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山西阳城
关注
Daniel Fang
7小时前
转)那个渺小的女人与那个伟大的使命 文/商昌宝 那是1929年的英国伦敦,一个身材瘦弱、身高不足150cm、时年 27 岁的女佣,正积极参加内地会组织的神学和语言培训班,希望借 此实现去往东方的梦想。但遗憾的是,因为缺少教育经历,年龄又 偏大,成绩很不理想,最终未被录取。她很伤心、失望,但并未放 弃。转年,她忽然得知宣教士珍妮·劳森(Jeannie Lawson)即将 退休,需要有人接替她的岗位,便在1932年10月15日,用自己 辛苦积攒的工资买了船票和车票,从伦敦到荷兰海牙,又踏上西伯 利亚大铁路的火车。因为护照上的职业被写错了,所以遭到苏联人 的扣押。在一个中国人的建议下,她不得不逃脱,并转车到达符拉 迪沃斯托克,又转乘日本商船取道神户才到了天津。她这一路,真 是困难重重:被审讯、被勒索、遭抢劫、几近被强奸,最终在口袋 空空中抵达山西阳城。 这个没有取得传教士资格又毅然到东方大国传福音的小女人,就是 后来被山西阳城人都忘记却又凭借好莱坞电影《六福客栈》而忽然 走红的传教士艾伟德(Gladys Aylward)。 为什么一个英国弱女子,不远万里,孤身一人、不怕危险地跑到东 方大国?是什么动力或诱惑力,能让她告别亲人踏上这片有着古老 历史包袱的盐碱地? 这样的问题,精神黑暗的东方大国人,普遍地想不明白,顶多会自 以为懂却也只能含含糊糊地说“为了传教”。甚至那些很世故、聪 明的人,还会讥讽这个女人是个大傻帽,放着好好的英国生活不 过,非要发这神经地去自讨苦吃。 是的,艾伟德的举动,真不是号称礼仪之邦的儒生和大谈缘起与业 力的沙门,能理解上去的,但对于这世界的另外一些人,不但心领 神会,而且心向往之,因为他们都熟读马太福音28:18-20的经 文:“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 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 直到世界的末了。’” 艾伟德就是领受了耶稣的号召,肩负起福音的大使命,所以能够在 语言不通、没有资助的情况下,仍然不畏险阻地扎根于异国他乡, 几乎将一生献给这片远离神而又需要拯救的国度。 与这一大使命相伴随的是耶稣在死后复活对门徒们的指示:“圣灵 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 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 因为有这样两条使命,所以艾伟德最初在1925年与教友团契时, 偶然从杂志中看到东方有一大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之多,但那 里的人竟然不相信上帝,竟然普遍地没听说耶稣基督,她大为惊 讶。于是从那时开始,她就笃定要去东方,甚至培训不合格被淘汰 时,还急着与负责人力争说:我虽然不具备资格,可是“中国需要 更多的宣教士啊”! 的确,中国需要更多的宣教士,因为这个国度远离神太久了,可考 证的历史也有三千年之久了,能够被证实的大灾难数不胜数,比如 每一次改朝换代,人口非正常死亡常常是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 的数目。这里的人们,在皇权专制之下,千百年来的生活就是少一 辈重复老一辈的历史周期律,伴随的国民性特点就是冷漠、算计、 精明,又习惯于被奴役,缺乏关爱也不会去爱人,连时间观念也是 农民式的,尤其是严重缺乏契约精神,连基本的自治、协作精神都 没有,却喜欢像赵树理的小说人物——李有才一样,热衷于在大槐 树下发表各种时事政治的高见,幻想着好制度、好社会从天而降。 艾伟德来了,带着耶稣的爱和福音而来,然而等待她的却是撒野的 孩子张口就骂的“洋鬼子”,是不知何处冷不丁就投来的石块,是 文化恋母式的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自豪论,是只想着占便宜而不想学 习圣经的狡黠国民,是丢弃和买卖孩子就像菜市场随手掰掉的菜叶 子一样的父母,也是女人裹小脚劝说都不愿停而需要强迫执行的社 会观念,还有就是满街的毫无生机的菜黄色面孔和那些明暗相间的 枯干的灵魂。 