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片

朱韵和
15小时前
我为毛泽东拍“内片” 我在遇上闵惠芬(著名二胡演奏家)的时候,也不由得跟她聊起当年拍摄京剧唱腔“内片”的情形。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内片”是怎么回事。那是28年前,我奉命为毛泽东拍摄“内片”…… 1976年5月初,根据来自北京的指示,上海成立“内片”摄制组。我突然被任命为上海“内片”摄制组导 演。 当时我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这一任命,不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而且使我的同事们都惊讶万分。因为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文艺黑线干将”、“大毒草作者”,遭到抄家,在“五七干校”度过3年,然后则去“深挖洞”——挖防空洞及做煤渣砖。这样的“臭老九”,怎么可能去拍摄“内片”呢? 在当时,所谓“内片”,也就是保密性极高的影片。进入“内片”摄制组的每一个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 接受任命之际,我理所当然提出自己的疑问。经过解释,这才明白,这些“内片”是“中央直接交办”的,是专为中央首长拍摄的娱乐性影片——代号为“文集内片”。 当时,对“内片”的要求是质量高,速度快,限时限刻完成。在任务下达之后,必须在半个月以至一星期完成影片——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想像的速度! 上海一共成立了两个“文集内片”组。我所负责的这个组有50多名工作人员,赶拍《驯兽》以及京剧唱腔音乐。另一个组则拍摄京剧“旧戏”——才子佳人戏。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理解的事! 后来才知道,这些“内片”专供病重的毛泽东观看,在北京与上海两地各成立“文集内片”组。 后来才知道,我作为“臭老九”,突然被起用,其原因是:为了确保如期完成“中央直接交办”的“文集内片”,必须挑选“手脚快”的导演。在诸导演之中,选中了我——因为我在同行之中向来有着“快手”之誉,不仅剧本写得快,拍摄影片也快。 于是,在毛泽东病重的那些日子里,我变成了“忙人”,兼编导于一身——自己写剧本,自己导演。从1976年5月接受任务,到9月9日毛泽东去世,短短4个多月中,完成了9部影片。 ---作者: 叶永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