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感悟

趁着国庆的闲暇时间,历时 2 年下班时间,每天翻几页,终于读完了资治通鉴 12 册,合上最后一册周世宗的精彩故事,把书放回书架,感慨良多。 这本书是我家女儿上初中时,要求我读书教她历史,我之前已经看完史记,初一承诺时说爸爸先自己读书再来教你,没想到资治通鉴的阅读难度远超我最初所想,这一承诺今天终于实现时,小朋友已经上了初三,在学国外历史啦,哈哈哈哈 虽然读这本书并没有教到小朋友,但是却教了我自己很多。 从这些古贤的智慧中,我学习到人生与事业的成败往往源于对微小事物的警惕与及时修正。就像圣人预见远方而慎于初始,常人却待祸端显露才匆忙补救,最终事倍功半。知足与适时退隐,如张良般抛却俗务追随仙游,或疏广警醒财富多则磨损志气,皆在提醒我们,柔弱有时胜于刚强,舍近图远往往劳而无功。真正强大的人,不是一味好强,而是修身养性,守住内心安宁,不争才是最大的争。 古代圣贤带领团队,以身作则远胜于空言教化,正如“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文帝时期的宽厚风气,改变了秦朝的苛察弊端,带来人口繁衍与安居乐业;班超的简单政策,宽恕小过而总揽大纲,赢得了人心。相反,穷兵黩武、争强好胜者如苻融所言,终究灭亡。 纵观这么多年的历史故事,时光如梭,圣人少有,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组织,光靠第一代创始人的个人能力都很难持长久。而人性本恶,即使再先进的组织架构和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中,也不过是历史的陪衬,人性驱动历史起起伏伏。而个人能做的,就是把自己一生过好,人生洒脱强过任何臆想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