道谁在裸泳,也能知道谁穿的苦茶子最性感。在当前整体市场交易活跃度回落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数据,一方面说明币安本身用户黏性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可能有其他所用户为规避风险选择币安。 归其根本,当下币安能持续领跑市场。抛去其他各类活动运营等市场因素,币安的安全性依然是吸引用户最重要的点。 CryptoQuant 在 6 月 3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币安目前持有中心化交易所中 59% 的 USDT 与 USDC 储备,在所有中心化交易所中拥有最大的稳定币储备。稳定透明的储备永远是 FTX 之后用户很看重的点。 除此以外,Alpha 活动确实把很多链上或其他所用户吸引转化为了币安用户。余额积分和交易量积分,一个是资金留存方面的转化,一个是操作习惯上的转化。在币安上有了资金,习惯了币安的操作,很难不继续用币安。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如果经历过 FTX 的拷打,尽管最后处理的结果差强人意,但过程中的煎熬想必没人想再来一遍。永远记住,“资金安全”比“多赚10%”更重要。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709 条信息
#Nobitex事件
#交易所安全
#散户
#资金安全
#币安
#现货市场份额
#BTC
#ETH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去年最大的错误是对 MSTR 的研究太浅薄。 错过了 MSTR 的交易倒不是最可惜的,因为 ETF 以后一直都是兑 BTC NAV 有正溢价的,你让我交易算得清账的情绪,是我不会的。 但是去年 10/31 MSTR 宣布透过 ATM 三年发 420 亿债,就是特斯拉的中国产能上线时刻、小米的 Su7 发布时刻,大饼的逻辑全变了。 作为一个币圈从业者,对于比特币整个分析框架全盘改变后知后觉,是很悲哀的。如果你的交易系统没有能预判 10 万突破如此简单,那说明你的交易系统是老韭菜思维按老筹码结构去分析的,甚至不能够模糊正确。 不过孙哥、李林也错了,李林在 9-10 万的突破期间浇给了 10 万个 BTC 给 Michael Saylor。 谁又不犯错呢。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709 条信息
#MSTR
#比特币
#特斯拉
#小米
#投资
#债券发行
#ETF
#加密货币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Infini 因为野卡被刑事调查也清退了,其实性质不太一样。 野卡不是 U 卡,它的问题是直接碰了法币,大概是觉得只做开发工具订阅、可以挡住缅北资金(是事实),但忽略了直接碰法币才是更大的风险,以为在做技术创业,其实在做无牌跨境支付。 Infini 倒是没有这个情况,我猜测还是 AML 和罚款的问题。
Infini U卡折戟:合规困境与退款难题· 9 条信息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709 条信息
#Infini
#野卡
#刑事调查
#法币风险
#跨境支付
#AML
#罚款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PLTR 一年的路,CRWV 一个月走完了, CRWV 一个月的路,CRCL 一个周走完了。 美股也开始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速通盘阶段😂
#美股
#CRCW
#CRCL
#PTLR
#速通盘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今年最火的四个千亿市值公司创始人学历: 张俊杰:霸王茶姬,初中 张红超:蜜雪冰城,初中 王宁:泡泡玛特,民办三本 徐高明:老铺黄金,大专 你怎么看?你是大淆生你先说。
#霸王茶姬
#蜜雪冰城
#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
#企业家
#教育背景
#市值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现在还差 33 万了🙏
#差
#33万
#还差
#计算
#目标
#进度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最近刷西语视频多,发现 Mexicanos en China,一对生活在中国的墨西哥 couple,居然在 YouTube 有很惊人的将近 800 万粉。 我是不太理解的。怎么港,个人过去觉得拉美人对我们也没那么感兴趣吧,镜像一下,一个中国人在墨西哥的生活 up 主上限能有多少粉?讲好中国故事这么吃香吗。
#MexicanosEnChina
#YouTube
#跨文化交流
#中国故事
