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老猿
0 关注者
Y11
4天前
在创业这条路上,很多人就像摸着石头过河,跌跌撞撞却也能走到爆发增长的阶段,关键在于他们有足够的定力,始终坚持在牌桌上。 真正能把用户摸透的创业者其实不多。他们会清楚知道用户是谁、在哪里、遇到什么难题,以及自己的解决方案能好多少。 他们每天都在用自己的产品,也会亲自去接触客户。但更多的人则是,投资人催了就赶紧发产品,广告投起来、红人推起来,一心想快速翻倍增长,觉得SEO这些慢功夫不值得做,甚至连
5天前
以下几点,或许能让VC的价值更聚焦在“赋能”而非“旁观”上: 首先,为团队匹配真正能帮上忙的导师。不是那种只在融资时出现的“名人顾问”,而是在产品打磨、团队管理、市场破局等具体问题上能给出实在建议的人。 比如,帮助创始人梳理商业模式的前阿里同事,或熟悉互联网流量逻辑的资深运营专家。这种“一对一”的陪伴式指导,比泛泛而谈的战略更有价值。 其次,让团队“活得健康”。 早期创始人常陷入“拼命三郎
花花🇨🇳
1周前
嗯嗯,某meme应该要长了,大家知道为什么。
卫斯理
群里出了一个大爆款呀 一周2000 粉,一天1000 粉……😆😆😆😆 把我吓到了 我的理解一天 100 就不错了,这哥们一天干到了 1000……🥶🥶🥶
我总结了一套筛选标准,希望能帮你避开常见的坑,把精力投入到真正有潜力的方向上。 这些建议更偏向“基础功课”,毕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1. 选对“赛道”:市场必须在增长 创业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打磨,千万别做“孤芳自赏”的产品——市场消失了,再好的创意也没用。 先问自己:这个领域未来3-5年的用户需求会持续增长吗?比如当下的AI、新能源、银发经济等,都是明确的增长赛道。 避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