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al

谷歌也来vibe coding 了,Opal是什么? 到了 2025 年,AI 应用领域最热的俩概念和产品,一个是 Agent,一个 AI 编程工具。这周字节发了 Trae SOLO,阿里推出了 Qwen3 Coder,腾讯发布了自己的 AI IDE Codebuddy……你能想到的科技巨头和新锐创业公司,都在争先恐后地搞自己的“vibe-coding”产品。像成熟一点的 Lovable、Cursor 这些玩家更是成了投资人追捧的对象,市场上热钱涌动,风头无两。 有时候投资市场和炒股差不多,一窝蜂,什么热投什么,直到这个市场的泡沫被挤干净才算完。如果你不做热门领域,想拿投资门都没有。 这不,刚刚看到 Google 在 他们的 Google Labs 也上线了一款叫 Opal 的“vibe-coding”应用,看起来也是同类型产品,目前在美国市场试水呢。国内有些用户可能不知道,Google Labs 一直是谷歌内部的创新孵化器,很多实验型产品都从这里走出来。 Opal 的玩法看起来有点像 Trae SOHO,或者 MiniMax 的全栈功能,很直接:用户用一句话描述想做的 Web 应用,剩下的交给谷歌的 AI 模型来搞定。你甚至可以在应用库里挑一个现有的项目,点几下 remix,立马生成一个新版本。 应用生成后,Opal 会把整个流程可视化,输入、输出、每一步的生成逻辑都能在面板里看到。你想改哪里,点进去就能编辑提示词,或者直接用工具栏加新步骤。整个过程像搭积木一样,几乎不需要写代码。 做好之后,Opal 支持一键发布,把你的应用挂到网页上,还能生成链接分享给朋友。对方只要有谷歌账号,就能在线体验你的作品。 Google 的全家桶优势就出来了。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其实,谷歌的 AI Studio 早就支持通过提示词做应用了,但更多是开发者在用。Opal 是把整个流程做成了可视化的工作流,门槛一下子降到了普通用户也能玩转的程度。很明显,谷歌的目标不只是开发者,而是更广泛的创作者和好奇心旺盛的普通人。 目前看起来这个领域还是一场混战,我们自己用 Cursor 和 Trae 比较多,但 Lovable,Devin,Replit 用户也不少,我在 2014 年之前一直做开发平台,算是低代码的雏形,十年过去了,世界真是一日千里。现在都零代码开发,各大公司借着 AI 之风,可劲推低编程的门槛,试图让更多人实现“用想法造产品”的自由。 谷歌 Opal 的出现,无疑会让这场竞争变得更有趣。 技术的门槛在变低,创意和洞察力反倒成了稀缺资源。也许未来某一天,人人都能用“vibe-coding”造出自己的小工具,技术不再是壁垒,故事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