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制作

5/6 撷取简单得出人意料。将自己文稿当中相应的部分去除,换上别人写作的部分即可。因为只是如同音乐中小节(phrase)的交换而已,前后稍作调整就能成形。如此一来,在黑泽先生写作的情节中,取用了我和菊岛先生的文笔。而且没有丝毫编辑的痕迹,令人感到浑然一体。与此同时,黑泽先生的笔调混人了我和菊岛先生的笔调,前所未有的混声合唱”的剧本新鲜出炉了。 此外,还有完全不同的操作方法。黑泽先生读罢各自完成的一场三稿,认为整体而言菊岛先生写得比较有趣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拿下菊岛先生的文稿,依照自己的笔调再作修正,然后重新与我及他自己方才写就的文稿进行对照,撷取所需填入充实, 就此定稿。 如此这般,就同一场景众笔群挥,在此基础上做怎样的编辑皆为可能,才形成了内容充实鲜活生动的剧本。 黑泽组的共同编剧是众人各据其眼(复眼)进行同一场景的写作,对这些素材再作编辑,完成具有混声合唱质地的剧本—这是黑泽作品最大的特质。 在电影世界里,共同编剧的例子为数众多。但是所谓的共同编剧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这么一种情况:制片人或导演对编剧原作有修改意见,而编剧不愿首听命,不得不另外起用编剧着手改写剧本,才演变成了共同编剧。也有极少数情况是几位编剧彼此意气相投,一起接下剧本任务,分工合作完成。但是,像黑泽组 * 混声合唱,合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编注 这样做法——由编剧一马当先,创作第一稿乃至第二稿的草案, 推敲修改之后在定稿的时候进行同一场景的竞笔,从中取舍选择,去芜存菁,乃成剧本。这样的剧本不仅少有漏洞弱点,内容充实丰厚,笔调也颇为新颖,犹如混声合唱一般—不仅在日本电影界是前所未有,即便是我的先师伊丹万作,想必也会对这样这样做法——由编剧一马当先,创作第一稿乃至第二稿的草案, 推敲修改之后在定稿的时候进行同一场景的竞笔,从中取舍选择,去芜存菁,乃成剧本。这样的剧本不仅少有漏洞弱点,内容充实丰厚,笔调也颇为新颖,犹如混声合唱一般—不仅在日本电影界是前所未有,即便是我的先师伊丹万作,想必也会对这样的剧本制作方式刮目相看、由衷赞叹吧。 不,这样的刷本创作方式恐怕非但日本以前没有,在世界上也是史无前例的,可谓是黑泽明主宰的黑泽组独有的东西吧。 一言以蔽之,这是因为只有黑泽先生才能办到。唯有他才有超越性的识人的眼力。 共同执笔创作的成员中,久板荣二郎在舞台戏剧领域上的知名度比电影方面更高。植草圭之助是黑泽明的发小,中学同班同学,也是东宝电影公司培养出来的演员。谷口千吉是黑泽先生同时代的导演,从未给别人写过剧本。菊岛隆三是八住利雄氏的门生,但当时还只是不成气候的一介新人。我虽是伊丹万作的门生,却是毫无经验的新手•…起创作剧本的人当中没有谁是第一线的专家巨擘。 但是,黑泽明认为自己看中的人必能与一线专家并驾齐驱, 只要作品推进方式合宜,他能发挥一流人士以上的水准。黑泽明的锐利目光,精准得简直可怕。 黑泽明说过电影的本质犹如音乐。 风靡一时人气绝顶的流行歌手会有数支名曲为人传唱。但在真正意义上,他的拿手歌只有最初得到世人喝彩的那首成名曲, 其后的歌曲都只不过是那首歌的变奏而已。人人皆有且只有一首 独特的属于自己生命的歌,黑泽明也许本能地洞悉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