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17:32:02
想搞爆款AI产品?先想明白五个关键坑 嗨,我是AI Dance!今天聊聊为啥有些AI产品火得一塌糊涂,有些却昙花一现。这些思考来自Kyle Poyar在《Growth Unhinged》里对Bolt、Cursor、Granola等爆款产品的分析,蛮有料的~ AI产品:增长收割机or流量炮灰? 现在的AI产品真是两极分化:有的上线没多久,用户破百万,年收入随便就飙到几千万美元;有的却是注册完就卸载,惨得很🥲 以Bolt为例,两个月ARR就到2000万美金,用户破200万。你以为就是AI算法牛逼?Naive!真正的秘密是它的用户体验贼丝滑,把复杂的开发流程搞得跟玩儿一样简单。 Cursor、Replit、Lovable、PhotoRoom这些增长曲线也都是坐火箭🚀,而那些扑街的产品呢?用户注册完就一脸懵:"啥玩意儿啊这是,咋用啊?" 然后秒卸载。 到底啥区别?我扒了五个关键坑,看看大佬们咋填的。 坑1:AI是个黑箱子 🧠 "AI像魔法,但没人敢信黑魔法啊!" 用户不明白AI咋工作的,就很难信任它。AI系统"Duang"一下给出结果,没头没尾,用户肯定要怀疑这玩意儿靠谱吗?尤其金融、医疗这些领域,不透明就等于不可靠。 聪明公司咋整的: - Bolt:把AI工作流程全程直播,代码怎么生成的,一步步给你看。 - Cursor:不光改代码,还告诉你"我为啥要这么改",信任感拉满。 - PhotoRoom:修完图解释为啥这么修,像个懂事的设计师。 坑2:用户不会"调教"AI 📝 "AI再聪明,也得人会问才行!" Prompt(提示词)决定AI产出质量,但大多数用户哪会写Prompt啊!输入垃圾→输出垃圾→用户抓狂→卸载APP,就这么简单。 聪明公司咋整的: - Bolt & Replit: 一键优化Prompt,相当于:"你不会问没关系,我帮你改"。 - PhotoRoom: 提供三种AI修图模式: - 小白模式:一步步教你改 - 灵感模式:看看别人咋改的 - 高手模式:你说咋改就咋改 坑3:AI像个冷冰冰的机器人 💡 "好AI是跟你一起干活,不是替你干活!" 很多AI工具就是简单的输入→输出,像个无情的交易机器。没感情、没互动,体验能好才怪。 聪明公司咋整的: - Replit:双模式:要么全自动帮你搞定,要么在旁边给你支招。 - Cursor:聊天+编码二合一,想聊就聊,想敲代码就敲。 - Fathom:会议记录不是死板文档,是可以互动问答的活体。 坑4:用户不敢一步到位 🤔 "不让试水,谁敢跳坑?" 用户最怕的是啥?看着挺酷,付费后发现是个垃圾。或者,点一下按钮,结果不可预测、不可撤销。 聪明公司咋整的: - Bolt: 不用注册就能体验功能,零门槛试用。 - Replit: 加入"确认 & 回滚"检查点,觉得OK再执行,降低风险和焦虑。 - Fathom: 先用2分钟测试会议体验AI,满意了再用于真会议。坑4:用户不敢一步到位 坑5:AI打断工作节奏 ⚙️ "AI应该像空气,存在但不打扰!" AI应该融入工作流,而不是变成额外步骤。用AI本来是为了省事,结果操作更复杂了,这不是本末倒置嘛! 聪明公司咋整的: - Cursor:AI建议出来,一键接受/拒绝,不耽误正事。 - Granola:开会时记笔记,AI自动整理,你全程专注听就行。 - Grammarly:根据场景提供建议,不用你每次都重复解释需求。 - Bolt:代码和预览随时切换,无缝衔接。 总结:UX才是王道! 现在AI本身已经不稀奇了,差异化的核心是用户体验。想让产品成功,就得让用户觉得清晰、可信、流畅,否则用户只会用脚投票(卸载走人)。 透明度、引导式输入、互动性、可预测性、无缝集成,这五点才是爆款AI产品的真正密码!
2025-04-25 16:33:11
2025-04-24 08:21:06
2025-04-20 11:01:44
2025-04-17 1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