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交易

zf: 8月非农:降息已定,如何交易? 自鲍威尔在两周前的Jackson Hole意外转鸽后转鸽的鲍威尔:为何我们在降息上比市场更乐观?,今晚的非农几乎就是横在9月18日美联储降息最后的障碍。 结果也“不负众望”。8月非农新增就业2.2万,远少于预期的7.5万和上个月的7.9万,过去两个月的数据也合计下修2.1万人。与此同时,失业率从上个月的4.25%升至4.32%。劳动参与率小幅走高至62.3%。时薪有所降温,环比维持0.3%,同比从3.9%回落至3.7%。 数据公布后,10年美债骤降10bp至4.08%,美元下行,黄金上涨,典型的宽松交易。9月降息概率升至100%,降息50bp和10月降息的预期都开始出现。目前看,降息几无悬念,除非下周的通胀爆冷,目前的初步预测结果看概率不大。 我们在降息上一直看得比市场乐观,结果也与我们的预期一致,是因为:1)一方面美联储本来就需要降息应对疲弱的传统需求(如制造业PMI和房地产一直受高利率压制而低迷,只不过非农大跌眼镜提前了这个时间)非农“雪崩”意味着什么?;2)另一方面,市场在关税对通胀影响上一直存在误判,问题出在过多强调关税影响的终点水平,而忽视了传导很缓慢的路径,我们测算美国消费者只承担了8-10%的关税成本关税成本到底由谁来承担? 那么问题是,有没有可能9月降息50bp,又或者10月接着降息? 这个概率在提升,但还没有到有把握的地步,原因是失业率并不高,通胀也还会缓慢走高,所以鲍威尔恐怕也需要被“再推一把”(或者“再找个台阶下”)。 第二个问题是,是否市场逻辑又会切换到衰退、或者滞胀? 中间会有噪音,但也不至于。遥想去年7-9月萨姆规则就触发了一波衰退担忧和各种衰退领先指标的集中展示,结果美联储一降息就解决了问题。 我们对美国增长、美股和美元看得也一直比市场要乐观(我们在一个月前进一步上调美股点位美股风险溢价为何能如此低?;在下半年展望中提示“去美元化”预期可能过度,美元四季度或小幅反弹中金2025下半年展望 | 全球市场:共识化的“去美元”),这一观点看似与弱非农背道而驰,其实并不矛盾。在拉动美国信用周期扩张的“三驾马车”中,AI产业投资持续强劲,财政支出在10月新财年后就可以重新启动,就差一直趴在地上等待降息催化的传统需求如制造业PMI和房地产。去年9月降息后,上述两项快速修复,原因就是成本与回报“挨得很近”,传导很快。 最后一个问题,既然降息几无悬念,那该怎么交易? 短期思路很简单,就是交易降息本身,即美债利率和美元下行,黄金上涨,成长股和小盘等,单纯的受益于分母逻辑的资产弹性更大,相反风险资产可能还会担心增长(但短期不担心增长又如何能降息呢?),一如今天的反应。 但把这个短期趋势无限外推也可能是市场出现的最大误区。我们一直提示,判断降息对资产的影响,不在降息这个动作本身,而在为何降息和降息的宏观背景。作为“预防式降息”而非“衰退式降息”,由于降息可以很快提振需求,那也就意味着不需要太多次降息,同样意味着资产交易逻辑会很快就从分母的宽松逻辑切换至分子的修复逻辑。 因此,换言之,降息兑现后不久(甚至像去年9月在降息兑现的那一刻起),美债利率和美元可能就逐步筑底、甚至可能回升(要看需求修复的力度和速度,我们测算降息4次对应10年美债3.9-4.1%),此时应该切换到受益于降息拉动的传统需求,如道琼斯、地产链(家电家具家居)、投资链(有色、机械等)。2019年是如此,2024年也是如此,甚至远到1995年也是类似。每段周期都同时还叠加其他因素影响,不可能严丝合缝的一模一样,但大逻辑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