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人民公社饥荒
关注
朱韵和
3天前
我到收容所,先逐个检查了五个“盲流”随身带的物品以及衣着、体态、语音等,以辨其身份。“盲流”中,两个是青海藏族,一男一女自称夫妻;一个是宁夏回族;两个汉族分别是河南、山东口音。根据“盲流”们的态度我先审查了两个藏族“盲流”。男的通晓汉语,女的次之。在我审问时男的毫无惧怕表情,问什么说什 么,甚至还没问就主动交代。女的不断地插话补充。他们不但如实交代了自己的问题,也交代了其他三人的问题。男“盲流”交代:“1958年草原上成立了人民公社,我们很不情愿地把自己的牛羊交公了。紧接着办起共产(公)食堂,我们吃大锅饭,食堂里没有酥油,没有糌粑(炒面),我们吃惯了糌粑的人很不情愿地喝着苞谷面糊糊。领主(导)们说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我们过惯了游牧生活的人过不惯集体化的生活,都希望人命(民)公社早点散伙。后来连苞谷糊糊也没有了。领主(导)就给我们宰羊吃。食堂里白天宰,我们夜间偷着宰,公社的羊谁抓住谁宰吃,不久羊吃完了。领主(导)叫我们自己想办法找吃的,我们找不到吃的,饿死了人。1959年春天草原上起事,领主(导)说我们是叛匪。我们在草原上不能待了,领着尕娃逃出了草原开始全家四口一起要饭,要上一碗,都想争着多吃一口,后来我们商量分开要饭,谁要上谁吃。全家一起要饭,人多要不上,施主也不会每人给一碗。你问家庭是如何解散的?开始商量母女在一起、父子在一起要饭。这样老两口就得分开了,这不好。后来我们决定老两口在一起,两个尕娃在一起要饭,尕娃们的死活我们已顾不上了,只要老两口在一起,等世道太平了,我们生活稳当了再生育也不迟。” 老两口来到甘肃讨饭,甘肃比青海还困难,讨不上饭,看到“盲流”们都往新疆跑,他俩也往新疆跑。在新疆盲目流动了一年多,南北疆都走到了,几乎所有的收容所都住过。其间也曾在兵团农场安置过。因他们是牧民,不善农业劳动,今天安置明天又“盲目流走”。 女“盲流”补充:“脑(我)们不论走到哪里,都在政府的扫帚下面滚!”这一男一女几乎成了“职业盲流”,到新疆一年多来学会了简单的维语,能讨上饭。他们身上穿的全是讨来的衣裤,从服饰上很难看出是哪个民族。 ---我亲自处理的五个“盲流”的案件 作者: 陈重伟
#藏族夫妻
#人民公社饥荒
#逃亡乞讨
#民族冲突
#社会动荡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