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收入与支出
关注
看不懂的sol
1周前
为什么很多人一万块都掏不出来,却觉得一百万很少? 本质上是两种“钱”被混在了一起:能立刻动用的现金,和只能挂在账上的估值。 先看个数据:中国目前M2大约是332万亿,也就是全社会的钱只有这么多,如果全部分给每一个,除以 14 亿人口,人均大概是 23.7 万元。 这个数字里包含了政府的钱、企业的钱、银行的钱,还有各类票据和外汇储备。把这些都平均分了,每个人能拿到的可支配的钱其实并不多。 那为什么大家会觉得钱多呢?其实都是账面的。最典型的就是房产。家里有一套房,值1000万,那就是有千万资产了。其实,可能这千万资产根本没办法拿出来用。 举个例子,一个小区的房子,从二三十万涨到两百万,看上去大家都赚翻了。但你仔细掰开算账会发现,水分大得很。比如100户人家,最早的五十户人均二十万买进,后来有人四十万、六十万接盘,最后有人两百万接盘。合起来,整个小区实际掏出去的钱是六千五百万。 可一旦按照“最新市价”两百万去估,每套都算两百万,总价立刻膨胀成两亿。你看,数字是翻上去了,但那只是价格标签变了。 要是真有人一窝蜂抛售,根本不可能两亿都换出来。 账面上的财富,和你手里能变现的现金,中间隔着一堵墙。很多人自我安慰说自己“坐拥百万资产”,其实不过是房价虚高给的幻觉。 价格标签≠现金流,估值涨得再凶,也不等于你能把它换出来。 朋友圈里谈彩礼动不动几十万,聊车三十万起步,嘴上不眨眼,真要转账,卡里连一万流动金都凑不齐。 判断“有没有钱”,最靠谱的指标从来不是“名下几套房”,而是现金流。 能不能稳定赚到钱、钱来得够不够快、遇到意外能不能从容兜住,这些才决定生活质量。房产当然重要,但它更像一个“仓库”,不是“钱包”。 仓库里堆满货,临时买菜仍然要掏现金;仓库挪不动,你就会被日常小事卡住。 财务上的安全感,来自三层: 第一,稳定的收入(最好还有增长的坡度); 第二,可动用的存量现金(至少能覆盖几个月开支); 第三,风险分散(别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同一种资产形态上)。 把这三件事做厚了,你对数字的感受会变——看到“一百万”,不会轻飘飘,看到“一万块”,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如果你一个月5万工资,哪怕租房子,你也是个有钱人。收入高,现金流大才叫真的有钱人。 如果你一个月3000工资,家里有一套价值千万的刚需自住房,你跟“有钱人”三个字基本上没什么关系。 还是那句话,未来 10 年押注法币贬值才是正确操作,所有btc/黄金年轻人应当配置。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632 条信息
#现金流
#资产估值
#财务安全感
#收入与支出
#房产与财富幻觉
分享
评论 0
0
前端之虎陈随易
3个月前
做独立开发呢,还是有点小成绩的,目前2个产品的付费用户有超过500个了,不过因为单价低,所以其实并没有赚多少钱。像fnMap这个产品,价格因为供需关系变动了几次,但最高也就是30块钱/1个注册码。很多人觉得我挣大钱了,其实我每个月支出就几千,收入跟支出平衡吧,反正在农村每个月生活开销也就几百块,还能继续猥琐发育。
#独立开发
#产品销售
#农村生活
#收入与支出
#个人成长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