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姚博
关注
赵兰健[Lanjian Zhao]
14小时前
五岳散人姚博: 胡同痞子老油条,用侮辱女性建立“言论自由”幻觉? 赵兰健 在“自由媒体人”这个日渐滥用的名号下,姚博,也就是号称“五岳散人”的人,一直活跃于社交媒体和自媒体舞台上,以“毒舌”“犀利”“讽刺”著称。但当我们真正翻看他的发言、观察他的语言风格,就会发现,这个人不过是个披着“反思者”外衣的老痞子、老流氓、老油条,他延续的是最肮脏的胡同文化与性别压迫语境。与现代文明被道而驰。 他对女性推特用户“逃跑的韭菜”的攻击,再次刷新了人们对其人格底线的认知。我们不妨看看他用了哪些词: “大白屁股脸” “绝经黄脸婆” “灵堂” 这些词汇从哪来的?不是“独立思考”的产物,而是来自北京低层痞气的街头骂街文化。姚博从不靠逻辑、靠事实说话,他靠的,是泼妇骂街、性别侮辱、抖机灵和胡同式嘴炮,依赖“性羞辱+外貌羞辱”的语言暴力来掩盖自己观点的空洞。 1 装文人,实则痞子一条 姚博喜欢自称“文人”“知识分子”“自由撰稿人”,但他身上从未有过哪怕一丝真正文人的克制与担当。他一张嘴,满是老北京大爷式的酸腐调调——以打嘴仗为荣、以欺负比自己弱小者为乐的猥琐习气,在他的推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所谓“幽默”是性别歧视的调料包;他的“讽刺”是针对女性身体的侮辱工具;他的“智慧”不过是十年前胡同口那群无所事事油腻老男人的口技技巧。 不是幽默,这是毒药。 2 谁给他“言论自由”的特权? 让人愤怒的是,像姚博这样的人,却总能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逃脱批判。他会说:“我只是说了真话”“我是批判式表达”,可当我们看到他张嘴就是“绝经黄脸婆”“脸上粉都遮不住的灵堂气”,请问这和五道口理发店门口那种骂人三天三夜不带重样的老痞子有什么区别? 在推特这样的公共平台,一个男性、一个曾在中共外宣系统工作过的“前官媒记者”,却可以如此无耻地骂一个素人女性的身体和年龄,这不仅是性别暴力的再现,更是平台治理的失败。 3 “老北京胡同侃爷”的文化毒素 姚博的语言风格,并非个人问题,而是一种恶臭文化的延续。他继承的是“北京胡同痞文化”——那种表面讲义气、实际鄙视女性与弱者的江湖气。那种文化推崇“嘴碎”“毒舌”“会骂人就是本事”,而非理性、尊重与共识。 姚博就是这种文化的化身。他从未反思过自己语言的暴力性,反而以“粉丝互动量”为荣。他甚至在推文里自称“是不是我又是幕后黑手”,暗示自己拥有控制舆论的力量。 这不是反思者,这是阴沟里泡大的老鼠自认为在指挥潮流。 4 从中共外派记者到“假装独立”的舆论掮客 我们不要忘了,姚博并非民间出身的“自由知识分子”,他的履历是中国日报社。他在2010年前就曾被派驻国外,做的是典型的大外宣工作。 外语水平有限、专业能力普通,却能外派出国,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是“靠忠诚取胜”,是体制挑选出来的外围掩护型宣传工具。当他现在换了一件衣服出来说“自己是自由发声者”,不过是“外宣+自媒体”的模式互换。 而他对“逃跑的韭菜”这样一位普通女性的恶意攻击,正是那种“体制打手式言语暴力”的延续。他不为真相服务,不为言论自由服务,他只为制造骂战、获取流量、扩大影响力服务。这是体制喷子在自媒体世界的野蛮重生。 5 老痞子“骂街自由”,不是守护的言论空间 姚博不是“犀利”,他是下作;他不是“自由派”,他是脱线的党余孽;他不是“有观点”,他是满嘴屎话的痞子嘴脸。 任何一个真正相信公义、文明、自由言论空间的人,都不应该为这种“骂街式自由”买单。 我们要批判的不只是姚博这个人,而是他代表的那类人: 一边高谈“民主”,一边羞辱女性; 一边装作“反体制”,一边沿用体制语言暴力逻辑; 一边假装是“说真话的人”,一边通过猥琐嘴脸摧毁公共对话环境。 我们必须指出:五岳散人不是“另一个声音”,而是历史垃圾桶里的舆论发臭者。 该清理了。
《捞女游戏》引发争议,男女性别对立再升级· 13 条信息
#姚博
#性别歧视
#言论自由
#胡同文化
#人身攻击
分享
评论 0
0
监控区不要调皮
5天前
五岳散人(姚博)出卖刘晓波,众筹开店割韭菜。老婆临死前,它忙着和别的女人庆生;老婆去世后,拿亡妻做人设博同情。这小畜生脏事多了去了
#五岳散人
#姚博
#刘晓波
#负面
#道德谴责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