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PTL3

借助基因编辑有可能“一针治愈”高血脂” 2025年11月8日发表于NEJM 的原创研究,报告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CRISPR-Cas9技术在体内针对肝脏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 (ANGPTL3)基因进行基因编辑的临床试验 结果显示疗效非常显著,血脂水平显著下下降 传统降脂药(如他汀、PCSK9抑制剂、Evinantiromab等)需要终身服用,而基因编辑有可能可以实现“一次治疗、永久生效”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分泌的蛋白,它会抑制脂蛋白脂酶(LPL)和内皮脂酶的活性,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 人群中天然存在ANGPTL3基因“失活突变”的人,一生中LDL-C和甘油三酯都显著降低,冠心病风险降低约30-40%,而且没有发现明显副作用 因此,研究团队开发了CTX310:一种脂质纳米颗粒(LNP)包裹的CRISPR-Cas9系统(Cas9 mRNA + 针对ANGPTL3的guide RNA),静脉单次输注后进入肝细胞,在DNA水平上破坏ANGPTL3基因,使其永久失活 结果显示疗效非常显著,且呈剂量依赖性,几乎完全模拟了天然ANGPTL3失活突变人群的表型 降脂效果在给药后15天内迅速出现,并保持持久,随访期间未反弹 在第30天测量血浆ANGPTL3蛋白水平个血脂水平的变化 其中在最高剂量组(0.7–0.8 mg/kg): 1)ANGPTL3蛋白平均下降 **73%(最高89%) 2)甘油三酯(TG)平均下降 55%(最高84%) 3)LDL-C 平均下降 49%(最高87%) 关于安全性,无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无剂量限制性毒性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轻中度的输注相关反应(发热、寒战、头痛等),经对症处理后迅速缓解 肝酶(ALT/AST)短暂轻度升高,但很快恢复正常,无临床意义 无脱靶编辑(off-target editing)或基因组不稳定性的证据 这是人类首次用CRISPR-Cas9成功在肝脏实现高效、持久的基因敲除,并直接转化为临床获益,即大幅降低LDL和甘油三酯 此研究有可能彻底改变心血管疾病预防模式,尤其是对那些药物控制不住的患者 试验证明LNP递送的CRISPR系统在人体内的安全性远超预期,为后续针对PCSK9、LPA(脂蛋白(a))等基因的治疗铺平道路 传统降脂药(如他汀、PCSK9抑制剂、Evinantiromab等)需要终身服用,而基因编辑有可能可以实现“一次治疗、永久生效” 这篇里程碑式研究标志着CRISPR基因编辑从“实验室概念”真正走向“临床现实” 在未来几年内有望进入更大规模的2/3期试验,用于预防心脏病和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