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

矢板明夫
2个月前
昨天美國總統川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阿拉斯加進行了會談,雙方並沒有就俄烏戰爭停火一事達成協議,於是,很多左派媒體就開始批評川普,說川普被「被普丁吃了豆腐」、「只會作秀」、「根本不會解決問題」等等。 批評的具體內容主要有「用鋪紅地毯等高規格禮儀接待一個戰爭罪犯」、「當得知普丁沒有立刻停火的想法之後,沒有2分鐘就起身走人,竟然還陪普丁談了三個小時」等等。我覺得這些批評非常沒有道理。 正如美國國務卿盧比歐所說,普丁最大的武器就是「不在乎俄羅斯年輕人的生命」。他今後還可以源源不斷地把俄羅斯的士兵送上戰場。但烏克蘭已經滿目瘡痍,支持烏克蘭的美國和歐洲國家也都已經疲憊不堪。 川普這一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普丁請出來談判,自然要給足了普丁面子。當面譴責普丁的侵略行為,或者話不投機就轉頭掀桌子走人,做起來很容易,說不定還能夠短時間獲得一些掌聲,但是,好不容易才打開一絲門縫的和平之門,一定會重新關上。 這一次會談沒有結果,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畢竟,停戰對普丁來說有巨大的政治風險。恐怕需要建立信任、多次接觸才能夠逐步取得共識,往停火方向發展。至於這一次「雙普會」是否算成功,需要看今後有沒有第二次第三次接觸,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有很多歐洲國家表面上口口聲聲說「堅決支持烏克蘭」,但至今為止,他們為烏克蘭做的事情,要比美國少太多了。 「雙普會」之後,歐洲各國首腦接二連三拜訪白宮、趨之若鶩。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們都知道,解決烏克蘭問題,還要靠川普。
川普祭出制裁,俄羅斯聳聳肩:那又怎樣?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回應:「50天哦——過去說是24小時,還有說100天,我們已經經歷過這些了,制裁-我們能應對。」-你說傲不傲慢? 川普出手第一期援助就是100個億:17套愛國者系統x4億=68億,在加上其他的武器。這些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多是從歐洲各國挪用,然後他們在花錢從美國買新的 - 美國確實沒有花一分錢(當然雷神公司會賺一筆)。 目前出錢的歐洲國家是誰?清楚嗎? 北約秘書長呂特說:德國、瑞典、挪威、丹麥、加拿大、芬蘭還有「我們荷蘭」。 雖然只有7個國家,但是它們的GDP總和是9.9兆元,是俄國的4.8倍!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放手給武器,這7個國家給的軍費就足以支撐整個對俄的戰爭。 然後呂特說:「這只是第一波(的國家)」 所以,戰爭一邊是美國的軍火工業,歐洲的錢袋子,和烏克蘭保家衛國的決心,俄烏戰爭大概西方是不會輸了。 制裁方面,川普認為印度、中共都沒法承受100%的二級關稅,因為這兩國怎麼可能承受「對美貿易」的中斷?所以他們的援助或買俄國石油多半要停,俄羅斯將因此不得不回到談判桌 - 這就是川普的盤算。 如果對手是一個正常國家,這個盤算就是成立的。 但是對手是俄國和中共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能夠執政下去」是第一位的,而不是經濟或貧困,對於專制政權,強硬才是保持政權最有效的手段。 川普認為可以用經濟的手段逼專制者屈服,這是一個完全沒有驗證過的假設。如果說普京原來有50%的可能,但中共那邊絕對是0%,現在中共蹲在普京背後,普京就變了,變得像川普說的那樣「不認識了」。 長話短說,我認為俄烏戰爭目前沒法善解,一定要大打出手,打到俄中兩國精疲力盡,遍地狼藉,無力再戰,才可能停下來,這也包括我說的俄烏戰爭背後的「歐中大戰」。 這裡對美國人好的是美國看似參與了,但是並沒有捲進去,反而成了「坐山觀虎鬥」的那位,還能賺不少錢,甚至因此大規模激活國防工業,來補齊中東和台海的戰備需求,這是川普戰略規劃出來的功勞。 在所有這個過程中,我看到的一個潛在的正面因素是:中共可能因這一輪的損耗而大幅削弱管治能力,而引發中國的內變。 我們今天的世界真的是充滿了變數 ,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