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微创新

Y11
3天前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目标设定的选择:是紧盯结果(KPI),还是聚焦过程(OKR)? KPI的“结果导向”有时像一把双刃剑。 当我们为自己定下KPI时,很容易因为对结果的过度期待而变得焦虑,甚至患得患失。 毕竟,努力之后如果结果不如预期,KPI就仿佛成了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让人倍感压力。 而OKR的“过程导向”则给了我们另一种思路。 它更像是在指引我们,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的“小任务”,完成一个就向下一步推进。 这种方式更注重执行力,鼓励我们先行动起来,在实践中不断调整。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开始做一件事时,很难完全预见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也不清楚哪里需要改进。 就像我们写代码,最初可能只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小问题,随手写出一段代码。但随着项目推进,你会发现重复的代码越来越多,于是开始思考能否抽象成一个通用组件;当系统并发量提高后,性能瓶颈出现,又会琢磨如何引入队列来优化;随着数据量增长,数据一致性和冗余问题浮现,可能需要通过定时任务来梳理……这些改变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能规划好的,而是在一次次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迭代优化的结果。 真正有价值的突破,很少是完美规划出来的,更多是在行动中不断调整、持续优化的“自适应微创新”。我们也常常发现,最初的规划与最终的实现会有偏差,这恰恰是因为现实中总会有新的情况出现,需要我们根据实际反馈做出调整。 所以,与其纠结于KPI的数字,不如像OKR倡导的那样,脚踏实地完成每一个小任务,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持续改进。毕竟,任何伟大的成就,都始于每一次微小的行动和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