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

统计数据

1205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11384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avatar
纽约时报-TIFFANY MAY, JIAWEI WANG
3个月前
视频显示无人机在中国洪水中救出被困男子
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近期遭受暴雨袭击,无人机成为救灾工具,主要用于运送物资。一名被困男子被无人机吊起、转移到安全地方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
avatar
纽约时报-YAN ZHUANG
3个月前
中国禁止旅客携带部分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民航局的最新规定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监管机构此前曾对充电宝安全隐患加剧发出警告,但一刀切的禁令还是引发了困惑。
avatar
纽约时报-DAVID GELLES, SOMINI SENGUPTA, KEITH BRADSHER, BRAD PLUMER
3个月前
争夺未来能源主导权之战:中国正在领先
特朗普政府希望让世界继续依赖化石燃料,中国则寄望于一个依靠可再生能源的未来。两国正在推行的能源战略主要处于经济和国家安全考虑,而不是气候危机。
关税战落幕:美国失势,中国崛起?· 628 条信息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对话僵持,影响加剧· 540 条信息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争议中通过,影响几何?· 516 条信息
avatar
纽约时报-IVAN NECHEPURENKO
3个月前
脱离西方轨道后,俄罗斯掀起中国热
俄罗斯人曾经崇尚西方的一切,如今则视中国为一种时尚。年轻人学习普通话,中国商品及文化热潮在各地日益高涨。但也有人认为,一旦与西方关系改善,中国热就会消退。
avatar
纽约时报-储百亮, AMY CHANG CHIEN
3个月前
赖清德开启“团结国家十讲”,批评者称其加剧分歧
赖清德称此举旨在团结台湾民众抵御来自中国的威胁,但批评人士认为,他的做法可能会加剧岛内政治分歧,同时引发北京的愤怒反应,损害脆弱的台海现状。
台湾:主权争议下的两岸交流与认同博弈· 406 条信息
avatar
纽约时报-PETER S. GOODMAN
3个月前
特朗普关税可能迫使这家美国公司将业务迁往中国
特朗普将他的贸易战宣传为迫使跨国企业放弃中国、将工厂迁回美国的一种方式。然而,这家美国公司为了应对高额关税,可能会将核心产品的生产从美国转移到中国的工厂。
特朗普关税:欧盟拟反制,市场渐麻木· 1402 条信息
avatar
纽约时报-王月眉
3个月前
中国警方拘捕数十名耽美小说作家
许多被抓捕的作者是年轻女性。一些人被指控创作和传播淫秽内容,被处以巨额罚款,或被判处数年监禁。这场打击行动反映了中国女性和LGBTQ群体的表达空间日益缩小。
avatar
纽约时报-DAVID PIERSON
3个月前
中国称已与美国确认贸易框架细节
协议框架内容包括北京加快向美国出口关键矿产,以及华盛顿取消近期对中国施加的出口管制。这些举措是否会为两国间更广泛的贸易谈判扫清障碍尚有待观察。
avatar
纽约时报-ROGER COHEN
3个月前
生存危机还是改革良机?以伊战争后伊朗何去何从
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似乎倾向于自由化改革,通过可能达成的核协议修复与西方的关系。但哈梅内伊仍然握有权威,强硬派认为让步预示着垮台,对任何核协议都持怀疑态度。
伊朗遭袭后:求和谈判与报复并举,美警告· 81 条信息
#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 #自由化改革 #核协议 #西方关系修复 #哈梅内伊 #强硬派 #不信任核协议
avatar
纽约时报-TYLER PAGER
3个月前
特朗普出席北约峰会,将自己塑造成全球和平缔造者
特朗普的短暂行程包括夜宿王宫一晚,让人们得以窥见他如何看待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他强调自己促成了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停火协议,但在被问及俄乌战争时大为光火。
avatar
纽约时报-MARK LANDLER
3个月前
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给无核国家带来的警示
轰炸发生后,很多无核国家盘算着自己应该从中汲取的教训。一些国家得出了与白宫预期截然不同的结论:在一个充满威胁的世界,拥有核弹是唯一的防卫手段。
伊朗遭袭后:求和谈判与报复并举,美警告· 81 条信息
以伊暗战升级:冲突持续,谈判僵局· 1601 条信息
#核武器 #国家安全 #国际关系 #无核国家 #军事战略
avatar
纽约时报-JIN YU YOUNG
3个月前
“韩流”历久不衰,韩国正在成为文化超级大国?
