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需要关注行为模式。 人们需要意识到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或者想维持自己现有的、较为令人满意的生活,就得关注“行为模式”。 而个人,如你如我一般的个人,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说掌握自己的命运,就不得不对“行为模式”有清醒的觉察。 既觉察自己的,也觉察别人的。 因为文明的行为模式是宝贵的。 它既是文明本身,也是维持文明存续的关键。在它仍被人们忽略的时候,在热爱文明却不知道要如何捍卫它的人们仍把力气白白花费在其他地方的时候,文明本身的存续是会受到威胁的。 维护多元文化不等于文明,如果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忽略了对传统中包含的那些反文明行为模式的压制。 如果把溺婴也当成需要尊重的传统,如果把在丈夫的葬礼上焚烧寡妇也当成需要尊重的传统,如果把令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持续下去的做法当成需要尊重的传统,阻止渴望文明的人们改变它,如果文明放弃了对让人类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创造出文明的行为模式的坚持,文明就会失去自我。 未觉醒的文明,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当心怀善意的人们在观念战争的战场上,给文明行为模式和野蛮行为模式同等待遇,当文明先行者放弃坚持自身的传承,把空间让给野蛮的传承,当因偶然将自己导入文明行为模式轨道的族群放弃了这唯一能让人类走出丛林的正道,当社会放弃了目前找到的唯一能把野蛮人教化为文明人的教育方法,野蛮就会回归。 毕竟它是顽强的。 杀戮本能是顽强的,用暴力手段压制异议的冲动是顽强的,人性的黑暗面是顽强的,它让人们追随着美好的旗帜奔向血海,让人们存着好心办出坏事。 所有以促成进步为目标却仍囿于存量博弈思维方式的操作,都错了。 文明的演进方向,是创造,是创造增量。 不是先预设资源总量有限,再以公平的名义重新分配。 对任何一个弱势族群,都不该给予单纯的资源倾斜。来自文明的援助,应该是给予弱势族群中的最弱者、最幼嫩者以成长机会。 把更多的机会给弱势族群的幼儿,给抚养幼儿的单身母亲,才是正道。 把让幼儿成长为合格劳动力的机会援助给弱势族群的妇孺,才是正道。 最荒谬的做法就是把援助交给弱势族群的成年男性,这和把国际援助交给发展中国家的贪腐政府并无区别。 他们不会因为得到援助就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他们只会把获得的援助视为输出伤害得到的奖赏,在他们看来,援助物资的使用权之所以给了他们而不是真正急需的妇孺老弱,正是因为他们在族群内部的争夺战中取得了胜利,正是因为他们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打得家里的其他人敢怒而不敢言。 就象获得了国际援助的贪腐政权不会把物资用在改善民生上,他们会把物资用于加强自己的权力,用在让本国底层民众更没有自由、更无力反抗,用在让弱者更弱,贫者更贫。 这就是他们的行为模式。 所有族群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经历了同样漫长的演化历程,但只有发展出了文明行为模式的族群,一马当先,创造出了延续至今的和平、富裕与繁荣。 只有不再阉割本族下一代创造潜能的族群,不再坚持严格的等级制度的族群,不再对异议者禁言封号的族群,不再把用暴力手段“解决人”当成首选方案的族群,找到了正确的演化方向。 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合作能力发展史,一部合作技术演进史,一部人类在合作中的行为模式的演变史。 从最初的共享神话、共享誓约,到发展出契约、合同,到创造出银行、股份公司、期货买卖等种种商业合作模式,从歃血为盟、义结金兰到构建法治,时光长河见证了人们对“自愿合作”能力的强化。 见证了“自愿合作”的行为模式是怎样成为生活中的主导,怎样令一代又一代人变得擅长于此,和因为擅长于此而获得成功。 这是唯一的方向。 在茫茫星海中,在这蓝色星球上,在亿万年生命演化历程里,指向“增强自愿合作能力”的发展方向是唯一收获了文明,收获了繁荣的发展方向。 对任何族群来说,这都是唯一能让其走向文明,把自身导入发展正轨的方向。 对任何人来说,这也都是唯一能让自己靠拢文明,在繁荣胜景里走向个人成功的努力方向。 我们需要学会“自愿合作”。 也需要学会警惕那些总想强迫别人合作的家伙。 我们需要意识到,说服他人自愿和我们合作的能力,就是对我们在当今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能力。坚持说服他人自愿和我们合作而不是试图强迫他人合作,是我们最该坚守的原则。 也该是我们用来衡量他人、他族、他国文明程度的标尺,是我们用来衡量一条政策是能促进文明还是会让文明倒退的标尺。 而这根标尺是在家庭内部铸造出来的。 从殴辱妻儿的家庭里走不出文明人。 从欺凌妇孺的族群里走不出文明人。 从让幼儿从小见惯并学会“强迫合作”的文化氛围里,走不出文明人。 只有循循善诱的母亲,才能培养出在成年后拥有良好耐性、优秀谈判能力的职场晋升高手。 我们需要意识到文明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模式,文明人,是通过家庭教养或后天艰难的自我文化转基因让自己拥有了这种行为模式的人。 文明人不是徒有文明观念的人,不是徒有理念却并不以之主导自身行动的人。 用野蛮手段推行“文明观念”的人只会把世界重新带进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