#墨西哥up主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最近总说发币不如发股票,可是我很真诚的好奇,去美股发股票,和我们黄皮有啥关系? 币股除了一个日股的 Metaplanet,有流动性的几乎就剩下美股的 MSTR、CRCL、COIN 以及 MARA、RIOT、CLSK 三家 50 亿左右的矿股,全是白的不能再白,股东全是米国机构的蓝血公司。 为啥迦南开始的这堆黄皮币股就是不行,拿不到溢价? 第一长期被丢进中概股 category,众所周知过去几年这是个大大的减分项。 第二资本运作不是做业务,是搞关系。公司早他马勒戈壁的卖给机构了,全部都是华尔街背景的职业经理人,谁跟你老老实实做尼玛的业务呢。你看 MARA 那个畜生就很典型,几年就是一边不停的不计成本并购维持龙头拿到市场的溢价,一边 ATM 增发卖给机(韭)构(菜)。 黄皮适合的是搞业务,去合规掣肘、又是客场的地方搞关系的上限,怎么港,真还不如发个币算了。 在美股壳、港股壳的维持成本都不低(每年数 M 美金),市值上限不突破的前提下面,我看不出去这些交易量不如抹茶、Gate 的市场发股票的意义。
#发币
#股票
#美股
#黄皮肤
#币股
#流动性
#中概股
#溢价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币股除了一个日股的 Metaplanet,有流动性的几乎就剩下美股的 MSTR、CRCL、COIN 以及 MARA、RIOT、CLSK 三家 50 亿左右的矿股。 为啥迦南开始的这堆黄皮币股就是不行,拿不到溢价? 第一长期被丢进中概股 category,众所周知过去几年这是个大大的减分项。 第二资本运作不是做业务,是搞关系。公司早他马勒戈壁的卖给机构了,全部都是华尔街背景的职业经理人,谁跟你老老实实做尼玛的业务呢。你看 MARA 那个畜生就很典型,几年就是一边不停的不计成本并购维持龙头拿到市场的溢价,一边 ATM 增发卖给机(韭)构(菜)。 黄皮适合的是搞业务,去合规掣肘、又是客场的地方搞关系的上限,怎么港,真还不如发个币算了。
#股市
#美股
#矿股
#中概股
#资本运作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现在大学三专业就够了,一个秋招专业,天天群面,做游戏测试,练习宝洁八大问;一个考研专业,第一天进校开始封闭管理,跟高考一样,做四年考研题;再搞个考编专业,天天看人民日报,写申论,积累基层经验。
#大学专业
#就业压力
#考研
#考编
#秋招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2个月前
冰箱里只剩下大麦茶兑苏打水喝,发现很像 highball。 转念一想,威士忌不就是大麦发酵、蒸馏的。似乎研究出了制备无酒精 highball 的配方。
#大麦茶
#苏打水
#Highball
#威士忌
#无酒精饮料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3个月前
最近在思考币圈年轻人类似小🍤很有钱了,也不愿意买房,其实还蛮理性的,甚至不止东大的房产,全世界的房产都是挺糟糕的资产。 房产最大的魅力是,在你没什么钱的时候,你不管投什么资产,缺的其实是更多的本金。房产可以拉和自身能力不匹配的杠杆赌单边的大 a.k.a. 骗贷。 毕竟第一没有金融机构会 3 个点利息贷款 1000 万给你买币,第二能贷 1000 万合规上要有 10 万月收入的覆盖,我敢说 6 成朝上都是合规的假材料。 但本身的资产质地其实很差,玩过 NFT 的大家理解都 next level,流动性、控盘度、交易成本、维护成本都很糟糕。好处是右侧胜率不低,因为启动比较难,像火车机车一样启动了很难立刻熄火,不涨第一个 10% 不买。 随着资产量级上去,房产的资产质地会更差,因为买豪宅要保持杠杆率太难了,买个 Penthouse 贷款 5000 万那可太难做了。 另一种包租公租抵供思路,如果跑到高租售比地区比如米国中西部搞 BRRR 那套,一来维护成本贼几把的高,干点符合身价的事,不要天天自己刷墙装修了。二来虽然是租抵供了,但是人口增量不太行,涨幅很受限,我们这些币圈狗哪怕做做套利,轻轻松松跑赢那些自己刷墙铺地板的苦哈哈房东。 唯一的用处可能是沉淀一部分资产,防止返贫,小🍤那种配点股票也有一样的作用,但股票也拉杠杆我是不太理解的。
#币圈年轻人
#房产投资
#杠杆贷款
#金融机构贷款
#购房意愿
#全球房产市场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5个月前
美股上链基本是最好笑的叙事,Degens 的主体都是现实生活没有未来的 GenZ。跑过去炒平均 APR 12% 的东西那一定是脑子坏了。包的。 需要的是马夫罗季们、火星赌场们给他们梦想给他们钱。 你说中国人没法买美股来链上买?那不是等着像俄乌战争被冻结资产么。中国政府不会同意,美国和 SEC 更不会同意。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709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Kay Capital
7个月前
以前看到少年时期景仰的神犇们在大公司的岗位上浪费人生优化莆田广告投放、或者来币圈发项目割韭菜,就觉得很可惜。因为没有人供养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大脑去促进人类的发展。最可笑是说他们是「做题家」的,做题做出一个 NOI 奖牌试试,在算法竞赛培训没那么商业化的年代,能靠的只有早慧、天分和自律。
#职业发展
#大公司文化
#币圈
#优秀人才
#人类发展
#算法竞赛
#做题家
#自律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