随着防弹少年团重聚在即、《鱿鱼游戏》回归以及百老汇剧目获奖,“韩流”浪潮仍在继续。从化妆品到食品,全世界对韩国产品的兴趣日益高涨。韩国文化为何变得如此流行?
avatar
纽约时报-DAVID E. SANGER, TYLER PAGER
3个月前
鲁比奥驳斥情报报告,坚称美国已摧毁伊朗核野心
鲁比奥首次详述他为何认为这次袭击使伊朗的核项目进展倒退了数年,而非国防情报局初步报告所称的仅仅倒退数月。此外,特朗普宣布美伊将于下周举行会谈。
avatar
纽约时报-DAVID PIERSON, KEITH BRADSHER
3个月前
中国加强芬太尼管控,但重申芬太尼危机根源在美国
中国六个部门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对两种可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加强管控。但中国重申,芬太尼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滥用处方止痛药和监管不力,责任不在中国。
avatar
纽约时报-储百亮
3个月前
美国打击伊朗或影响北京对台战略考量
对伊朗的攻击表明特朗普必要时愿意参与一场远距离战争。这也令北京担心,他是否也可能为台湾采取军事行动。中国官员和专家试图了解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的想法和底线。
特朗普考虑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局势紧张升级· 197 条信息
#伊朗 #特朗普 #战争 #台湾 #中国
avatar
纽约时报-TIFFANY HSU
3个月前
特朗普政府把全球话语权拱手让给中俄等对手
特朗普政府着手拆除美国之音等全球影响力和信息基础设施。专家指出,此举不仅放弃了美国作为全球影响力首要大国的地位,更忽视了对破坏性叙事和虚假信息的防御。
avatar
纽约时报-JULIAN E. BARNES, HELENE COOPER, ERIC SCHMITT, RONEN BERGMAN, MAGGIE HABERMAN, JONATHAN SWAN
3个月前
报告称美国未摧毁伊朗核设施地下建筑
美国一份初步的机密报告显示,该国对伊朗核设施的轰炸行动未摧毁其地下建筑,仅使伊朗核计划倒退数月。报告还称,伊朗在袭击前已将大部分的浓缩铀转移。
avatar
纽约时报-CHOE SANG-HUN
3个月前
中国在黄海建设“养鱼场”引发韩国担忧
韩国人认为,中国部署这些设施与该国在南海的作为相似,担心它们的用途不仅在于建设养鱼场,还可能被用来扩大中国的军事影响力,“对海上安全构成威胁”。
avatar
纽约时报-MARK MAZZETTI, JONATHAN SWAN, MAGGIE HABERMAN, ERIC SCHMITT, HELENE COOPER
3个月前
障眼法与误导:特朗普是如何决定对伊朗发动打击的
在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之前的数天里,特朗普盟友中的不同派系运用各种手段试图影响总统的决策。而特朗普在政治和军事误导行动的帮助下,最终下令发动了袭击。
特朗普考虑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局势紧张升级· 197 条信息
#特朗普 #伊朗 #军事打击 #政治误导 #盟友
avatar
纽约时报-DAVID PIERSON, BERRY WANG
3个月前
中国称美国袭击伊朗损害自身信誉
中国谴责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称此举损害了美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声誉。中国一直是伊朗重要的外交和经济支持者。中国将如何运用自己对伊朗的影响力尚待观察。
中方积极应对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外交部回应多项关切· 79 条信息
...
© 2025 news.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0.2202 秒. v1.0.46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