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时前

干货不是知识,是一种更精致的消费陷阱。 你以为它能帮你变强,其实只是让你觉得“自己在变强”。 很多人上瘾于“干货”——听播客、读书单、报课,看似在成长,实则在“消费成长的感觉”。 这和四线城市大妈为了“领一条免费毛巾被”在商场听一小时讲座,然后回去拿这个毛巾压箱底,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收藏,都没有改变生活,只是心理被“便宜”占满了。 所以高学历人群天天觉得底层人民被一点蝇头小利收割很low,其实自己也一个样。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镰刀而已。 “干货”,“水货”,既然是货,购买都属于消费行为。只有一种情况能让其变成采购行为创造价值:你有没有用它去做生产? 写作、剪辑、带货、谈单、搞产品…… 所以,别再问“这个值不值得买”, 你应该问自己:“我能用它干什么?” 最后,来个真问题: 你最近消费的“干货”,有没有变成什么实际成果?

相关新闻

关联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