真是让人心寒,真是让人绝望。我一下子就想到作家鲁迅曾说过的 一句愤恨话:“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 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 的。”是的,即使是所谓的同文同种的同胞,即使是所谓的低头不 见抬头见的乡亲,如此不识好歹、恩将仇报,谁还会继续保持恒久 的耐心和爱心呢? 艾伟德开始时很不适应,很是犹豫和害怕,甚至一度怀疑自己不能 胜任在这里的使命。但是,耶稣的大使命早已驻进她的心,从小到 大,早已经化作她的血液和思维,她不能轻言放弃,她要迎难而 上。于是,三十岁的她开始努力学习说山西的方言,尽可能地与那 些赶大车的老板儿攀谈;她换上山西当地人穿的抿裆裤,就是那种 肥大、臃肿又土气的裤子;她学着使用露天或半露天蹲坑,而此前 她在英国一直习惯使用抽水马桶;她不惜代价地开办学校,使得那 些穷苦的孩子也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她不畏险阻地承担起政府督导 员,用政策和圣经教导去阻止山西女人继续裹脚;她不顾风险地调 节村民械斗,也不吝牺牲地教化土匪,甚至不遗余力地走进监狱; 她不怕麻烦地收养孤儿,一个、两个,几十个、上百个,伺候他们 的起居、陪伴他们学习;她为了能让那些石心的百姓听得进去福 音,不得不把耶和华神用山西方言说成“老天爷”;她为了让那些 “贫穷”的草民能够接近福音,不惜在救灾中以高于普通救济四倍 的利益去吸引他们。 有些时候,每当我看到这类历史,总是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心酸和难 以掩饰的愤怒。这国的人,怎么就这么难睁开眼睛?怎么就看不到 人家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怎么心肠就那么刚硬如磐石不开化? 然而,传教士艾伟德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努力降卑自己、全身心地 服侍了近20年。要不是那鼎革之际拒绝她再入境,她不得不经留 香港又去台湾,那么阳城县将成为她寄居这世上的最后栖息之地。 也不止是艾伟德,与她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女传教士有四千多名,此 外还有另外五千多名宣教士。他们或短则几年,或长达几十年,甚 至老死在这不值得留恋的东方大国;他们创办了众多的医院、药 房、麻风病院、孤儿院、女子学堂,构建了晚清民国的教育、医学 和慈善大厦;他们用先进的医疗、药物、技术救治这国人的身体, 也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救治这国人的思想和观念。 这一切实实在在的善行善举,就是为了让这国的人,真切地感受到 基督的爱,然后在恩惠中悔改,在祝福中接受洗礼。 我看过统计数字,1935年中国大陆共有约有350万基督徒。这个数 字不能算多,但也真的不算少了。感谢神使用这些福音的使者, “在绝望之处播下”祂的“盼望”,“在幽暗之处播下”祂的“光 明”(《 圣法兰西斯祷文》),也为祂的王国找到众多失散的绵羊。 然而,对于这片几千年不认识真神的混沌国度,以及精神黑暗的国 人来说,对于在苦难中挣扎不能生活在希望中的四万万五千万可怜 人来说,9000名的宣教士并不够,再有9000、90000名也不够用。 当年的需求大,当下的需求更大。如今的东方大国,虽距离那时已 近100年的历史,可以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但不管是时间的缓 慢流逝,还是空间的骤然变化,都不过是千年历史循环的表面文 章,构成社会机理的内置和基本元素,绝对是铁打的营盘不可催, 或者是永远的换汤不换药。