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连潮

韩连潮

0 关注者

13小时前

【周末分享:慢生活深体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断舍离”已备受推崇。它倡导我们审视自己周遭,清空物质与思想上的淤堵,为心灵腾出空间,以期实现清明灵动的状态。这无疑是智慧之举,帮助我们摆脱过载的束缚。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当我们过度或不加思索地运用“断舍离”来“浅层消费”时,其反面——“连、迷、合”(或者说是“持、守、融”)——的价值便凸显出来。我们一生中获取并拥有众多有形和无形的事物、人际关系,有些甚至是我们耗费了大量气力与心血才得以拥有。但令人遗憾的是,一旦到手,我们却常常不加珍惜,没有深入地去了解、去体验、去欣赏,而是在尝鲜止步之后,便草率地将其“断舍离”掉。 这种浅尝辄止的态度,实则是一种莫大的损失。它可能让我们与真正美好的人、事、物擦肩而过,失之交臂。许多人事物的真正魅力和深层价值,并非一眼可见,也非短暂接触就能领悟。唯有当我们真正投入时间与精力去连接(建立联系,初步了解),去沉迷(深入钻研,全身心投入),最终去融合(内化吸收,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才能实现真正的深度欣赏,才能将它们从简单的“拥有”升华为内心真正的“爱好”与“财富”,为我们带来持久的愉悦。 好比读一本书,仅仅浏览封面介绍或匆匆翻阅几页,就决定读与不读,无疑会错过一本好书中字里行间蕴藏的智慧与情感。真正懂得阅读的人建议,至少要读上五十页,让思想与文字充分碰撞后,再决定取舍。 因此,真正的智慧并非一味地舍弃,而是在慎重获取之后,懂得如何高质量地“持守”与“融入”。我们需在“断舍离”的智慧与“连迷合”的之间找到平衡。为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清理空间固然重要,但更要紧的是,发现、持守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连接和深度体验,并投入宝贵的时间与心力予以呵护珍惜。“断舍离”并非目的,而是实现“连迷合”的手段。这不仅是对外界人事物的尊重,更是对自身生命的负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