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稀缺信息
关注
Y11
1周前
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很多账号虽然流量很高,却难以变现,究其原因,往往是陷入了“告知型内容”的误区。 这类内容只是简单地传递信息,比如单纯分享“闲鱼赚钱的信息差”,看似在教别人赚钱,实际上却可能因为缺乏深度,让读者停留在信息接收层面,最终无法转化为实际价值。 要突破这个瓶颈,我以之前在小红书运营的爆款内容为例,分享几个关键方法。 当时这个选题的核心是“和小红书工作人员的通话内容”,这类内容很容易变成单纯的信息告知。但我们通过三个策略,最终实现了65万播放量,相当于抖音650万播放的效果。 首先,在封面、标题和视频开头,我们三次强调“这是与官方人员的通话”。即便内容是信息传递,突出“稀缺性”也能让账号从普通信息工具,变成具有独特价值的“稀缺信息源”,这是吸引用户停留的关键。 其次,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加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读。比如,在分享官方政策时,不仅告知具体规则,还分析规则背后的逻辑、对用户的潜在影响,这就从单纯的“告知”升级为“认知输出”。信息是固定的,但解读是动态的,后者更能让用户记住并产生共鸣。 第三个常用技巧是“框架替换”。当用户用固有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时,很难突破瓶颈。我们会先提出几个他们习以为常但实际有漏洞的“旧框架”,然后给出一套新的思维模型,解释它如何解决旧问题,甚至能应对新场景。一旦读者脑海中植入新框架,往往能在3到6个月内反复应用,形成思维固化,这比单纯传递信息更有价值。 再往深一层,内容创作的核心是“认知”,而认知的本质是“身份认同”。如果只是停留在教方法、给信息,用户可能只是短期受益。但如果能通过内容重建用户对自己的认知——不是“如何赚钱的人”,而是“具备赚钱思维的人”,那么无论卖什么产品、做什么项目,都会水到渠成。 “卖什么都一样”听起来反常识,但当你真正让用户相信自己拥有了赚钱的底层能力,他们自然会为这种认知价值买单,也会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变现路径。这就像我们常说的:当你站得足够高,看到的世界会更清晰,选择也会更多元。 内容的价值,从来不止于当下的信息传递,更在于对用户思维的启发和身份的重塑。当你能让用户相信“我能行”,赚钱就不再是问题,而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独立创业者如何突破零收入困境,迈向月入1000元· 229 条信息
#小红书运营
#内容变现
#认知升级
#稀缺信息
#思维框架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