比如,在上掌权的,不管名头如何变、 口号如何创新,不变的甚至更糟的始终是颛顼强横,巧取豪夺;各 种摇笔杆的,不管是谢主隆恩的还是智库顾问敲边鼓,不变甚至更 甚的,是那一套祖传的逢迎谄媚,坐收渔利;光鲜亮丽的,不管是 小康的提前实现,还是正奋斗于人上人的初级阶段,不变甚至更坏 的,是那颗浮躁、压抑和难以静下来的心;为人父母的,不管是积 极主动的还是被动无奈的,不变或更惨的,是永不停歇的忙忙碌碌 和内卷、外卷的兼修并蓄;打工与求学的,不管是有目标的努力拼 搏,还是机械地随波逐流,雷打不变或更悲催的,是生命之重与弱 小身躯之间的不成比例。 总之,这个国,一直徘徊在急性病与慢性病的相互交替中;这国的 人,也一直摆脱不开古代传统病和当下新鲜病的纠缠。于是,不管 当官的还是普通职员,不管有钱的还是月光族,不管是已婚带娃的 还是未婚、单身主义者,不管是年老稳重的还是小小少年,不管是 留洋出国的还是偏安一隅的,一个基本又普遍的国情和文化是:活 着就好。 可是这样活着,真的很好吗?如果真的很好,为什么会有超过一个 亿的焦虑症、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众多的家庭不是硝烟弥漫就是三 句话说不完就开始争吵?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青少年如此厌倦与 这个世界拥抱? 我不得不想到,如果鲁迅活着,看到这样的景象,又会说什么?我 猜想他会说:让他们这样下去好了,不值得同情!他会解释说:这 种生活状态和境况,是他们主动选择的结果,而选择总要承担代 价,否则世界太不公平。 是的,我想鲁迅会这样说,我也没有什么理由反对,但是这世界还 有艾伟德等神的众多仆人,并不曾因为这国人的愚弱,就冷眼旁 观,就幸灾乐祸,反而像耶稣被钉十字架那样,为了不配的罪人而 施行拯救。那么,所有蒙恩得到拯救的人,尤其是出了埃及的歌珊 人,应该没有理由不接过接力棒,没有借口不身体力行地、随时随 地去传福音,因为神的使命就在那里:“要去,使万民”做祂“门 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 各位弟兄姐妹,不要再观望犹豫,不要审视自己是谁,不要管自己 有什么,不要再去浪费时间交际,不要在微信群里闲言碎语,不要 纠缠于无意义的争论,从现在开始,像艾伟德似的做一个“说走就 走”的仆人,去做光做盐地活出基督的荣耀,让身边的感受到基督 的爱。 当然,说走就走、传福音做仆人,哪里有那么简单呢?这国与这国 人,不是乱力怪神,就是卡尔·弗拉基米尔的忠实信徒;不是自以 为是的“博学”,就是不知文明为何物的“高深”。总之就如经上记 着说:“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赛6:10) 这的确是个难题,也是所有仆人们每时每刻遇到的难题,如何化 解?我可能没有什么现成答案或是灵丹妙药,但任何条件和挑战 下,只要看看艾伟德,她那么难都在做,而且做得很好,我们又怎 么可以丧失信心、降低意志呢? 当然,我也可能给各位一点建议: 比如,作为亲友这个层面,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关心、切实 的问候和有效的沟通,这样可以增进友情,也会让他们感受到温 暖。在这个过程中,倾听是交际的艺术,体贴和换位思考是催化 剂。如果要是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以及足够多的经 验、技巧和人脉关系,都会给他们更多切实的帮助。在这个时候, 别忘了说:感谢神,让我们拥有了同情心、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 心。 但同时要知道,这些属世的方式,不管多专业、多高明,都不可能 让他们从此杜绝困难和压力,保证高枕无忧,也不可能让他们摆脱 焦虑、压抑,真正实现内心平安。因为这社会从来就是黑暗丛林, 任何人置身其中,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和裹挟,新的和潜在的压力和 困难随时会出现,接连出现,而且无解。