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资产定价权迁移
关注
TraderS | 缺德道人
7小时前
近期市场的疯狂想必让很多人都有些上头了吧?犹记得仅仅在一周前,大饼还在108,000美元附近徘徊,市场情绪一片悲观——有人看空至105,000,有人喊到102,000,甚至有人看到98,000。当时即便提出大饼将跟随美股与黄金补涨的观点,也鲜有人信。 短短一周过去,在大饼创出新高与BSC土狗遍地FOMO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开始喊出15万美元的目标。连我自己也不免心潮澎湃,但冷静下来思考:行情真的会如此疯狂吗?大概率不会。 截至目前,比特币的上涨仍属于原有框架内的补涨。涨得晚,本身就说明其他资产类别已先行上涨,而币市仍处于相对低估状态;或者说,其他市场的风险已偏高,资金只能暂时流入这个相对低风险的领域进行避险。换句话说,这波行情更多是被动轮动而非主动突破。(起码目前是) 一旦美国政府停摆时间超预期,引发市场恐慌,或是美股、黄金阶段性见顶回调,大饼乃至整个币圈的走势恐怕不会太好看。 黄金的逻辑无须多言,它本质上反映的是对美元信用体系的战略性对冲。纽约期金首次突破4,000美元大关,象征着一种“货币危机预期”的全面溢出。从年初的2,700美元到如今的4,000美元,涨幅超过50%,这已不仅是避险情绪驱动,而是市场对美元信用持续侵蚀的定价。今年以来,亚洲多国央行(包括中国、印度、沙特、新加坡金管局)普遍加大黄金与非美元资产的配置力度,形成了“东升金潮”的结构性力量。在国际货币体系完成换庄之前,黄金仍将阶段性扮演“货币之王”的角色。因此,价格本身并非重点,最终能走到哪一步,取决于换庄进程——而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日本作为可能的搅局者,在高市早苗胜选后危机解除,美元兑日元汇率一度突破151。作为安倍经济学的坚定继承人,高市早苗支持减税、财政刺激与超宽松货币政策。这对依赖日元套利交易的风险市场无疑是利好,也为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坚定背书。 欧洲方面同样不平静。21个月内,法国第五位总理勒科尔尼递交辞呈,成为法国现代史上任期最短的总理。欧盟内部的混乱对美国而言实为利好——欧美资本本为一体,盟友的动荡会促使资金流向美国避险。若欧元走弱,美元指数即使在降息周期中也能保持相对坚挺。 与此同时,美股市场的AI题材持续发酵,科技巨头们轮番守护估值。OpenAI与AMD达成算力AI芯片战略合作,预计带来约1,000亿美元的营收增量。此外,AMD授予OpenAI一份1.6亿股认股权证,行权价仅为0.01美元/股,相当于OpenAI在达标后可几乎零成本持有AMD约10%的股权。 在外围市场整体向好的背景下,比特币长期无疑仍将保持上涨趋势。不论是13万、15万、18万,甚至20万美元,都不是梦。但这种上涨不会一蹴而就。目前大饼本身仍是众多资产中相对弱势的一个,其走势受ETF资金流入直接影响,自身叙事与逻辑并未发生本质突破。一旦外围市场出现回调,大饼的下跌幅度或许也将是最猛烈的。 美国政府停摆,是本轮行情的直接催化剂。投资者正主动从美元与法币体系中撤出资金,转向黄金、比特币、大宗商品与非美资产,以对冲不断攀升的赤字与通胀。比特币正在从“投机资产”转向“主权风险对冲工具”,这也是本轮上涨的核心逻辑所在。 这波行情的本质不是恐慌,而是对体系性信任的再定价。当政府停摆、赤字失控、财政与货币政策界限模糊,黄金与比特币就不再只是避险资产,而是新的价值共识。美元贬值交易的爆发,代表着市场正在重新评估“主权信用”与“法币锚定”之间的关系。从美债到实物资产,从美元到市场共识,从央行到普通投资者——这是一场资产定价权的迁移。 政府停摆只是导火索,真正燃烧的是对美元的信任。黄金是国家的比特币,比特币是个人的黄金。“贬值交易”不是一时的投机狂潮,而是全球金融秩序正在经历的再平衡。 一场新的资产体系,正在这场信任的裂缝中重生。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4599 条信息
#比特币补涨
#美元信用危机
#黄金避险
#美国政府停摆
#资产定价权迁移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