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通稿
关注
宏观边际MacroMargin
3周前
中方的正式通稿先出来了,上次好像是美方先出? 先简单对比下中方通稿, 1、经常代表利好的外交用词,如“建设性”、“实质性”,没有了,这往往表明成果有限、进展有限。 这不是咬文嚼字,通稿都会字字斟酌,也可以找到很多案例,比如普遍认为超预期的日内瓦会谈,再比如过去促成关系实质性缓和的场合等。 2、本次会谈整体符合预期,不算低于预期(前提是预期不要太高), 按日内瓦议程,上次是建立“沟通机制”,这次则是为后续谈判,建立初步的“谈判框架”,因此就框架达成初步一致,是符合预期的成果,否则就属于谈崩, 3、双方磋商时间很长,因为已进入深水区,开始直面很多根本性分歧。上周的元首通话,表明双方都想“管控分歧”,都不想继续恶化,也决定这次谈崩的可能性较小,好在还是达成了初步达成“原则一致”,但这也可能预示,后续的细节谈判可能存在变数。 4、通稿的一些细节是,这次花了更多篇幅讲中方的态度,以及要“言必行、行必果”,防止后续再出现类似反复,至少不要再出现脱离议程、螺旋恶化的趋势。
习近平与特朗普通话,缓和中美紧张关系的信号· 30 条信息
#中美关系
#外交
#通稿
#预期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磨稿子
4个月前
害人的通稿
#通稿
#媒体操控
#舆论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