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还是要借助福音,要让他们感受到 耶稣的爱,温暖和融化他们的心,让他们从封闭的情感和被仇恨教 育的状态中走出,让他们改变属世的心态和价值追求,让他们知道 我们不过是寄居在这世上,眼前的困难和挑战,也许正是神在藉着 各种机会让他们认识神、依靠神。 如果他们有更高的思考能力,还可以讲马丁·路德阐释的真正自 由,体现在内在的灵魂中,不会受任何外在环境的影响,包括那些 常人难以忍受的压力和痛苦。 人们之所以被环境压迫,以及导致压 抑、抑郁,是因为处于不自由、被奴役的状态,就如保罗在加拉太 书中所说:“从前你们不认识神的时候,是给那些本来不是神的作 奴仆”(加4:8),现在“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加 5:1)。 路德为此说:“基督徒不是在自己里面活着,乃是借着信心 在基督里面,借着爱在他的邻舍里面活着。”艾伟德姐妹懂得这个 道理,所以即便孤身生活在东方陌生的土地和文化中,也不会有生 存的压力和普遍的焦虑与抑郁,反而当下那些已经离开基督的西方 人,也开始高比例地换上焦虑和抑郁症。 比如,作为公民这个层面,我们需要保持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介 入,为受害者、被欺凌者保持关心,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发声、抗 议,也可以写文章将真相告诉受愚弄的大众,有能力的还可以实际 行动去争取权益、捍卫自由,这是公民正义的体现。这个时候别忘 了说:感谢神给了我们这样正直和正义的良心,也让我们与那些脑 残和冷漠的国民分别开来。 但同时也要知道,这样的公民正义只是初级层面,是表面的治标, 因为不公的社会和被损害的人,不会因为它而减少或消除,社会的 一点点进步,抵不住邪恶世界的继续堕落。包括各位艳羡的灯塔 国,如今已经在内外敌人的夹击下,渐露败象,制度决定论在人性 败坏中,已经走在破产的路上。因此说,公民正义,不是治愈这国 度和这国人的根本药方。 作为出了埃及的歌珊人,我们已经得着耶和华神的智慧,就要清醒 地面对这世界和这国度,就要既活在其中又置身其外,不能被这个 寄居的世界所诱惑和牵引,否则我们裹足不前,就只能鼠目寸光。 我们既然相信神创造和掌控这世界,就应该相信神对这国度的灾难 和邪恶都看在眼里,也应该相信索多玛城连五十个义人都找不出来 时(创18:24),那城是不值得拯救的,也没有人能拯救。而圣经中 同时也启示我们,当尼尼微城人愿意“穿麻衣”、“宣告禁食”(拿 3:3)地悔改时,本来应该施加给他们的惩罚却被撤销了。这一 点,创世纪12:2–3中神已经对亚伯拉罕早有过应许:“我必赐福 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 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我们都是渺小的个人,都是瘦弱的身躯,不要动辄就肩扛起整个国 家和民族,不要总是试图运用自上而下的集体主义思维,不要本末 倒置地追求细枝末节的改动,而是要像艾伟德姐妹一样,用耶稣的 爱和拯救的福音,去实实在在地帮助和拯救那小小县城的人,把身 边的亲友、邻舍和可拯救的微信好友,带到耶稣面前。这就是神给 我们的大使命,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使命。 2025 年11月23日
#艾伟德
#传教士
#山西阳城
#福音
#文化冲突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5个月前
“求求你们把工资给了农民工吧”。6月6日,山西,沈阳永盛建设施工有限公司,阳城县分公司,欠薪。工人们在项目部讨薪。
多地欠薪维权频发,底层民生困境难解· 2668 条信息
多地欠薪风暴加剧:央企、财政、教师无一幸免· 341 条信息
#农民工
#欠薪
#山西阳城
#永盛建设
#讨薪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